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旧场焕“芯”颜,鸟巢智能化改造的星辰大海!

旧场焕“芯”颜,鸟巢智能化改造的星辰大海!

国家体育场(以下简称“鸟巢”)为2008年第28届夏季奥运会主体育场馆,建筑面积25.8万平方米,可容纳观众9.1万人,至今已运行13年,是北京地标性的体育建筑和奥运遗产。随着北京2022年冬奥会与冬残奥拉开帷幕,鸟巢将承担冬奥会、冬残奥会4场开闭幕式的任务,成为了世界上唯一一个承担过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的体育场馆


自2019年4月份起,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恽爽副院长的带领下,由智慧城市研究所、CIM城市研究室、详规中心本部、同衡能源环境科学研究院等部门共同组建了鸟巢智能化改造项目团队。团队在3年的时间内,持续跟踪智能建筑行业前沿技术,多次走访、调研50余家行业标杆企业,定期驻场了解实际场馆智能化改造建设,动态调整改造方案,高度完成了市政府交给的“同衡作为国家体育场(鸟巢)智能场馆示范项目的顶层咨询设计单位,负责针对示范项目跟踪技术发展情况、完善顶层设计、编制详细方案,并配合和监督示范项目的落地实施”使命,创造了大型场馆智能化改造的“北京冬奥经验”,形成了“顶层设计引领,突破传统商业模式智能建筑改造的北京冬奥经验;面向城市更新,指导现有建筑智能化改造的北京冬奥经验;依托打通智能建筑单元,助力超大城市治理的北京冬奥经验”。

旧场焕“芯”颜,鸟巢智能化改造的星辰大海!
旧场焕“芯”颜,鸟巢智能化改造的星辰大海!


一、深入学习

贯彻习总书记科技智慧办奥指示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2月1日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时的讲话强调,场馆建设是办好冬奥会、冬残奥会的重中之重,要突出科技、智慧、绿色、节俭特色,注重运用先进科技手段,严格落实节能环保要求,保护生态环境和文物古迹,展示中国风格。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筹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化实践比赛场馆“反复利用、综合利用、持久利用”的“中国经验”,推进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与奥运场馆深度融合,项目组在3年的时间内,在科技部、北京冬奥组委、北京市政府、北京国资公司的支持下,持续跟踪智能建筑行业前沿技术,多次走访、调研50余家行业标杆企业,定期驻场了解实际场馆智能化改造实践,动态调整改造方案,奋力打造了全球首个5G、IOT、AI大型奥运场馆,真正实现了科技冬奥、智慧办奥。

旧场焕“芯”颜,鸟巢智能化改造的星辰大海!


二、顶层引领

全面谋划现有建筑智能化改造

根据北京市政府的指导思想,鸟巢的智能化改造需以前瞻性的顶层咨询设计为引领。通过充分对接开闭幕式以及赛后运营维护等方面的需求,本次鸟巢智能化改造提出“以人为本、绿色低碳、集成创新、充分利旧”的设计原则,并通过重构全空间、全要素的建筑本体BIM模型,新建毗邻场地、外围区域的数字孪生模型,汇聚建筑本体与周边城市运行数据,研发自主可控的数字孪生操作系统,解决了多空间、多系统数据的融合问题,实现了场馆运营管理的联动联控。其中数字孪生操作系统推动了以群智能技术为基础的场馆能源优化管理系统和以人工智能模拟分析算法模型为突破点的场馆大型设备智能检测预警系统的联动运营,提高了场馆能效水平,实现了场馆的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有力支撑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可持续”愿景目标的实现。

旧场焕“芯”颜,鸟巢智能化改造的星辰大海!


三、成效显著

构建形成四个“经验”+三种“模式”

鸟巢场馆智能化改造以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应用为关键,以5G提升应用为突破点,构建形成了模块化、开放化的“1+8+1”体系(即以一个数字孪生操作系统为核心,打造了能源、环境、设备、安防、导航、消费、交通、停车8大场景,并在指挥中心进行集成化展示分析),推动了一批新技术、新产品的示范应用,培育了具有竞争力的智能建筑产业集群,并总结形成大型场馆智能化改造的四个北京冬奥经验、三种北京冬奥模式,为国际奥林匹克场馆可持续运营提供了“智能化改造升级”的示范案例

四个北京冬奥经验

▌智建筑——“面向城市更新,指导现有建筑智能化改造的北京冬奥经验”

▌智服务——“面向以人为本,推动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北京冬奥经验”

▌智城市——“依托打通智能建筑单元,助力超大城市治理的北京冬奥经验”

▌智产业——“依托自主技术创新,促进产品矩阵落地推广的北京冬奥经验”


三种北京冬奥模式

▌项目实践——“顶层设计引领建筑智能化改造的实践模式”

▌工作组织——“重大标杆项目多部门协同组织的工作模式”

▌后期运营——“后奥运时代大型综合智能场馆的运营模式”


四、未来可期

3大工作成效促进可持续发展

通过鸟巢智能化改造项目的完成,可以总结出3大工作成效


一是形成了“1+1+1”项目成果体系,即一个智能化改造的示范标杆项目、一个可复制推广的数字孪生操作系统、一个引领未来的智能建筑行业标准;


二是建立了包括顶层设计、多元参与、动态改进的可持续性工作机制,探索了后奥运时代的场馆持续运营的新模式,为国际奥林匹克场馆可持续运营提供“智能化改造升级”的示范案例;


三是探索了从“单体建筑智能-区域建筑智能-城市智能”的自下而上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模式,推动了建筑与城市的实时联动,打造了一批建筑与城市多尺度融合的高质量、可持续、人性化、区域化发展智能应用场景,为赛后场馆多项目应用、多业态经营奠定了坚实基础,从未来城市治理的角度有力支撑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向未来”愿景目标的实现。

旧场焕“芯”颜,鸟巢智能化改造的星辰大海!

图片来自“鸟巢”微信公众号,为“鸟巢”改造升级完工后首秀


正是这样谋而后动,从顶层设计开始的一次次调研访谈、一场场研讨论证、一轮轮测试调整,书写了鸟巢“科技、智慧、绿色、节俭”的智能化改造创举,铸就了鸟巢为国际奥林匹克场馆可持续运营提供示范案例的傲人成绩。自鸟巢开幕式起,一场场比赛、一个个细节、一种种黑科技,终将让人一次次惊叹,这是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


排版 | 李刚

图片 | 供稿部门

供稿 | 清华同衡 智慧城市研究所

旧场焕“芯”颜,鸟巢智能化改造的星辰大海!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清华同衡规划播报):旧场焕“芯”颜,鸟巢智能化改造的星辰大海!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