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3月6日,实验室博士后李彦、博士生王新宇、硕士生李伟健与龙瀛老师共同前往青海省西宁市进行城市更新工作调研。该项目由清华大学龙瀛实验室同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城建院)合作,旨在为西宁市制定城市更新策略。实验室成员在西宁市进行基于主动城市感知方法的城市数据采集,在4天的时间内采集西宁市1400余公里的街道与环境数据,基本实现了西宁市的全覆盖。
主动感知数据采集现场(左)数据采集路线(右)

《Shrinking cities in China: Evidence from the latest two population censuses 2010–2020》论文详细信息
3月5日,黑龙江省住建厅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专家对申报省城乡建设科学技术奖的项目进行了评审,黑龙江省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和清华大学共同完成的《资源枯竭型城市空间分析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课题获黑龙江省城乡建设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资源枯竭型城市空间分析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基于多源数据,构建深度学习模型,科学识别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城市空间、空间失序和废弃建筑等典型的空间问题,提出资源枯竭型城市多类空间问题识别的新技术和数据增强设计的规划应对新方法。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相关实践项目,获得较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城乡建设科学技术奖评审名单
图源:http://hlj.people.com.cn/n2/2021/0308/c396754-34609721.html
3月6日,龙瀛老师指导撰写的论文《Large-scale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of urban vacant land using semantic segmentation of high-resolution remote sensing images》(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语义分割的城市空地大规模自动识别研究),发表在《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作者:Lingdong Mao, Zhe Zheng, Xiangfeng Meng, Yucheng Zhou, Pengju Zhao, Zhihan Yang, Ying Long(https://doi.org/10.1016/j.landurbplan.2022.104384)。城市空地是一个在世界范围内日益严重的问题。然而,现有的关于城市空地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小规模的城市地区,而很少有研究关注大规模的国家地区。在城市空地的大规模识别工作因传统的人工识别方法存在高成本和高变异性的缺点而受到阻碍。此外,跨区域识别的标准不一致也是一个重大挑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个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语义分割的城市空地大规模自动识别框架,并选择中国36个主要城市作为研究区域。该框架利用深度学习技术实现了自动识别,并引入了城市分层的方法来解决识别标准不一致的难题。依据中国36个主要城市空地的识别结果,得到了两个主要结论:第一,与人工识别方法相比,本文所提出的空置土地识别框架可以达到专业审计人员90%以上的准确率,识别结果稳定性更高,识别效率大约高出15倍。第二,该框架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可以在不同的城市保持较高的性能。凭借以上优势,本文所提出的识别框架为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大规模空地识别提供了一种实用的方法,对城市空地的学术发展和未来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Large-scale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of urban vacant land using semantic segmentation of high-resolution remote sensing images》论文详细信息
详情见:
https://mp.weixin.qq.com/s/0unJUU3BWnHEhSkQ9hudTA
3月15日,由中国城市百人论坛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共同主办的“中国城市百人论坛”2022冬春论坛在北京举行,与会专家围绕“城市化与人口流失:挑战与应对”主题展开深入讨论。龙瀛老师作为专家做主题演讲,并指出,空间问题非常复杂、多元,要在“收缩城市”识别、空间表征评估、效能改善等问题上做探索。他认为,要基于跨学科理论,研发“收缩城市”空间表征效能智能评价方法。


会议现场

演讲报告信息
龙瀛老师应邀担任SSCI国际期刊《Sustainability》编委。

https://www.mdpi.com/journal/sustainability
龙瀛老师应邀担任Springer新创建国际期刊《Urban Informatics》编委。

《Urban Informatics》期刊信息
https://link.springer.com/book/10.1007/978-981-15-8983-6
3月31日,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指导,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学术委员会主办的2022城市规划新技术专题会在线上召开。龙瀛老师作题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空间分析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的报告,该报告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龙瀛团队与黑龙江省院张远景院长团队共同完成。报告以鹤岗市为例,从宏观(采矿塌陷区)、中观(城市空地、空间失序)、微观(废弃建筑)三个层面分别展开。

鹤岗市区位图及本课题具体研究区域
北京城市实验室受邀参与第9届UABB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本届双年展将于2022年8月27日在深圳市罗湖区正式开幕。实验室将以“收缩城市”为主题,以全球–中国–典型收缩城市的空间尺度,历史-现状-未来的时间维度逐步切入进行收缩城市的展览。(1)分别展示全球和我国收缩城市分布的识别结果与未来预测结果。(2)结合摄影师陈荣辉的《空城计》作品,展示部分收缩城市当下的现状与面临的问题。(3)以鹤岗为例,结合废弃建筑、空间失序、城市空地的可视化识别结果,揭示收缩城市现存的城市问题与空间位置的耦合关系。(4)展示居民、学者、规划师、学生等对于收缩城市未来发展的构想与规划应对手段。

