规划问道

【学术动态】鸟类友好城市:创造安全的城市生境 | 2021年第5期

本刊“学术动态(Planning Reviews)”栏目,推介国内外学术书籍和文献报告、关注国际研究动态和前沿热点、分享规划案例研究。本期“城乡可持续发展”专栏,向大家推介一篇关于鸟类与城市的书籍


(专栏编辑:干靓,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


鸟类友好城市:创造安全的城市生境

来源:① BEATLEY T. The bird-friendly city creating safe urban habitats[M]. Washington:Island Press,2020. ②HOUCK C.The bird-friendly city,creating safe urban habitats[J]. Journal of Urban Design,2021, 26:5, 657-659, DOI:10.1080/13574809.2021.1944492

【学术动态】鸟类友好城市:创造安全的城市生境 | 2021年第5期

(图片来自网络)


为了减少对鸟类的威胁,我们的城市需要做出哪些改变?弗吉尼亚大学建筑系的Timothy Beatley教授的最新著作《鸟类友好城市:创造安全的城市生境》(The Bird-Friendly City- Creating Safe Urban Habitats) 详尽地介绍了个人和社会可以通过无数种方式来吸引鸟类和维持鸟类的生命,从而增加鸟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当城市被视为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并加以管理时,城区、郊区和整个地区都能够成为受鸟类和其他野生动物欢迎、并保障它们可持续生存之所在。

 

本书共分为12个章节,包括第一章:鸟类给人造世界带来的益处;第二章:变化世界中的鸟类;第三章:保护我们身边的鸟类,波特兰等城市如何培育鸟类与爱猫者间看似不可能的联盟;第四章:重返家园,为从伦敦迁徙到匹兹堡的鸟类腾出空间所做的鼓舞人心的工作;第五章:取代失去的生境,凤凰城穴居猫头鹰的故事和城市搬迁的努力;第六章:垂直鸟城,新加坡的犀鸟;第七章:鸟类鉴赏,改变人们对城市鸟类的看法;第八章:安全通道设计,旧金山等城市在鸟类安全型建筑设计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第九章:峡谷型城市的鸟类,多伦多在建立意识和设计生境城市方面的先锋工作;第十章:黑鹦鹉的崛起,从规划高速公路中拯救鸟类和灌木的斗争;第十一章:鸟之城,什么造就了深层的鸟类友好城市,如何衡量它?第十二章:培养关爱鸟类的公民队伍。

 

Beatley 教授把那些有意识地吸引和保留鸟类及其他野生动物的城市称为“自然丰富的城市”,并在书中列举了许多鸟类友好的方法,探讨了从后院到城市峡谷、高层建筑、公园、公路和自然保护区网络的鸟类友好型大都市景观的创建。例如,考虑到美国每年约有10亿只鸟死于撞击窗户和建筑(bird-building collision,俗称“鸟撞”),建筑师和开发商可以通过减少反光窗户和不必要的照明来降低对鸟类的伤害。书中介绍了多伦多的强制性鸟类友好玻璃标准要求,即85%的外墙玻璃高度不超过周围成熟树木的高度。这是减少鸟撞致伤致死最经济的手段。

 

除了光线和窗户,书中还提供了建筑设计案例研究,最基本的鸟类友好行动是保护、改善和恢复鸟类的生境。本书也介绍了波特兰奥杜邦协会(Portland Audubon Society) 和哥伦比亚土地信托基金(ColumbiaLand Trust) 推出的“后院生境认证计划(Backyard Habitat CertificationProgram) ”,这是一个将生境创建与人类行为改善相结合的创意项目。

 

本书也指出,如果只在住宅区创造生境,而不解决家猫和野猫带来的捕食杀生问题,是远远不够的。为后院生境付出努力的房主们完全不知道猫会对被招引到后院的鸟类带来怎样的影响。

 

