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南京新年第一会,聚焦“人才”和“创新”!

























南京新年第一会,聚焦“人才”和“创新”!


点击

上方蓝字

关注我们



南京新年第一会,聚焦“人才”和“创新”!

1月4日,新年第一个工作日,市委召开人才工作会议暨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大会,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和人才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要求,聚创新之能,汇各方之力,向着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全国重要人才高地的目标阔步迈进,为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三大光荣使命、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南京新篇章提供强大动力。

南京新年第一会,聚焦“人才”和“创新”!

会议现场。南报融媒体记者 崔晓摄

南京新年第一会,聚焦“人才”和“创新”!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韩立明,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夏心旻,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龙翔,市政协主席刘以安,市委副书记沈文祖,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谈哲敏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单忠德院士、南京理工大学校长付梦印院士、东南大学教授刘加平院士,在宁院所、省有关部门负责人等出席。

韩立明在会上讲话。她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在宁高校科研院所及社会各界长期关心支持南京创新发展表示衷心感谢。

她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创新放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就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南京拥有53所高等院校、120多个国家级研发平台,人才总量和密度居全国前列,有基础有条件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上承担更重责任,要牢牢把握创新是引领发展第一动力的重要论述,坚定不移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走好创新这条高质量发展“华山一条路”,持续提升创新首位度,不断塑造创新驱动、人才引领新优势。

  • 要把握科技自立自强这一本质要求,着力提升南京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

  • 把握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这一战略方向,加快把科教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

  • 把握抢占产业科技变革制高点这一关键要求,在大有可为的领域实现异军突起;

  • 把握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这一现实路径,全力推进科技体制综合改革;

  • 把握创新驱动本质是人才驱动这一重要论断,最大程度激发人才积极性创造性。


南京新年第一会,聚焦“人才”和“创新”!

南京新年第一会,聚焦“人才”和“创新”!

俯瞰江北新区研创园。南报融媒体记者 冯芃摄

韩立明说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或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并希望长三角地区勇当我国科技与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

南京的创新发展正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仍需跨越重大科创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人才结构性紧缺、领军企业支撑“四道门槛”。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南京要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树立更高定位追求,紧紧围绕“打造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进而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总目标,突出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这一主抓手,勇当科技与产业创新开路先锋,奋力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之都。

  • 要抢抓国家重大战略科技力量布局机遇,当好锻造战略科技力量的开路先锋;

  • 坚持以实体经济为导向的科技创新,当好全省建设“一中心一基地”的开路先锋;

  • 推进人才队伍、人才效能和人才发展治理现代化,当好重大人才平台建设的开路先锋;

  • 以更大的气魄突破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制约因素,当好科技体制改革的开路先锋。

南京新年第一会,聚焦“人才”和“创新”!

俯瞰紫金山实验室。南报融媒体记者 董家训摄

韩立明指出,今年要扎实推进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重点工程。



1

实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科创平台建设工程

加快推动未来网络试验设施等建设,推动紫金山实验室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支持在宁高校布局一批全新体制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实施创新型产业集群提升工程

围绕“2+2+2+X”创新型产业体系,着力提升软件信息服务和智能电网两大优势产业,着力做强集成电路和生物医药两大先导产业,着力突破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两大潜力产业,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产业集群。



3

实施企业主体梯次培育工程

大力培育领航型创新企业矩阵,持续推进高企提质、规上企业倍增、专精特新企业“十百千万”培育,持续发力高成长性的新经济领域,构建大中小科创企业递进成长的“雁阵”梯队。


4

实施创新空间布局优化工程

高效集约建设“巷港湾园”,规划建设紫东科创大走廊,支持江北新区加快建设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重大科创载体,推进江南江北全域创新,构建各具特色、研用相长的创新格局。

5

实施开放创新拓展工程

融入国家“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行动计划,提升海外协同创新中心运营效能,推进都市圈园区联动和产业协作,在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南京新年第一会,聚焦“人才”和“创新”!

中国首个大盾构与地下空间科技发展研究院在南京江北新区成立。通讯员 刘福昌 南报融媒体记者 段仁虎摄

韩立明强调,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



要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奋力建设全国重要人才高地,让人才成为南京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标识。


要加快建设战略人才力量,一体培育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和大国工匠,加快构建金字塔型人才结构,形成塔顶更尖、塔体更强、塔基更厚的生动格局。


要深入推进产才融合协同,把做强现有产业、培育未来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同步规划产业和人才发展,同步绘制产业图谱和人才地图,同步开展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做到以产聚才、以才兴产。



要着力厚植人才培养根基,探索校地融合新模式,联合推进大文科、大理科、大工科建设,强化人才一体培养和科研协同攻关,形成“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大成果”良性循环。


要不断扩大人才开放合作,抢抓国际人才加速流动机遇,实施更加积极开放的人才政策,大力构建国际聚才网络,探索建设沪宁人才合作示范区。


要持续优化人才精准服务,聚焦解决人才普遍关心的住房、教育等痛点问题,继续推广“紫金山英才卡”服务模式,设立人才服务专窗专线,当好人才顺心工作、安心发展的“后勤部”,形成“南京爱人才、人才爱南京”的生动景象。

南京新年第一会,聚焦“人才”和“创新”!

