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学术动态】亚洲遗产保护与管理的传统知识体系 | 2021年第6期

本刊 “学术动态(Planning Reviews)”栏目,推介国内外学术书籍和文献报告、关注国际研究动态和前沿热点、分享规划案例研究。本期“城乡发展历史与遗产保护”专栏,向大家推介一本由国际文物保护与修复中心与韩国文化遗产厅合作出版的关于亚洲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的主题论文集。


(专栏编辑:袁菲,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高级规划师)


亚洲遗产保护与管理的传统知识体系

来源:Traditional knowledge systems and the conservation and management of Asia’s heritage[C]. 2015-12. www. iccrom. org/sites/default/files/publications/2020-10/traditional-knowledge-systems.pdf


【学术动态】亚洲遗产保护与管理的传统知识体系 | 2021年第6期


传统知识体系(the Traditional Knowledge Systems,TKS)是经过时间检验的动态过程,可为亚洲和其他地区的遗产保护与管理作出巨大贡献。然而,这些传统知识体系却太易遭受到来自现代世界全球化的社会经济压力的威胁,甚至来自于持有这些传统知识的原住民社区内部。在遗产部门内部,日益专业化的保护实践也可能忽视其重要性。因此,挑战在于如何协调传统知识体系和既有的遗产管理系统,从而使两者可以兼容和互利。


本刊是国际文物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ICCROM)与韩国文化遗产厅(CHA)关于“亚洲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主题合作项目的出版物,是系列成果四本书中的第三本。本刊收录了2015年12月在泰国举行的第三届ICCROM-CHA年度论坛“传统知识体系在亚洲遗产保护和管理中的适用性和适应性”上发表的论文,包括来自亚洲14个国家的案例。


韩国文化遗产厅(CHA) 和国际文物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ICCROM) 合作的主题论坛,持续跨度五年,目标是基于特定的亚洲区域背景来制定遗产政策指导原则。首届论坛于2013年在韩国启动,主题为“亚洲佛教遗产——保护神圣”;2014年在斯里兰卡举办的第二届论坛主题是“亚洲语境下的真实再现”;2015年在泰国举办的第三届论坛主题是“传统知识体系在遗产保护和管理中的适用性和适应性”;第四届论坛于2016年在中国举行,主题为“国家保护政策”。


亚洲地区的传统知识体系极其丰富,然而由于现代保护方法的大规模引入,传统知识体系越来越不受重视,导致它们在世界各地被持续边缘化和渐趋消失。当然,仍有许多传统知识体系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至今仍在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许多历史文化遗产地仍然使用习惯传承的方法利用各种现存的社会结构来进行日常管理。遗产地的社区成员在提供人力资源的同时,也贡献了他们所拥有的传统知识、技艺、传统技术以及必要的材料。传统社会对于其社区成员的生产劳作和生活居住都形成了一套利用自身资源而持续运转的人居系统。在自然遗产部门内,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在很大程度上与传统知识系统的存在有关,这也正是自然与文化之间联系的另一个标志。

 

传统知识系统(以下简称TKS) 在保护和管理文化和自然遗产方面的重要性直到最近才得到认识。近几十年来,保护部门逐渐认识到TKS在亚洲和非洲地区的贡献;ICCROM关于“活的遗产地”保护项目最初是在亚洲地区制定的,后来才扩展为一种“以人为中心”的全球保护方案。在国际层面上最早正式提到TKS的是联合国1992年发表的《生物多样性公约》,而世界遗产委员会在其2005 年的实施指南中首次提到了TKS。从那以后,TKS成为当今世界遗产管理中公认的组成部分。这是对大多数遗产地需要将遗产的生活层面视为保护决策的核心的回应,包括承认社区和宗教的传统知识在保护遗产方面的作用。

 

今天,人们普遍认为,TKS通常由社区创造,是经过时间考验的动态过程,TKS可以帮助保护专业人员克服有形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之间的人为界限,将文化遗产与它所在的特定自然环境联系起来,可以为遗产的保护和管理作出巨大贡献。全书由五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传统知识体系的特点

