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编:2020年7月发布的《关于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20〕7号)提出以下发展目标:
到2025年,国家高新区布局更加优化,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体制机制持续创新,创新创业环境明显改善,高新技术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建立高新技术成果产出、转化和产业化机制,攻克一批支撑产业和区域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一批自主可控、国际领先的产品,涌现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和产业集群,建成若干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高科技园区和一批创新型特色园区。
到2035年,建成一大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科技园区,主要产业进入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实现园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随后,多个省、市发布相关文件,积极推进高科技园区建设。如:
四川省
发布《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
1、依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统筹城市产业功能区建设。按照“多规合一”要求,优化完善高新区详细规划和各专项规划。
2、深化成都高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加快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
3、推动省级高新区升级发展。依托现有开发区和产业园区,支持自主创新能力强、高技术产业聚集优势明显的园区建设省级高新区。支持甘孜州、阿坝州、凉山州等通过“飞地”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所在开发区创建省级高新区。支持评价优秀的省级高新区争创国家高新区。
4、做实“一区多园”,支持高新区整合或托管区位相邻、产业相近、分布零散的各类工业园区,探索资源共享与利益平衡机制,打造更多集中连片、协同互补、联合发展的创新共同体。
参考资料:《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官网链接:https://www.sc.gov.cn/10462/zfwjts/2021/11/4/9c8b63e22934451a9aeb295f0c614a0c.shtml
浙江省
发布《关于加快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
1、建设一批省级创建高新区,认定一批省级高新区,推动工业强县省级高新区全覆盖;升级一批国家高新区,实现设区市国家高新区全覆盖。争取5家国家高新区进入全国前50,杭州、宁波国家高新区进入全国前10并争创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
2、坚持“三生融合”,实施园区有机更新,完善现代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配套,率先建设未来社区,打造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的韧性智慧园区。
3、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率先实施“科技大脑+未来实验室”改革新范式,加快数字园区建设,支持探索新型治理模式。
参考资料:《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官网链接:http://www.zj.gov.cn/art/2021/6/24/art_1229017138_2305841.html
深圳市
发布《深圳国家高新区“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初步建成具有卓越竞争力的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加快形成自主创新动力更加强劲、产业集群培育成效更加凸显、创新创业活力持续迸发、绿色发展典范效应更加彰显、开放协同引领力持续提升的发展格局。
1、南山园区:以科产教深度融合为支撑,打造具有全球领导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智核。
2、坪山园区:以产业创新为发展主线,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产业创新城。
3、宝安园区:发挥先进制造产业基础雄厚、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集聚的优势,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科技创新引领区。
4、龙岗园区:发挥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大型龙头企业集聚的优势,着力打造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承载区。
5、龙华园区:发挥综合交通条件良好、数字经济基础雄厚、创新资源加速集聚、空间潜力较大的优势,打造硬科技产业创新发展先行区。
参考资料:一图读懂《深圳国家高新区“十四五”发展规划》
官网链接:http://stic.sz.gov.cn/gkmlpt/content/9/9581/post_9581034.html#4152
本周,【国匠城-规划师成长学社】收集整理了“高科技产业园区”的相关文献,文献关键词“词云图”如下图所示:

这些包括产业园区数字化转型、高新技术产业高层装配式、高科技产业园区规划、科技创业园区核心区、人工智能产业创新网络、产业园区规划技术方法、特色产业引导、空间组织创新、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产业升级、产业结构优化、区域经济发展、模矩空间理念、绿隔产业园区、文态空间规划、高新技术企业空间分布、产业用地研究、创新街区、产业园区发展模式、大城市产业空间规划,等等,一共41篇,分享给大家学习使用。
如何查看相关文献分享?

扫码查看
文献分享

相关文献推荐列表如下:
-
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产业园区数字化转型的资源禀赋、服务模式与发展路径研究
-
新产业,新空间,新营造——高新技术产业高层装配式“摩天工厂”设计实践
-
现代化高科技产业园区规划设计——以“紫金白下科技创业园区核心区”为例
-
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创新网络形成机制研究——基于知识流动的视角
-
我国产业园区及其规划技术方法的发展与转变——基于改革开放以来的文献综述
-
提升型产业园区规划的现实困境与实施策略研究
-
特色产业引导下的空间组织创新——以上海松江科技影都为例
-
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研究
-
人工智能与中国产业高质量发展——基于对产业升级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实证分析
-
人工智能与文化产业的融合模式与规制路径
-
人工智能对产业结构优化效应分析——基于技术创新视角
-
人工智能产业链发展方向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
人工智能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测度分析
-
浅谈小型高科技产业园规划布局、外部空间与建筑形态的创新设计——以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D-2-2地块规划
-
模矩空间理念在高科技园区规划中的实践——以上海张江光电子产业园区结构规划为例
-
绿隔产业园区文态空间规划逻辑——以北京市朝阳区崔各庄乡奶东村艺术公园项目为例
-
科技资源密集型城市高新技术企业空间分布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
基于行为活动需求的高科技产业园区景观设计——以清远天安智谷为例
-
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产业用地研究系统
-
基于多源数据的人工智能产业全链条态势研究
-
基于大数据的智慧产业园区建设研究
-
基于AHP-熵权TOPSIS法的区域人工智能产业创新策源能力评价
-
基于“创新街区”理念的产业园区发展模式研究
-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大城市产业空间规划:技术框架与适应性治理
-
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以东莞市人工智能产业为例
-
工业旅游导向下的现代工业园区设计研究——以长江医药高科技智能药用胶囊产业园为例
-
高科技园区的发展战略与生态规划——以广东省南海信息产业园为案例
-
高科技产业园中空间尺度营造策略——以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设计为例
-
高科技产业园区知识创新的动力机制分析
-
高科技产业园区未来的发展趋势
-
高科技产业园区人才引进政策研究——以上海张江、武汉东湖、杭州滨江、深圳南山为例
-
高科技产业园区区位选择影响因素研究
-
多重评估主体视角下中国境外产业园区规划实施评估框架与指标体系研究
-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特色产业园区的发展——以江苏泰州中国医药城为例
-
创新经济背景下的产业园区土地混合使用模式研究
-
畜牧高科技园区创新体系建设路径优化研究——以大邑畜牧高科技园区为例
-
产业园区公交发展的策略研究——以松山湖为例
-
产业-空间协调视角下的产业园区规划实践——以长沙岳麓科技产业园规划设计为例
-
北京高科技产业集群衍生效应及其影响分析——基于中关村科技园区的案例研究
-
BIM技术在中国航信高科技产业园区项目中的应用
-
“一带一路”沿线中国境外产业园区规划实践研究
以上就是今天【国匠城-规划师成长学社】的分享,更多内容欢迎扫描文末二维码加入学社查看。
学社往期专题推荐:
APP | 网站 | 小程序
同步更新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国匠城):积极推进高科技园区建设,这些关于“高科技产业园区”的文献推荐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