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 2021年12月1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第五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公布了31项新的国家工业遗产。这批国家工业遗产有三方面特点:一是政策导向突出,侧重老工业城市、大运河沿线、黄河沿线和革命老区。二是能源装备比重更高,两类占比48%。三是覆盖面扩大,随着此次内蒙古、广西、宁夏首次入选项目,国家工业遗产覆盖面基本扩大至全国范围。
从本期起,我们开始陆续推送第五批国家工业遗产的项目简介,以飨读者。

北京电子管厂
项目位置:北京市朝阳区
核心物项:一分厂,三分厂,十分厂;拉力试验机,苏制绕栅机,仿苏铣床,平面磨床,苏制封口机 2 个,苏制烘箱,脉冲器,示波器,微瓦仪,电子管产品样品 8 件;建筑图纸、产品图纸、国家领导人讲话稿等档案资料
申报单位: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建国伊始,国内电真空工业基础薄弱,仅有上海、天津、大连等少数地区有灯泡厂(灯泡与电子管结构类似且均需真空),而电子管仅在南京电子管厂进行小规模生产,专用材料和设备生产都是空白。由于深刻意识到电子管在国防建设中的重要性,国家开始布局电子工业。
1950年,重工业部电信工业局按照党中央巩固国防、加强电真空基础工业的精神,提出筹建电子管厂。1951年,经周总理批准,该项目被列入苏联援建的156个工程项目之一。

建厂批文
北京电子管厂建成于1956年,是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电子元器件厂。北京电子管厂的开工投产,标志着中国的真空电子器件进入了工业化大生产时代。


北京电子管厂开工典礼现场,主管国防工业的二机部部长赵尔陆发言的第一句话就说:“今天,是我国无线电工业建设中的喜日……”,第二天《人民日报》等各大报纸都在头版头条报道了这个典礼的盛况。
1957年,电子管厂成立不久,就试制成功国产第一根石英管并制成绝缘子,质量与进口材料相同,结束了大功率发射管所需石英绝缘子依靠进口的局面。1958年,该厂生产出了可用于导弹的超小型管,并成为当时国内唯一生产超小型管的厂家。20世纪60年代,北京电子管厂成为亚洲最大的电子管厂。北京电子管厂为新中国的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被誉为“新中国电子工业的摇篮”。

拉制第一根石英管
我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所用的电子管即是用的北京电子管厂生产的1280只电子管;
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安装了一台模拟演奏《东方红》乐曲的音乐仪器,音乐仪器所使用的电子管,出自于北京电子管厂。

厂区历史照片


苏联专家设计图纸


自主创新设计图纸
目前,该厂区保留了大部分标志性历史建筑和工业厂房,现已转化为京东方旗下的恒通国际商务园,成为集办公、休闲、绿色低碳为一体的花园式商务科技园区。

园区现状

厂房现貌

北京化工研究院
项目位置:北京市朝阳区
核心物项:试验大楼,综合楼,辐射化学实验室,机修车间,化一车间;TG320 型精密标准天平,冷热联动模压机,高压毛细管流变仪,交流试验变压器,催化剂等研发成果样品;国家科学技术奖证书、成立批文等档案资料
申报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北京化工研究院是中国最早从事石油化工综合性研究的科研机构之一,位于朝阳区北三环东路14号,于1958年6月1日正式挂牌成立,其前身可追溯到1922年成立的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

院区全景
北京化工研究院自成立之初就承载着发展新中国石油化工事业的历史使命,老一辈科学家在科学探索和强国富民之路上创造了辉煌的成绩。该院建成了我国第一套石油裂解深冷分离中试装置、第一套5000吨/年聚丙烯装置、第一台2万吨/年乙烯裂解炉,填补多项国内化学工业的空白;研制出的偏二甲肼是中国运载火箭的重要推进剂,在航天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李俊贤院士,化工合成专家,曾任北京化工研究院第五研究所所长,20世纪60年代带领大家完成了高能燃料偏二甲肼的研制任务,提供了建厂设计的基础数据,为我国国防建设和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毛炳权院士,是我国聚丙烯催化剂生产技术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他带领北京化工研究院科研团队深耕于烯烃聚合催化剂、聚合机理、聚合工艺、聚烯烃结构和性能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历经数年研制出三种类型聚丙烯催化剂,成功解决了不同阶段我国聚丙烯生产所用催化剂依赖进口的问题,使我国跻身世界聚丙烯催化剂技术强者地位。

催化剂产品
该院核心建筑机修车间、试验大楼等建于20世纪50年代末,历经数次维修,外立面形式、内部格局等仍较好地保持着早期历史风貌,目前仍在使用。

综合楼

辐射化学实验室(能源小楼)

机修车间

试验大楼
编辑:5T5W / 审核:兰舟催发
©欢迎分享“工业文化遗产”的文章,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抓取原创文章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工业文化遗产):【第五批国家工业遗产】北京电子管厂&北京化工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