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国社会学会分论坛
2021中国社会学会“现代化视野下的社会与空间治理研究”分论坛

2021年7月22日,由中国社会学会社会地理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的2021中国社会学会“现代化视野下的社会与空间治理研究”分论坛在腾讯会议平台召开,来自同济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广州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比勒费尔德大学、莱顿大学、北京行政学院、天津社科院等近30所高校与科研机构的32名嘉宾参与了论坛分享,近300名观众在线旁听了本次会议。在全体参会者的大力支持下,本次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
新闻

概述

上海五大新城的城市更新与新城建设
上海五大新城的城市更新与新城建设会议

上海“十四五规划”提出“大力实施新城发展战略,把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南汇五个新城打造成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同济大学成立了“同济大学上海新城建设研究中心”。在“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引领下,为促进上海新城建设中增量建设与存量更新的平衡推进, 2021 年 11 月07 日下午在同济大学举办了“上海五大新城的城市更新与新城建设会议”,会议由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同济大学上海新城建设研究中心、同济大学文科办、同济城市与社会研究中心、中国社会学会社会地理学专业委员会联合组办。会议邀请了复旦大学、上海社会科学研究院、上海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松江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同济大学等新城研究方面的专家学者,一起探讨上海新城建设与更新的最新科研成果,分享了最新的认识和观点。
新闻

后空间系列讲座II
“一带一路”与全球城市化

2021年4月3日上午10:00,后空间社会学系列讲座第二季第五期专场讲座在腾讯会议平台顺利举行,美国三一学院都市与全球研究中心教授、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特聘教授陈向明为听众带来了题为《“一带一路”与全球城市化》的主题分享。此次讲座的听众分别来自国内外的20余所高校的60余名学生,同时吸引了来自其他社会各界听众的支持与参与。
新闻

观点

网络化时代的时空变迁与演化趋势

2021年3月24日晚,后空间社会学系列讲座第二季第四期专场讲座在腾讯会议平台顺利举行,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的刘少杰教授为听众带来了题为《网络化时代的时空变迁与演化趋势》的主题分享。此次讲座的听众分别来自国内外的20余所高校的100余名学生,同时吸引了来自其他社会各界听众的支持与参与。讲座在同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中国社会学会社会地理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朱伟珏教授的主持下开始,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系系主任刘拥华教授,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副系主任盛智明副教授担任讲座对谈嘉宾。
新闻

观点

场景营造:从上海到中国

2021年12月4日上午,后空间社会学系列讲座II之特里·克拉克——《场景营造:从上海到中国》在Zoom平台举行。本次讲座有幸邀请到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特里·克拉克教授、多伦多大学社会学系丹尼尔·希尔弗教授,以及中国传媒大学齐骥教授一同探讨场景理论及其发展情况;另外,还邀请到同济大学邵甬教授、上海社科院陶希东研究员以及上海大学张敦福教授前来参与讨论。此外,近200位场外观众听取了本次讲座。在全体参会者及同传团队的大力支持下,本次讲座取得了圆满成功。
新闻

南昌路跨界会客厅
建构城市生活方式
——上海近代文明化及其动因
2021年12月6日下午,活力南昌路文化艺术季系列活动之“南昌路跨界会客厅”第二场主题分享活动——《建构城市生活方式——上海近代文明化及其动因》在南昌路300号顺利举办。
应疫情防控与讲座效果要求,本次活动从众多来自社会各界的报名者中邀请了前20位来到现场参加讲座。活动全程通过bilibili平台对讲座进行了现场直播,近百名观众以线上方式收看了本次讲座并参与互动。
“第三届活力南昌路文化艺术季”开幕式暨学术对谈


2021年11月7日下午,第三届活力南昌路·文化艺术季开幕式暨学术对谈活动在上海科学会堂凡尔赛厅顺利举行。30余位来自上海各高校和社会的参与者通过线上报名参与了讲座,300余位听众通过腾讯会议和bilibili平台线上观看了活动。开幕式和学术对谈活动在环复-南昌路跨界自治会会长、同济大学社会学系朱伟珏教授的主持下拉开了帷幕,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周俭教授、上海社科院城市文化创新研究院徐锦江教授、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潘天舒教授出席对谈活动并分享了各自的经历与见解。
新闻

观点

海派戏剧赏析会在古董花园顺利举办

2021年11月8日下午,第三届活力南昌路文化艺术季系列活动之“海派戏剧赏析会”在思南路44号-古董花园顺利举办。20余位来自社会各界的报名者汇聚在优雅且别具特色的古董花园,同时,活动全程通过腾讯会议和bilibili平台进行了现场直播。
新闻