 

在亚洲地区存在着多种形式的TKS资源。社区成员是TKS的知识持有者,TKS包括有关遗产的定义、原则、过程、技术、实践演变和非物质实践的信息,以及相关社区随时间对遗产的保护。论坛参与者们探讨了基于社区的TKS特点。论坛参与者还提出了由过去更正式的管理系统促进的TKS案例。

 

第二部分:传统知识体系的理解来源


论坛展示的系列案例中,TKS通过广泛的资源和方式延续至今,如:口头传播、实践传播;书籍、碑文、宗教文献、其他文本插图等;现代记录手段,如声音和图像档案等;在没有其他记录时,TKS的有形证据存在于创造的有形成果中,如建筑和工程解决方案、工艺产品、文化景观和农业景观等。记录和传播TKS对于延续传统做法和吸取过去经验至关重要,需要确保TKS的知识从一代传到下一代,就需要年轻人的能力建设和更有经验的人合作。此外,应当研究和记录那些不再使用的TKS,并进行评估,以决定为了社区的利益和遗产保护,是否有可能和适当地恢复它们。

 

第三部分:传统知识体系的优势

 

论坛的许多案例研究和随后的讨论都强调了TKS对社区和遗产专业人员的许多好处。特别是对于当地社区,可促进社区赋权、促进社会复原力、培养当地身份和社会凝聚力、加强代际关系、鼓励避免和解决冲突,还有可能提高福祉,增加收入和就业机会。TKS确保知识得以保持和代代相传,这样人们就不必一次又一次为相同的挑战寻找解决方案,而是可以从前人经验中受益。此外,当人们认识到作为TKS背景的社会系统也为遗产保护提供了一个预先存在的基础,对那些在为遗产部门工作的人来说,往往能够从中借鉴到许多有效的保护解决方案。TKS还有助于提高抗灾能力、防范风险和灾后反应。

 

第四部分:传统知识体系与现代遗产管理系统的协调


亚洲论坛与会者的集体经验和观点是,只有承认TKS的贡献,遗产保护和管理才能受益。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现代管理系统需要解决互惠互利的问题,让遗产保护给双方社区以及遗产本身都带来好处。TKS代表着一个更复杂的理解和保护遗产和其他价值的来源,可以很好地填补现代管理系统中的缺失差距。在遗产部门内推广以人为中心的保护管理方法是重要途径。许多案例都探讨了TKS与现代遗产管理系统相协调的问题,以及保护部门目前面临的挑战。

 

最后部分:结论


论坛的目的是通过分析亚洲各地的案例,探讨传统知识体系在亚洲遗产保护和管理中的潜在适用性和适应性。尽管在亚洲地相继续成功地实施了一系列的TKS,论坛的参与者也分享了令人鼓舞的实例,但大家也都认识到,在现实情况中,全球化的世界使得TK经常受到一系列内部和外部压力的双重威胁。同时,人们进一步认识到,传统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TKS也不是静态的,而且会发生变化,这对TKS的应用带来了许多挑战。


【学术动态】亚洲遗产保护与管理的传统知识体系 | 2021年第6期本文为《城市规划学刊》原创文章 

欢迎在朋友圈转发【学术动态】亚洲遗产保护与管理的传统知识体系 | 2021年第6期

【学术动态】亚洲遗产保护与管理的传统知识体系 | 2021年第6期

识别二维码  订阅本刊2017-2021年电子阅读版

【学术动态】亚洲遗产保护与管理的传统知识体系 | 2021年第6期

URBAN PLANNING FORUM     Since 1957

创新性、前瞻性、学术性

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CSSC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来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投稿链接:http://cxgh.cbpt.cnki.net

Email: upforum@vip.126.com

电话:021-65983507

传真:021-65975019

微信号:upforum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城市规划学刊upforum):【学术动态】亚洲遗产保护与管理的传统知识体系 | 2021年第6期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