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推动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增强历史文化资源展示水平,讲好老城故事,让历史文化“活”起来,“北京印迹”平台特别开展“文化探访路”系列活动。
通过专家带领公众一起探访城市空间、探索历史文化,以沉浸式、体验式的活动方式,为公众提供历史寻迹、文化探访的特色体验,让公众在漫步城市的过程中了解历史文化及其价值意义,提高保护意识,增强文化自信。

2019年,“小印”和小朋友/大朋友们
一起走过老北京时髦精最爱的大栅栏·老字号
一起走过形形色色的北海·古桥
2021年,我们一起游赏“民间的乐园——什刹海”
……
2022年,“北京印迹—文化探访路”又要启程啦!
第一站,“小印”将和大家一起
探访宣西-法源寺片区里的胡同街巷
寻找城市更新中的文化印迹

【活动目的】
从地名文化溯源,挖掘宣西-法源寺文化精华区里的胡同街巷的历史故事与文化价值,讲述以士人文化、会馆文化、平民文化、宗教文化为特色的宣南文化;实地考察老城保护与城市更新试点项目——菜西片区,亲身体验老胡同里的新生活。
【特邀嘉宾】
郭 健,北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地名与地理信息管理处副处长;
高 轶,北京金恒丰城市更新资产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带队专家】
罗保平,北京市地方志学会副会长;
赵长海,北京金恒丰城市更新资产运营管理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
【探访路线】
西砖胡同(入口)→8号院(社区会客厅)→15号院(共生院/深县会馆)→17号院(共生院/处州会馆与宣南画社)→22号院(共生院/设计工作室)→19号院(咖啡厅与微花园)→法源寺后街1/3/5号院(谢枋得祠)→烂缦胡同→七井胡同→西砖胡同(南段)→法源寺
【探访总时长】
约2小时(建议步行)
【活动时间】
4月26日(周二)9:00-11:00
(8:45开始报到,9点正式开始)
【集合地点】
西砖胡同北口(临广安门内大街)
(菜市口地铁站D口往西约100米)
【报名方式】
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小印微信好友
即可免费报名参加,先到先得!
(截止时间4月25日12:00)

招募人数 10人
招募人群
对北京城市历史文化感兴趣的社会公众
责任规划师/建筑师
【报名须知】
》报名人员本人及共同居住者近期身体健康,无发热、咳嗽等异常情况;无流行病学接触史;14日内未离京;完成新冠疫苗及加强针接种;不在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或健康监测期间,并符合疫情防控的所有其他要求的人员方可报名。
》如您报名成功,小印将拉您进入“北京印迹-文化探访路”微信活动群,并通知提醒相关注意事项,请注意查看群消息,并及时确认回复。报名人员需在活动前一天在微信活动群内向工作人员发送自己的北京健康宝绿码、行程卡绿码,并可能对近期核酸检测结果提出要求。
》活动前,如您有任何不适症状(包括发热、咳嗽等),请您提前联系小印取消活动报名。
》活动当天,工作人员将对您进行体温测量,体温超过37.3°C或出现咳嗽等可疑症状者谢绝参加。全体参与人员一律全程佩戴口罩。
》如因大风下雨等恶劣天气以及疫情等不可抗拒因素,导致活动不能如期进行,我们将对活动时间行程进行调整,并第一时间通知报名人员。
》活动期间将全程进行拍摄,产生的照片、视频等影像版权归“北京印迹”编辑部所有,并可用于后续网络传播或出版印刷等。

您与京城,一“码”之隔!
”

关注“北京印迹”平台
体验解锁京城新方式
“北京印迹”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的公众宣传平台,由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主办,市测绘院和清华同衡规划院提供技术和专业支持,光明网提供运营和推广支持,集合广泛的社会力量,打造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空间资源平台和专业全媒平台。
“北京印迹”是全面地向公众开放北京老城历史文化资源的一次尝试,系统梳理和采集了北京老城18大类、73小类历史文化资源3万余条。以北京印迹网站为基础,拓展建设北京印迹新媒体矩阵以及线下文化活动,覆盖线上线下多种传播渠道,将成为北京开展名城保护和公众了解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北京印迹”力争将历史文化深度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发展之中,让更多的人了解北京、热爱北京、保护北京、发展北京,一起擦亮古都北京的金名片!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北京印迹 inBeijing):2022文化探访路(第一站)丨宣西-法源寺片区里的胡同街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