波德莱尔诗歌对谈在思南书局·诗歌店

2021年11月14日下午,第三届活力南昌路文化艺术季系列活动之“波德莱尔诗歌对谈”活动在思南书局·诗歌店顺利举行。20余位来自社会各界的报名者汇聚在书店的咖啡厅区听取了本次讲座;另外,线上有300余位听众通过腾讯会议和bilibili平台参与了此次活动。
新闻

都市电影艺术对谈暨电影观赏活动

2021年11月20日下午,第三届活力南昌路文化艺术季系列活动之“都市电影艺术对谈暨电影观赏”活动在南昌路300号-南昌路跨界会客厅顺利举办。20余位来自社会各界的报名者通过线上报名参与了活动,同时,活动全程通过腾讯会议和bilibili平台进行了现场直播。在此次都市电影艺术对谈暨电影观赏活动中,编剧、导演陈意心、澎湃新闻栏目主编顾明、上海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汤惟杰副教授和同济大学社会学系朱伟珏教授共聚一堂,围绕都市记忆、都市电影、影像艺术及记忆的社会学等话题展开了对谈,此外,还欣赏了陈意心导演的作品《简爱》和《白郁金香》。
新闻

曹杨一村社区故事馆
曹杨一村社区故事馆参与式营造工作坊

2021年6月24日上午,“曹杨一村·社区故事馆”参与式营造“空间设计与社区故事”工作坊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拉开帷幕。上午八点半,曹杨一村居民代表与同济大学老师、专家以及社区工作人员等共同行走一村施工现场,老师和居民在愉快轻松的行走过程也就空间设计分享各自意见和看法。一村改造在提升建筑整体品质纳入现代因素的同时也保留了曹杨社区特有的S型花窗设计等标志,真正实现了历史文脉与现代住区的有机结合。
新闻

曹杨一村社区故事馆——老物件征集活动 (一)
本项目以社区故事馆主题空间营造为目标,引导社区居民、辖区共建单位、社区公益组织以及专家和专业人员等共同参与,在空间主题设定、内容素材征集、室内陈展布置、现场活动体验等各环节,强调社区居民自下而上全周期的参与式营造,打造一个曹杨一村“家门口,重参与,显文化,有温度”的社区故事馆。社区故事馆开展了第一期老物件征集活动,本次活动得到了曹杨街道、源园居委会和居民们的大力支持。此次征集活动共有九位曹杨居民参加,他们为故事馆提供了丰富的承载了社区记忆的生活老物件。

“花甲天使”导览员和“小小馆长”培训活动


2021年9月17日上午十点“曹杨一村·社区故事馆”社区志愿者活动分别在曹杨新村村史馆、朝春中心小学展开,培训活动向“花甲天使”志愿团队和朝春中心小学儿童志愿者介绍了城市空间艺术季曹杨社区展陈点位和社区故事馆的相关活动、场馆布置以及线上小程序等内容,通过老幼年龄段人群参与社区故事馆志愿讲解,构建全龄友好、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文化。本次活动的参与方包括来自曹杨一村的“花甲天使”老年志愿团队、曹杨源园居委会社区工作者以及来自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与社会研究中心团队、同济大学社会学系团队和蚂蚁社造的成员,共计20余人。
新闻

开幕式 “曹杨一村·社区故事馆”欢迎您回家!


2021年3月24日晚,后空间社会学系列讲座第二季第四期专场讲座在腾讯会议平台顺利举行,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的刘少杰教授为听众带来了题为《网络化时代的时空变迁与演化趋势》的主题分享。此次讲座的听众分别来自国内外的20余所高校的100余名学生,同时吸引了来自其他社会各界听众的支持与参与。讲座在同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中国社会学会社会地理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朱伟珏教授的主持下开始,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系系主任刘拥华教授,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副系主任盛智明副教授担任讲座对谈嘉宾。
新闻

“曹杨一村~社区故事馆”老友汇·涟漪活动

2021年10月6日上午,作为2021城市空间艺术季曹杨展区中的一个“沉浸式”展馆,“曹杨一村·社区故事馆”迎来了开馆以后第二场活动——老友汇涟漪行动。活动邀请了社区居民、居委会工作人员以及同济大学的杨辰老师等十余人,共同讲述曹杨生活的美好故事和共同记忆。
新闻

