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到夹金山,伸手能摸天。”横跨在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之间的夹金山,是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
1月15日,记者来到海拔高度在3000米左右的小金县达维镇夹金村采访。当天艳阳高照,但夹金村的气温已低至零下4摄氏度,阵风吹来寒冷刺骨。路上往来的村民不少,并且脸上都带着笑容。村民杨静告诉记者:“盼了多年的隧道终于开工了,村民们高兴啊!”

国道351线是翻越夹金山的唯一公路,穿过夹金山就是位于成都平原经济区的雅安市。“过去,一到冬天就大雪封山,大车没法走,小车晚上不敢走。”杨静至今清楚地记得,曾有一名村民受伤,需要赶到天全县骨科医院就医,但由于大雪封山无法出山,就留下了后遗症。
翻越夹金山到底有多难?跑运输的货车司机最有发言权。司机冯师傅告诉记者:“我在这条路上跑了10多年,每趟至少需要两天,每次翻山都提心吊胆。将来隧道通了,安全就有保障了!”
为了这条隧道早日开工建设,雅安自然资源人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在雅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记者看到了这样一份记录:2021年12月17日,提交建设用地申请;12月21日,办结用地审批;12月26日,隧道开工建设。算下来,用地审批只用了4天。雅安局工作人员杨豪表示,要是在过去,审批时间最起码也要80天。
2021年6月1日,四川省建设用地智能审批和管理系统试运行4个月后正式上线。系统充分运用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打造以智能审批为主、人工核验为辅的一体化建设用地智能审批和管理系统。“有了这套系统,用地审批效率大大提升。”杨豪说,“在正式申报工作开始前,我们就把需要上报的所有材料传入系统,系统集成有200余条规则,会对上报材料进行预判。通过预判后,厅里会进行二次用地审查。这就好比模拟考,一对一地告诉我们该怎么应考。这套系统,让烦琐的申报工作变得省心了。”
除此之外,用地申报单位还可以随时查询审查进度、各环节审批意见等。
听了隧道开工背后的用地审批故事,42岁的夹金村党支部书记李平竖起大拇指,对杨豪称赞道:“正是因为你们的辛勤劳动,才有了隧道早一天开工建设啊!”
很早以前,夹金山没有路,只有挑夫走的羊肠小道。后来,这里慢慢有了省道、国道。随着路况变好,越来越多游客来到小金县,带动了夹金村的乡村旅游。
李平告诉记者,2026年隧道工程竣工后,翻越夹金山的时间将缩短到10分钟。到时候,将会有更多游客来到这里参观游览,体会“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喜欢本文,就点击右下角“在看”
本文由中国自然资源报社微信公众号“i自然全媒体”独家编辑。未经授权,谢绝媒体(包括公众号)转载。转载请在醒目位置标注来源:i自然全媒体。i自然投稿邮箱:izrqmt@126.com。电话:010-68024627。
首席记者:赵蕾
记者:付启蒙
编辑:曹悦妮 郑雅楠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i自然全媒体):新春走基层 | “盼了多年的隧道终于开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