Beatley 教授认为,保护和恢复生境始终是第一选择。但有时必须新建生境或采取极端措施,尤其是当一个物种正在减少或受到威胁时。在凤凰城猫头鹰的案例中,快速发展的凤凰城中心区的道路项目使猫头鹰的生境被取代,凤凰城和非营利组织Wild at Heart为猫头鹰重新建造了洞穴——在自然状态下这些洞穴本应由獾和地松鼠等穴居哺乳动物提供。

 

Beatley 教授在书中并不回避已有研究的不足之处和明显意见分歧。其中一个例子是诱捕野猫、绝育后再遣返回野猫群。鸟类爱好者认为,将捕猎鸟类的野猫放生会继续造成更大的伤害;而猫咪爱好者则认为,这已是减少野猫族群数量以及减少鸟类被捕杀规模的最人道主义方式。Beatley教授还对重新安置因城市扩张而失去家园的野生动物工作的实验性质进行了清晰的评估,并解释了为什么许多人认为更严格的土地使用法规、更严格的野生动物保护法和生境保护法规是首选的解决方案。

 

有些鸟类非常有魅力,非常稀有,或者正受到威胁,因此需要采取针对具体物种的措施。书中有一些有趣的实例,如当地社区和非政府组织将建筑改造为替代性生境,或采取人工筑巢计划。针对全球雨燕迁徙的典型案例如伦敦雨燕保护组织(Swift Conservation)的新“哈比萨比”雨燕(new ‘habi-sabi’Swift,由一种绿色轻质材料制成的、易于组装的巢箱) “和蝙蝠柱(Bat Columns)。由于生境的丧失或建筑设计的不友好,雨燕和蝙蝠的自然和人工筑巢点被消灭,因此越来越需要重建对雨燕和蝙蝠友好的人工筑巢结构。在英国,超过50%的普通雨燕在短短20年内就消失了,至少部分原因是筑巢生境的丧失。雨燕保护组织的目标是每年安装20,000个筑巢点。

 

其他针对特定物种的措施还包括在城市设置“鸟类摄像头”,重点监测猎鹰、鹗、老鹰和大蓝鹭的筑巢地点。俄亥俄州辛克雷的“秃鹫星期天”每年3月吸引了超过9000名游客观看土耳其秃鹫的回归。秘鲁利马的秃鹫项目,在黑秃鹫身上安装Go-Pro摄像机,让公众以秃鹫的眼光看到非法的、秘密的垃圾倾倒场,继而以社区为基础对垃圾场进行清理。

 

城市鸟类保护具有生态学、人类健康和经济方面的理由。Beatley教授以价值观为基础,关注鸟类的审美、内在和诗意的价值,认为鸟类有助于我们的情感健康,人类在道德上有义务保护鸟类,因为“它们作为生物具有固有价值”,这是他提倡鸟类友好型城市最有说服力和最感人的论点。Beatley教授同时指出,鸟鸣提供了“希望、乐观和愉悦的剂量”,并能“减轻压力,有益于心理健康”。对城市居民来说,鸟类是“活的诗歌”。所有这些观点都与Beatley教授的亲自然城市项目产生了共鸣,“鸟类友好城市”也是亲自然城市理论的有力延伸。

 

(供稿:唐艺源,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硕士研究生)

【学术动态】鸟类友好城市:创造安全的城市生境 | 2021年第5期本文为《城市规划学刊》原创文章 

欢迎在朋友圈转发【学术动态】鸟类友好城市:创造安全的城市生境 | 2021年第5期

【学术动态】鸟类友好城市:创造安全的城市生境 | 2021年第5期

识别二维码  订阅本刊2017-2020年电子阅读版

【学术动态】鸟类友好城市:创造安全的城市生境 | 2021年第5期

URBAN PLANNING FORUM     Since 1957

创新性、前瞻性、学术性

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CSSC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来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投稿链接:http://cxgh.cbpt.cnki.net

Email: upforum@vip.126.com

电话:021-65983507

传真:021-65975019

微信号:upforum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城市规划学刊upforum):【学术动态】鸟类友好城市:创造安全的城市生境 | 2021年第5期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