“曹杨一村·社区故事馆”儿童进社区之“小小馆长”主题活动


2021年10月8日下午, 城市空间艺术季曹杨展区“曹杨一村·社区故事馆”迎来一群来自朝春中心小学的“小小曹”小馆长,他们在社区故事馆内沉浸式体验了曹杨故事的多元化盛宴。本次活动由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与社会研究中心主办,同济大学社会学系协办。九位“小小馆长”们进入展馆后,首先在同济规划院冯老师的带领下,结合“家的说明书”、故事馆海报、窗格、门等展馆信息寻找故事馆答题环节的问题答案。
新闻

“画”说曹杨暨社区故事、老物件征集主题活动顺利开展

2021年10月12日下午, “曹杨一村·社区故事馆”迎来了开馆后的第二次社区故事分享和老物件征集活动。活动邀请到了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农工党上海书画院画师、原曹杨影剧院美工师李树德老师为主讲人,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陆勇峰老师主持。李老师通过手绘作品向大家讲述了他与曹杨的情缘。李老师与曹杨的缘分从他在影剧院工作开始,直至今日,他还在不断的画曹杨。他说,是曹杨的风情万种吸引着他,激起他不断绘画的欲望。李老师用速写记载着曹杨的变迁,他一边绘画,一边观察着曹杨的变化,他说他喜欢曹杨的道路,街道两边的梧桐树枝繁叶茂,遮荫蔽日,步行舒适的林荫路是曹杨独有的风景。
新闻

岁月精雕 · 非遗叶雕重阳节体验活动

2021年10月14日重阳节,20位回搬居民参加了由普陀区配送的“岁月精雕,非遗叶雕体验“活动。非遗活动老师李亚非带来了他的手艺活——叶雕。叶雕,顾名思义是在叶子上做雕刻,李老师展示了他自制的刻板,一张张画面都是精美的雕刻,无一重复。此次活动让非遗走进社区,让居民体验到了做叶雕手工的乐趣,很多叔叔阿姨们做完后都很有成就感,大家在最后在一起拍照留念,把今年的重阳节定格在了此次叶雕活动中,十分有纪念意义。
新闻

儿童进社区之“童行曹杨 手绘一村”主题活动

2021年10月15日下午,来自朝春中心小学的同学们走进曹杨一村,在社区内开展了“童行曹杨 手绘一村”主题活动。十位同学在蚂蚁社造艺术导师金伯文老师的带领下,来到曹杨一村的社区广场。首先,大家仔细聆听着金老师对本次活动的要求——选择广场附近的一处景观,用彩铅在画板上仔细描绘。“可以是房子、器材,也可以是树木、路灯,关键是要细心观察。”金老师边说,边在画板上演示着如何勾勒出细节。
新闻

“曹杨一村故事馆” 第三期社区故事征集活动

2021年10月19日上午,在“曹杨一村故事馆”开展了第三次社区故事征集活动,活动邀请了多位社区居民共同参与。活动由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与社会研究中心冯老师主持。大家首先观看了《话说曹杨新村》的纪录片,观看记录片的同时也打开了居民们的“话匣子”,大家开始回忆在曹杨一村的美好生活。
新闻

“曹杨一村故事馆” 第四期社区故事征集活动

2021年10月26日上午,由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与社会研究中心冯老师主持开展了第四次社区故事征集活动。此次活动与往期有所不同,本次活动采用居民自主开展的方式进行,由潘金华阿姨作为此次活动的主讲人,她邀请了相处多年的老邻居们来参与,并组织了整场活动。潘金华阿姨和她的老邻居、“好姐妹”们齐聚在 “曹杨一村故事馆”,聊家常,聊往事。由于曹杨一村正在进行成套改造,大家都还没有回搬,昔日的老邻居有的从闵行过来,有的从嘉定赶来。身不在曹杨,但曹杨的活动,“一呼百应”。
新闻

“曹杨一村·社区故事馆”社区治理沙龙


2021年11月5日,“曹杨一村·社区故事馆”举办了以曹杨一村保护更新为主题的多方共评会,以曹杨一村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更新为议题,邀请专家、曹杨一村住房成套改造设计单位以及街道代表、居民代表等参与保护更新效果评估,总结经验,分析问题,提升优化。
曹杨一村二工区已于2021年9月完成更新工程,原住民经过一个多月的室内装修,已经陆续回搬,具备了多方共评更新效果的条件。参会的嘉宾首先入户参访了两户不同房型的回搬居民,向居民详细了解了对更新改造后住房和小区的评价,同时实地观察了二工区的整体环境、设施和风貌情况。
新闻

