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国家级都市圈再扩围 区域一体化发展提速


国家级都市圈再扩围 区域一体化发展提速

图片来源:西安发布


近日,《西安都市圈发展规划》正式获批,西安成为继福州、南京、成都以及长株潭都市圈之后,第五个落地的国家级都市圈。据了解,重庆都市圈发展规划已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武汉、沈阳、广州等地都市圈规划申报工作正紧锣密鼓推进,郑州等地都市圈规划也在加紧编制。

有业内人士指出,都市圈建设按下“快进键”,将在经济带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下一步,我国还将在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培育更多都市圈,以更好发挥领跑作用,带动区域发展。

“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城市群和都市圈将成为拉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表示,都市圈不仅可以提高区域能级,而且可以扩大区域总量、增强区域功能、促进区域共同富裕。

从已获批的都市圈发展来看,这种极核功能已经凸显。10个地区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6665.68亿元,经济总量较上年扩大4915亿元,经济发展呈现强劲韧性,彰显高质量发展特质,一体化程度持续提高,实现“十四五”发展良好开局——这是南京都市圈过去一年交出的发展答卷。

四川省统计局分析显示,2021年成都都市圈经济总量比上年增长8.6%,增速比四川省平均水平高0.4个百分点。发展水平实现新突破,人均GDP迈上8万元人民币台阶、达1.3万美元,达到全球中等收入地区水平。

这只是都市圈引领区域发展的一个侧面。在区域格局引领上,相关发展规划中均设有明确的定位和目标。例如,国家发展改革委对西安都市圈的复函中明确西安都市圈的四个定位,分别是提升都市圈对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的支撑能力、更好助推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更好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更好融入共建“一带一路”。《辽宁省推进“一圈一带两区”区域协调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显示,沈阳都市圈将打造成为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引领区。

“都市圈也是扩大消费和投资需求的重要载体。”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士工作室副主任陈明曾参与《西安都市圈发展规划》等多个都市圈规划制定。他表示,与单纯的城市化、城镇化发展不同,都市圈首先是“建设”,率先强调的是便捷的通勤。因此,都市圈的建设将在区域交通基础设施方面开启很大空间。例如,发展市域(郊)铁路,探索中心城市轨道交通适当向周边城市延伸,推动轨道交通“一张网”运营管理。根据出行需求有序推动城际公路市政化、城际客运公交化。

这种交通先行的思路从西安的规划便能看出。“十四五”期间,西安计划改造高速辐射线140公里,建设高速环线及联络线238公里,五年计划建设地铁170.4公里、有轨电车17.5公里……到2025年,基本实现西安都市圈1小时通勤。成都都市圈重大项目清单中,项目投资规模最大的也为基础设施领域,涉及72个项目,总投资7393亿元,包括成都外环铁路、成都至德阳、眉山、资阳市域(郊)铁路等 “一环三射” 轨道交通骨干网络,成绵、成南、成乐高速公路扩容等。

据了解,几个国家级都市圈对此已有规划,未来成都都市圈将建设成德产业协同示范园区、成眉跨区域泡菜调味品产业集群、西南地区专用汽车及零配件生产基地、彭什川芎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蒲丹都市现代农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等项目,涵盖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重点领域。

南京都市圈更是整合都市圈各地区现有产业基础和优势资源,构建合理的产业结构梯度,以形成完整产业链和优势产业集群,探索建设跨区域合作发展平台。

“虽然都市圈发展规划先行,但从目前来看,打造现代化都市圈仍存在不少瓶颈和问题。”陈明说,例如部分城市主动融入意识不强,存在行政区划壁垒,中心大城市产业、资本、技术外溢意愿不强,周边中小城市主动承接转移诚意不足,不愿“跟班”等。下一步,各都市圈内、各局部间还要有全局发展的眼光,互相协调,优势互补,从而促使区域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



来源:经济参考报.

全国第四个!发改委复函同意长株潭都市圈发展规划

国家级都市圈再扩围 区域一体化发展提速

全国第三个、中西部第一个都市圈规划《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出炉

国家级都市圈再扩围 区域一体化发展提速

首个国家层面函复同意的都市圈发展规划,都有哪些突出特色?

国家级都市圈再扩围 区域一体化发展提速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规划中国):国家级都市圈再扩围 区域一体化发展提速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