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e Existential Crisis of Traditional Shopping Streets: The Sun Model and the Place Attraction Paradigm
源自:Journal of Urban Design, 2021, https://doi.org/10.1080/13574809. 2021.1951605.
推荐:徐苗,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xum@cqu.edu.cn
车行导向城市交通的城市化发展、互联网的普及和近两年的新冠疫情,使人们的工作、生活和购物习惯发生着渐进或飞跃式的改变,导致传统购物街出现生存危机。作为混合用地模式的缩影,传统购物街的核心优势在于其能为用户提供购物之外的社交和休闲体验,可以通过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等多种角度带来高度的地方衍生价值,提升街道的活力与韧性,具有线上购物不可取代的价值与意义。因此,本研究试图帮助传统购物街找到新的生存模式,以适应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的后疫情时代。
本文提炼出包含价格、便利度、多选择、娱乐、社交、即时性、信息、确定性、低技等9个影响购物选择的因素来建构分析模型,继而结合英国政府的实践,提出综合了规划、设计和策划的主动干预能形成一种场所吸引范式,从而有效地促进传统购物街转型。具体而言,在规划层面,应优化街道便利性,重新调整街道功能,建立集健康、住房、教育、艺术、娱乐、商业办公、制造业、休闲和购物功能于一体的城镇中心;在设计层面,应提升街道质量,为行人创造足够的活动空间,设置具有吸引力并且可使行人舒适地坐、看和交往的空间,增加环保且能根据需求灵活调整的适应性空间;在策划层面,应创新用户体验,策划融合零售、娱乐、活动和餐饮的场所,植入临时性的趣味活动、零售机会、艺术展览和表演。
公共空间的未来是什么?——全球新冠大流行期间移民郊区的隐含问题
What Is the Future of Public Space? Hidden Stories of Immigrant Suburbs During a Global Pandemic
源自:The Town Planning Review, 2021, 92(2): 229-237.
作者:Zhixi Cecilia Zhuang, Sara Edge, Jennifer Dean
推荐:申明锐,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shenmingr@nju.edu.cn
新冠大流行迫使决策者制定严格的隔离措施以遏制传染病的传播。这些公共卫生政策引发了城市研究者、规划人员和政策制定者对于城市总体未来以及疫情对城市密度和公共空间使用影响的广泛讨论。然而在这场全球性的讨论中,很少有从少数群体的角度就城市建设和恢复进行的探讨,也很少考虑到边缘化的社区如何参与未来政策制定和公共空间设计。
本文关注了加拿大多伦多郊区的边缘化群体,发现越来越多的移民选择定居郊区,但由于传统以汽车为导向的郊区设计强调在土地使用和社会阶级上的隔离,导致少数群体所在社区的多样化公共空间需求无法被满足。公共空间对于确保少数群体的健康和福祉、消除社会孤立以及促进归属感和包容感尤为重要,但新冠疫情致使边缘化群体高度依赖的社区服务组织被关闭,进一步破坏了边缘化社区有效使用公共空间的机会。作者认为,针对疫情制定的物理隔离措施使得边缘化群体更加边缘,明显加剧了城市中边缘化群体的不平等感,导致政策制定主要考虑居住在低密度地区的高收入群体。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四点思考:(1)实践者和决策者必须评估边缘化社区在疫情期间的需求,包括隔离措施和恢复政策如何影响边缘化群体的日常生活、归属感、社区联系和公共空间利用;(2)政府和规划部门应支持多样化、包容和公平的公众参与,将边缘化群体纳入决策考虑;(3)采取包容的方法(如讲故事、社区圆桌会议),克服参与障碍和不平等的权利表达;(4)公共卫生部门和市政领导应从公平性出发,评估其隔离措施对传染性疾病风险、对受限人群的泛健康和福祉产生的影响。
相关阅读
期刊导航(2022/2-2)
期刊导航(2022/2-1)
期刊导航(2022/1-5)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国际城市规划):书刊导览 | 期刊导航(20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