小小规划师——场地认知


通过对朝春中心小学学生进行“小小志愿者”的系列培训和实践,此次小小志愿者转变为“小小规划师”对曹杨一村社区居民楼长生养老院门前空地作为空间改造区域,开展儿童参与式设计,邀请十位小小规划师及老师进行参与式设计活动。经过旧住宅成套改进,如今的曹杨一村已经焕然一新,期待“小小规划师”的参与,打造曹杨全龄化休闲、儿童娱乐新地标。
新闻

曹杨人齐聚一堂分享“独家记忆”,为百岁劳模庆生

2021年11月9日,一场名为“劳模精神代代传 忆曹杨一村70年的变化”的交流会,在曹杨一村社区故事馆内引发阵阵掌声。十几位老劳模以及劳模后代齐聚一堂,分享他们对曹杨一村的“独家记忆”,并共同为百岁劳模卢兰英庆生。
新闻

闭幕活动 “城市更新中的社区博物馆”沙龙

2021年11月28号上午9点半,结合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城市更新中的社区博物馆”沙龙座谈会在线上开展。本次沙龙由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社会学系的钟晓华老师主持。座谈会邀请到曹杨一村社区故事馆展陈设计师李晶菁,成都市成华区猛追湾街道党建指导员、猛追湾街道Dream One街区综合党委书记谢生平,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朱明洁博士、纪丹雯博士生、NICE好公社主理人陆洲、大鱼社区营造发展中心的理事朱丹作为分享嘉宾,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杨辰副教授和北京市委党校社会学教研室吴军副教授作为对谈嘉宾。
新闻

连接
曹杨一村社区故事馆总结活动

2021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活动将于11月30日闭幕,作为曹杨展区的特色展陈项目“曹杨一村社区故事馆”在艺术季期间组织了多场参与式、沉浸式的主题活动、参观导览和学术研讨,获得了社区居民的高度认同和媒体报道,取得了积极成效。为期两个月的展出顺利运营离不开我们志愿者们的努力。基于此,故事馆于2021年11月26日下午举办了一场内部活动作为阶段性的总结,并为我们的“花甲天使”和“小小馆长”志愿者颁发了志愿者服务荣誉证书。
新闻

新书出版
朱伟珏主编:《全球化、绅士化与后空间》

2020年底,由同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中国社会学会社会地理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朱伟珏主编,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全球化、绅士化与后空间》一书正式发售。该书收录了2017年至2019年间,同济大学社会学和城市规划学等学科以“城市与社会研究中心”、“同济大学公平城市与城市治理高峰团队”、“同济大学城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等作为主要科研平台所开展的部分学术成果。
该书由两大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收录了 “后空间社会学系列讲座”的五场小型工作坊,第二部分收录了“2019秋季同济大学‘城市与社会’系列学术活动“三场国际学术交流沙龙。这些工作坊与学术沙龙的讲演者主要由美、日、德、法、中等国著名城市社会学家与城市政治学者组成。
新书推荐

张俊《城市居住区规划的社会影响评价》

本书是由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张俊老师编写。在综述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运用大数据和问卷数据测度了上海城市居住分异、社区认同、社区参与和社区冲突的现状。分析了城市居住区规划与居住融合、居住分异;社区认同感高低;社区参与、社区冲突的关系。发现城市低层次居住空间的分异加速并呈现高分异状态,高密度对低层次居住区的负面社会影响更大。高社区认同的低层次居住区有居住隔离的可能,空间品质的改善对低层次居住区有积极的社会影响。居住区规划的社会影响评价可以增加居民参与,有效预防居住空间极化风险。最后,将相关评价的原则、程序和方法整理成了《城市居住区规划社会影响评价手册》,供相关行业人员参考。
新书推荐

扫一扫二维码
关注我们

城市与社会研究中心
中心邮箱:csrc@tjupdi.com;
中心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四平路1239号同济大学文远楼314室。
“城市与社会研究中心”(City & Society Research Center)由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与同济大学社会学系共同创建,致力于城乡规划与社会学等社会科学学科交叉领域的研究。中心以空间为视角,以上海为重点研究对象,推动多学科合作共同对新的研究方法以及新的城市问题进行研究与实验,并将研究成果运用到城乡规划和城市社会学等领域的实践、教学和科研中,以期为城市治理和城市规划的决策提供新的参考维度。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同济规划TJUPDI):城市研究中心2021年学术活动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