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敦煌,这个中国茫茫大西北的边陲小镇,却孕育出奇迹般的东方艺术圣殿和文献宝库。
尤其是那浩如烟海的壁画,给人留下了十分震撼的印象,蕴藏着中国古人千百年来的诗意与智慧。
若是只关注画面的艺术价值,而忽略了其中传递的文化与意义,就十分可惜。
于是,敦煌研究院的“敦煌岁时节令”项目便诞生了。

“敦煌岁时节令”是敦煌研究院新媒体中心创立的数字媒体品牌,理念是传承、人文、诗意、生活,坚持以互联网为载体让更多人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斗转星移四季新,草青草黄又一春。”
古人把对自然的认识与智慧,逐渐转化成“岁时节令”,包含“岁时习俗”与“节令中气”,就是中国传统节日与二十四节气。

在这里,“敦煌”更多是关于“敦煌”的各类文献资料集合,同时,代表着从古至今敦煌这个地区的风土人情,以及历朝历代敦煌人的喜怒哀乐。
古人的生活智慧也因此融入到现代生活中。

借助互联网,古老且遥远的敦煌文化焕发出了勃勃生机,和数以千万的读者朋友们完成了一场双向奔赴。

如今,“敦煌岁时节令”项目终于将以书的形式与读者见面了,由敦煌研究院主编,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出版。
这本书以传统岁时节令为轴,整理收录了敦煌所藏相关的珍贵壁画、彩塑、藏经洞出土文献和传世资料,让古老的敦煌文化“活”了起来。

寅虎·莫高窟第92窟 黑虎 中唐
在这本书里,我们可以:
莫高窟第428窟 山林出行 北周
我们还可以了解到稀奇古怪的小知识:
天气太热,古人没有空调怎么办?少男少女如何度过中国传统情人节七夕?腊八节不吃腊八粥那吃什么呢?

借助清丽优美的词句、璀璨绚烂的敦煌艺术,我们似乎能够穿越时空,徜徉历史长河,感受那风雅与诗意的四季,回味无穷。
一条售价:128元
跨越千年,寻觅四季流转的诗意

四季流转,生生不息。
根据岁时节令来安排日常生活,是古人给予我们非常珍贵的智慧。

如农历新年来第一个满月之夜,自古就被赋予美好、浪漫和圆满的上元节,就是一年一度的“元宵节”。
书中梳理了上元节的缘起及习俗,有文献考证也有壁画解说,语言十分精炼,篇幅不长,却信息量大。
五层灯轮 莫高窟第146窟 五代
而敦煌的上元燃灯分民俗和佛俗。如敦煌文献S.2832和P.2631:“初入三春,新逢十五。灯笼火树,争燃九陌;舞席歌筵,大启千灯之夜。”
寥寥数语,反映了晚唐敦煌民间上元夜“火树银花合”、“九陌连灯影”的盛况。

中国人自古将牛郎织女视为重要的爱情符号之一。
莫高窟第85窟《报恩经变》中的“树下抚琴图”,定格了一个令人驻足的爱情瞬间。
印度波罗奈国太子善友为救济众生,入海赴龙宫求取如意宝珠,却被弟弟恶友刺瞎双眼,将宝珠也抢夺了去。
善友太子流落利师跋国,为王宫看守果园。于果园中抚琴弹奏,成了他唯一排遣情绪的方式。
一次偶然,利师跋国公主听闻琴音,心生爱慕,不顾父王反对,与善友结为夫妻。
婚后,善友披露自己的太子身份,双眼复明,携公主返回波罗奈国,索回宝珠,变现衣食珠宝救济众生。



书中的图片作品,是结合主题,精选具有代表性的壁画进行新的美术设计,非常生动有趣。
可以说,这些关于“敦煌岁时节令”的文字与壁画作品,均代入了现代人的感知与巧思,有着更为鲜活的生命力。
阅读起来毫不费力,既长知识,又雅趣十足,是一个不错的敦煌文化入门。
一条售价:128元

赠品一:书签
此书签的造型来自于敦煌传统藻井纹样,犹如万花筒般连续不断,花纹精致耐看,颜色古朴稳重。
金属镂空烤漆,厚度和硬度均经过多次打样,款式轻薄,使用便利。

赠品二:帆布袋(尺寸22cm*25cm)
此帆布袋小巧可爱,专为图书而生,它恰好是能够放得书的大小。
图案选择耳熟能详的敦煌飞天形象,色彩明艳吸睛,舞姿飘逸灵动,绸带宛转翻飞。
赠品三:《十二生肖守护佛》敦煌壁画高清大图系列
色彩还原度高,防撕扯、耐折叠。

为了让更多人拥有敦煌艺术的美,前1000位下单的读者,将获得帆布袋或金属书签一份(二者随机发货)。


* * *
欢迎关注我们的原创内容号 “什么是城市” Whatscity
了解更多城市设计的报道资料,请在后台回复“搜索”,调取城市设计号内搜索页面。了解更多城市设计提供的设计企业合作服务,后台回复关键词“设计企业服务”。
城市设计,以专业的立场,前沿的视角,洞察社会文化的建筑现象;用及时的评论,深度的解析,搜罗来自各个领域的设计原料。致力于成为泛行业的城市文化与设计知识杂志。后台回复关键词“媒体合作”联系我们。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城市设计):35个岁时节令,带你领略敦煌古人日常生活的诗意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