全球国家层面收缩城市比例示意图(2018-2050)
4月18日,北京城市实验室-广州大学柳林教授团队交流会议。广州大学宋广文老师及岳翰老师介绍了他们在犯罪地理与社会安全方面获得的成果和开展的研究。北京城市实验室介绍了实验室在空间失序方向研究的理论、方法与应用。各位老师就两个研究方向的交叉性和数据获取及处理的技术方法等内容展开讨论。

会议现场
4月21日, 龙瀛老师和实验室成员苏昱玮参与撰写的论文《Overall and gender-specific associations between marital status and out-of-hospital coronary death during acute coronary events: a cross-sectional study based on data linkage in Beijing, China》(婚姻状况与急性冠心病事件院外死亡的总体及性别特异的关联性:一项在中国北京开展的基于数据链接的横断面研究),发表在《BMJ Open》,作者:Qiuju Deng, Ying Long, Moning Guo, Miao Wang, Jiayi Sun, Feng Lu, Jie Chang, Yuwei Su, Piaopiao Hu, Dong Zhao, Jing Liu(https://doi.org/10.1136/bmjopen-2021-059893)。本研究是一项基于北京市心血管疾病监测系统(Beijing Monitoring System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s)的横断面研究。目的是评估婚姻状况与院外冠心病死亡(Out-of-Hospital Coronary Death ,以下简称OHCD)之间的总体和性别特异的相关性。北京市心血管疾病监测系统链接了北京市死因信息登记系统和北京市出院患者信息系统。基于该系统,本研究纳入2007年至2019年所有急性冠心病患者,采用多水平修正泊松回归模型估计现患率比(PR)及其95%置信区间(CI)。结果显示,在378, 883例急性冠心病患者中,OHCD占33.8%,女性比例高于男性(41.5% vs 28.7%,P <0.001)。在男女两性中均可观察到非结婚状态与高OHCD比例相关,其中相关性在女性中(PR 2.18,95%CI 2.10-2.26)比男性中(PR 1.97,95%CI 1.91-2.02;p<0.001)更强。在进一步按婚姻状态进行分析发现,从未结婚及离婚与OHCD的相关性在男性中(从未结婚:PR 1.98,95%CI 1.88-2.08;离婚:PR 2.54,95%CI 2.42-2.67)高于女性(从未结婚:PR 0.98,95%CI 0.82-1.16;离婚:PR 1.47,95%CI 1.34-1.61)(两者交互作用效应p<0.001)。此外,丧偶与较高OHCD比例显著相关,且在女性中(PR 2.26,95%CI 2.17-2.35)的关联高于男性(PR 1.89,95%CI 1.84-1.95)(交互作用效应p<0.001)。总体而言,非结婚状态与较高的OHCD比例独立相关,这种关联因性别而异。我们的研究可能有助于根据婚姻状况界定高危人群制定性别特异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以减轻OHCD负担。

《Overall and gender-specific associations between marital status and out-of-hospital coronary death during acute coronary events: a cross-sectional study based on data linkage in Beijing, China》论文详细信息
详情见:
论文推荐 | 婚姻状况与急性冠心病事件院外死亡的总体及性别特异的关联性:一项在中国北京开展的基于数据链接的横断面研究
4月26日上午,龙瀛老师在西南民族大学建筑学院主办的“2022合造讲堂·名家学术季”上所作报告《城市空间失序的理论、方法与应用》。报告分为八大部分:研究背景、文献综述、数据与方法、北京空间失序多年测度、基于穿戴相机的个体空间失序暴露测度、全国城市空间失序测度、实践应用、研究总结。

演讲报告信息
详情见:
https://mp.weixin.qq.com/s/HYYZGHb8C4K5SfLm2D35Qw
更多内容,请点击微信下方菜单即可查询。
请搜索微信号“Beijingcitylab”关注。
Email:BeijingCityLab@gmail.com
Emaillist: BCL@freelist.org
新浪微博:北京城市实验室BCL
微信号:beijingcitylab
网址: http://www.beijingcitylab.com
责任编辑:孟庆祥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北京城市实验室BCL):BCL学术志:2022年3-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