将军大道人才公寓。通讯员 王强 梁斌 南报融媒体记者 崔晓摄

韩立明最后说

南京因创新而精彩、人才因南京更出彩。我们将当好“园丁”,以开放的格局、宽广的胸襟、务实的举措,建立更具突破性的创新机制,打造更富竞争力的营商环境,营造更显包容度的创新文化,创造更有归属感的宜居生活,构建互利共生、高效协同、开放包容的创新创业生态、人才发展生态,为每一位勇攀高峰的科学家、创新创造的企业家、走在前沿的投资人、追梦逐梦的创业者,提供施展才华、实现价值的一流环境,加快把南京打造成为全球英才向往的创新之都。

南京新年第一会,聚焦“人才”和“创新”!

研发人员正在进行生物医药的实验。南报融媒体记者 段仁虎摄

夏心旻说

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上来,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上来,以积极作为的姿态、敢于担当的精神和“钉钉子”的韧劲,全力打造高水平国家级人才平台,争创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要强化责任分解,健全考核评价体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要坚持市区联动、部门协同,加强工作对接,充分调动高校院所、企业、人才等主体积极性,加快形成齐心协力抓创新、全面开放聚人才的生动局面,推动南京人才和创新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迈上新台阶。

南京新年第一会,聚焦“人才”和“创新”!

会上解读了《关于加快打造高水平国家级人才平台、推进新时代人才强市建设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关于深入推进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

《征求意见稿》提出“1+4+5”目标任务体系,即争创高水平国家级人才平台、建设全国重要人才高地,打造战略人才力量培养、国际人才首选发展、人才发展改革试验、区域资源集聚辐射四大平台,实施人才队伍锻造、人才载体赋能、产才融合进阶、人才改革集成、人才生态涵养五大行动。《若干政策意见》在全面评估、集成梳理近年创新政策文件基础上,进一步聚焦重点、精准施策,围绕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聚力关键核心技术攻坚、锻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广聚各类创新创业人才、汇聚国内国际创新资源、深化科技体制综合改革六个方面提出21条措施。

南京新年第一会,聚焦“人才”和“创新”!

一图读懂

《关于深入推进

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

若干政策意见》

南京新年第一会,聚焦“人才”和“创新”!


(滑动查看全部)

南京新年第一会,聚焦“人才”和“创新”!

南京新年第一会,聚焦“人才”和“创新”!

南京新年第一会,聚焦“人才”和“创新”!

南京新年第一会,聚焦“人才”和“创新”!

紫金山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尤肖虎

发布了国际领先水平重大原始创新成果:

360~430GH太赫兹100Gbps

实时无线传输通信实验系统

南京新年第一会,聚焦“人才”和“创新”!

(滑动查看全部)

该成果可与现有光纤网络融合,扩展构成100-1000Gbps室外室内超高速无线接入,代替现有移动网络光纤实现快速部署,替换数据中心的巨量线缆显著降低成本和功耗,可用于星间通信、空天一体化接入等。
该成果是紫金山实验室联合东南大学、鹏城实验室、复旦大学和中国移动等优势力量,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6G专项等项目的支持下,搭建出的首个360~430GHz太赫兹100/200Gbps实时无线传输通信实验系统,创造了目前世界上公开报道的太赫兹实时无线通信的最高实时传输记录。


尤肖虎介绍,太赫兹无线通信被普遍认为是未来6G移动通信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能满足未来6G全息通信、元宇宙等新型应用需求。传统的电子太赫兹技术受困于电子器件的固有属性,高频电子器件的参数逐渐接近理论极限,面临传输损耗大、频率和带宽受限等系列难以解决的挑战问题。紫金山实验室选择光子太赫兹无线通信作为6G全新突破方向,充分发挥体制机制优势,集聚优势力量搭建了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光子太赫兹实验环境,经过三年多的攻坚克难,首创光子太赫兹光纤一体融合的实时传输架构,完成了光子太赫兹实时无线通信实验系统的研制,打破了太赫兹通信系统实时传输净速率超过100Gbps的公开报道世界纪录,成果入选2022年国际光通信领域顶级学术会议OFC Demo Zone,这也是OFC太赫兹通信领域历史上由我国大陆学者独立完成的唯一 Demo Zone论文。


南京新年第一会,聚焦“人才”和“创新”!

紫金山实验室 毛劲松 摄

省科技厅与市政府交换了厅市工作会商议定书文本。谈哲敏、刘加平、中科院南京分院院长杨桂山、中电科五十五所所长梅滨、华为公司副总裁邓泰华、江宁区代区长洪礼来、江北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陈潺嵋作交流发言。

省科技厅厅长王秦、省委组织部副部长洪浩、省教育厅副厅长顾月华,东南大学副校长吴刚、南京师范大学校长陈国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党委书记管兆勇,省产研院、十四所、二十八所等院所负责同志,市委常委、副市长,市各有关方面负责同志,企业、人才、机构代表等参加。(邹伟 王灿 杨凡 马金)

南京新年第一会,聚焦“人才”和“创新”!

汪春 摄
加快建设
全国重要人才高地
奋力打造
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之都
南京,加油!

南京新年第一会,聚焦“人才”和“创新”!




南京新年第一会,聚焦“人才”和“创新”!

来源:南京日报

审核:陶乐

审稿:朱佳

发布人:潘昕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南京规划资源):南京新年第一会,聚焦“人才”和“创新”!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