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景德镇市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体检评估 | 战略咨询和总体规划

景德镇市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体检评估 | 战略咨询和总体规划

突出文化功能的城市体检评估实践

——景德镇市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体检评估

● 参与部所:总体一所、遗产保护与城乡发展三所

● 项目地点:江西省景德镇市

● 完成时间:2020年1月



项目背景

景德镇历史文化遗存丰富,“千年瓷都”享誉世界,我国历史上陶瓷生产鼎盛时间最长、出产精品最多的瓷业生产地,也是海上丝绸之路主要起点城市。景德镇作为国务院公布的首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以产业入选的孤例,其陶瓷文化与山水人文紧密相连,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陶瓷-山水-村镇相依的人居聚落体系。陶瓷文化也在传承中不断创新,“景漂”等多元人群为景德镇注入了新活力,并形成了陶溪川陶瓷文创集市、三宝村艺术周等等更加多元的陶瓷空间和文化活动形式。2019年景德镇获批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明确建设世界陶瓷中心城市、新型人文城市两大目标,这也对景德镇的文化遗产保护、陶瓷产业创新、陶瓷人才培养、陶瓷文化交流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


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体检评估是自然资源部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意见的重要决策,旨在揭示国土空间治理、城市功能布局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应对策略、政策机制等方面提出针对性建议。景德镇以文化方面的创新与特色被选为体检评估的试点城市,并在2019年开展首次体检评估,由清华同衡作为技术单位承担相关工作,形成了具有示范性的体检评估成果。



项目构思

文化空间作为景德镇国土空间的重要组成,是承载文化自信、彰显地方特色、提升人居品质的关键空间。对于景德镇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体检评估而言,需要体现和测度文化空间对于国土空间构建的引领作用,并将文化空间各个要素的评估结论有效的反馈到国土空间规划系统中。


然而,体检评估规程提出的普适化评估体系缺少反映文化空间特征的相关内容,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的建设目标无法在评估体系内体现,也缺乏对“景漂”“景归”人群工作生活空间、潜在文化空间、文化活动空间的引导,无法体现景德镇 “千年瓷都”作为中华文明名片的重要性。


因此,本研究将文化传承创新主题贯穿于城市体检评估全过程,形成了三方面的创新探索:一是对于规程评估体系普无法反映特色的问题,融入对文化保护、创新、人群、交流的全维度评估,构建了以文化空间为特色的全域全要素评估监测体系。二是对于评价标准无法体现景德镇国家使命和国际职能的问题,进行了横向、纵向、高点多维度对标,并通过多源数据下沉分析精度。三是形成标准化分析监测包,满足评估工作常态化需求,并提出了完善文化空间管控体系的相关建议,支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与实施。




项目重点和创新

1、融入对文化保护、创新、人群、交流的全维度评估,构建以文化空间为特色的全域全要素评估监测体系

在文化保护方面本研究统筹了归属于文物、文化、住建、工信等不同系统的法定文化空间,并挖掘了工业遗存、古驿道等具有历史价值的线状和片状空间,通过“总数+名录”的方式对其进行评估监测。在此基础上,研究对文化资源的重要性、安全性和可利用性进行综合评估,明细了各个文化资源的保护次序、承受风险和后续开发利用方向,促使文物资源的孤立管理转变为文化空间的系统治理利用,并为文化保护控制线的划定提供充分依据。


在文化创新方面,本研究以进一步推进文化创新发展为目标,将创新内涵细化为创新平台、创新环境、创新转化、创新带动、创新链条五方面,梳理了省级以上创新平台、陶瓷领域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等创新要素的规模和发展情况,并测度了研发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等衡量创新转化带动能力的相关指标。对于创新链条,考虑到景德镇陶瓷创新产业链条与城市空间的高度相关,本研究对链条完整性和空间布局进行了评估,力求保持链条各环节的完整性,并通过规划、政策等手段引导潜力空间向陶瓷产业空间转化。

景德镇市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体检评估 | 战略咨询和总体规划

陶瓷产业空间和瓷业潜力空间分布情况


在文化人群方面,本研究通过调查访谈等形式对投身于陶瓷产业的文化人群进行分析,统计了景漂、学生等不同类型人群的规模和空间分布,同时也明确了不同人群的功能需求,比如景漂人群对公租房、共享住宅需求较高、设计人群对展示空间、小型交流空间需求较高等等。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评估所需设施的建设现状,以支撑国土空间规划进行针对性的配给。


在文化交流方面,本研究对标建设国际陶瓷文化交流合作交易中心的试验区发展定位,对文化对外交流、对外贸易情况以及区域交通设施支撑情况进行了监测评估。


2. 进行横向、纵向、高点多维度对标评估,多源数据下沉分析精度

对于普适性指标,本研究设置了多维比对对象,避免就景德镇谈景德镇。一方面横向对比同处于长江中游丘陵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相近的城市,如江西省内、浙皖闽赣四省九市。另一方面,尽可能收集分析历年连续数据进行纵向对比,分析各指标的变化趋势。


对于特色化指标,本研究结合景德镇建设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的重要使命,与国际文化创意城市、文化引领型城市、国际旅游城市、人文城市等国内外知名城市进行了高点对比。一方面,试验区的建设需要景德镇在文化创意、文化交流、文化产品交易等功能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因此,研究对比了米兰、赫尔辛基两处知名的文化城市,发现景德镇在文化类总部空间、大型文化会展中心、文化产品交易活动等方面存在明显差距。另一方面试验区也对旅游度假服务和人文城市的相关功能提出了高要求,通过对比因斯布鲁克、达沃斯等国际旅游度假城市和上海、广州等人文城市,研究发现景德镇在居住舒适度、公共交通便捷度等方面存在短板。通过与国内外知名城市的高点对比,进一步明确了景德镇的发展现状与试验区建设目标之间的差距。


此外,在传统数据基础之上,本研究利用手机信令、POI数据、夜间灯光数据等进行了多源数据补充,细化了对创新人群、创新活动空间分布的研究细粒度。


3. 形成标准化分析监测包,提出完善文化空间管控体系的相关建议,支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

立足于评估结论,本研究在量化指标表外形成了土地利用、重大设施、绿地公服、历史文化遗产四大空间分析监测包,规范成果输出形式。同时,基于GIS平台,对部分指标计算过程进行编程,提高运算效率,为体检工作常态化开展提供便利。


基于文化保护、创新、人群、交流的全维度评估结论,本研究形成了4项文化空间管控体系建设的建议。


首先,根据对文化资源的综合评价结果,本研究提出采用划定、划示、名录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文化保护控制线,在控制线刚性管控基础上,实施逐步增补和动态更新。在此基础上,本研究也提出了文化保护控制线与国土空间刚性边界的协调机制,包括在三线划定时的避让原则,以及在管理过程中对三区范围内文化空间的保护措施,避免死板保护,倡导融合发展。


第二,本研究增设一类规划分区,即历史文化传承区。通过历史文化传承区的划定,可以将零散分布在景德镇市域范围内的文化资源点聚集成片,比如本研究建议将历史城区、瑶里等高价值区域成片划入历史文化传承区,以确保文化功能体系的完整性。历史文化传承区将叠加于其他分区之上,形成复合管控分区,并以“详细规划+管控导则+准入清单”的形式进行管控。


第三,本研究形成一套存量更新盘活策略,将陶瓷文化特征与城市更新有机结合,以老旧厂区和传统瓷业村落为重点,植入新型陶瓷文态,实现城市存量的活化利用。


第四,本研究建议创设一类文化创意用地。针对文化产业和文化活动的灵活用地需求,在文化创意用地上设置具有功能兼容性的准入条件与建设要求、具有灵活性的出让和转让机制,以及具有创新创意引导性的存量用地转型规定。


对于体检评估的结论成果,本研究形成问题导向、上下联动、部门协同的反馈机制,确保体检切实发挥揭露城市问题短板,助力规划编制实施的功能。



实施成效与项目意义

本次体检评估结论向景德镇市级政府部门进行了有效反馈,存量空间更新、增补文化设施、丰富文化活动等相关建议纳入景德镇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同时,景德镇体检评估凭借对文化空间扎实详细的评估分析,作为试点范例被选入自资部编写的国土空间规划教材。《景德镇“千年瓷都”体检评估专篇》作为全国示范进行宣传推广。基于景德镇城市体检评估经验,项目组形成了《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现状评估的方法和实践探索——以江西省景德镇市为例》文章,并在核心学术期刊发表。



专家点评

项目围绕历史文化空间和景德镇特色,建立了相应的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划定了保护控制线,有利于支撑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应进一步深化常态化体检评估的技术思路,简化项目指标体系。


项目的目标分析比较到位,对各类文化要素的评估非常系统,文化保护控制线的划定与城市存量、更新相结合。应在体检评估这一环,加强对现状问题和成因的梳理分析,实施中应更聚焦体检评估在技术体系内的作用。



编辑/排版|王淑芸

头图 | 郑慧晴

供稿|清华同衡 总体一所

景德镇市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体检评估 | 战略咨询和总体规划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清华同衡规划播报):景德镇市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体检评估 | 战略咨询和总体规划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