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地图荣耀!2021广州女职工创新工作室——“陶岚地图创新工作室”风采

为进一步深化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女职工创新室)创建工作,不断提高质量、突出实效、发挥作用、扩大影响,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广州市总工会决定命名“陶岚地图创新工作室”等10个工作室为2021年广州市女职工创新工作室


地图荣耀!2021广州女职工创新工作室——“陶岚地图创新工作室”风采

陶岚地图创新工作室



01

工作室概况


地图荣耀!2021广州女职工创新工作室——“陶岚地图创新工作室”风采

领衔人   陶 岚

正高级工程师,注册测绘师,PMP项目管理师,广州政数局等多个部门专家库成员,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地理信息中心副主任。

武汉大学地图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专业毕业,在地图编制、测绘地理信息新技术应用、地理信息工程、信息化建设方面具有丰富的项目实践经验,曾获优秀青年技术标兵,先进个人和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班组长等荣誉,并在应用专业技能支撑广州抗疫、宣传国家版图知识等方面有突出表现,获多家媒体报道。


2010年,为支持广州亚运会做好地理信息地图服务,我院创建“地图创新工作室”。12年来,地图创新工作室坚持“服务政府、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理念,致力于向政府、社会和公众提供地理信息地图服务,讲好广州故事。

地图创新工作室积极探索科技攻关,承担多项国家重大专项科研项目及院级科研课题;基于增强实景的新型地图产品技术创新与示范推广、《广州城迹地图》文创纸艺地图册等,获得20余项省部级奖项;取得“一种多尺度地图数据更新方法”等6项发明专利,“AR互动广州城市地图集IOS移动版系统“等5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广州绿道生活服务指南》等2项著作权,实用新型1项,外观设计专利3项,登记科技成果3项。2019年起推进的科研任务(部分)有——

《海量时空数据智能更新及表达关键技术研究》科研项目,开展基于广州地图数据库的海量时空数据智能级联更新、在线动态可视化、面向出版级的快速制图等技术研究。

《大场景矢量瓦片电子地图高性能可视化技术研究》科研项目,开展矢量电子地图渲染效率、传输速度与动态可视化框架等技术研究。

《广州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一张图图式标准及规范研究》科研项目,结合住建部关于地下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的需求,形成一套统一的地下市政基础设施一张图表达的完整图式符号和地图制图规则,为广州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普查和信息化平台建设提供相关支撑。

《广州市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建设》科研项目子课题,包括广州市新型基础测绘产品规范、基础地理实体数据联动更新关键技术研究等方面的探索。

目前,地图创新工作室团队共有成员13名,其中,广州市优秀专家1人,正高级高级工程师3人,高级工程师4人,工程师4人。办公地点位于广州市越秀区建设大马路珠江规划大厦,现设有一个保密机房,2台服务器,20余台专用计算机与工作站,1台无人机等设备。




02

服务政府 服务社会


地图创新工作室在积极探索科技前沿的同时,不忘初心,将创新用于支撑政府、服务群众、奉献社会。成立以来,工作室积极参与广州市国土空间一张图建设,参与承建智慧广州时空信息云平台、广州市全国第三次土地调查、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试点建设、广州市作战图重点项目测绘监控工程等20余项重大项目建设,

广州亚运会、中国森林旅游节等国内外会议赛事中,一次次创造性地将地理信息技术与各专业领域交融碰撞,点燃赛事激情;在2019年东京举办的ICC国际制图大会等专业盛会上,推出展现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创意的地图集,以传承弘扬中国历史文化,展现中国新时代大国风貌;在数年如一日的8.29测绘法暨国家版图知识宣传日活动和标准地图平台建设中,胸怀祖国,服务民众,肩负起“中国一点也不能少”的使命;将新技术新创意应用于市委、市政府及市各级政府机关的管理决策、应急保障、重大突发事件等需求,提供形式多样的领导决策工作用图。2019年-2021年,工作室共提供地图保障服务200多次,印制挂图成品2000多张,印制地图册200多册,在多次广州市重大活动和抗疫应急作战中提供“令行禁止 有呼必应”的高质量技术支撑,展现了工作室的责任担当。


地图荣耀!2021广州女职工创新工作室——“陶岚地图创新工作室”风采
地图荣耀!2021广州女职工创新工作室——“陶岚地图创新工作室”风采

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创意地图——

《广州城迹地图》


地图荣耀!2021广州女职工创新工作室——“陶岚地图创新工作室”风采
地图荣耀!2021广州女职工创新工作室——“陶岚地图创新工作室”风采

面向各级主管部门推出系列政务工作用图


以创新筑起防线,在疫情防控持续作战中展现地图人的责任担当

2020-2022年间,广州市爆发多轮潜伏短、传播快、感染强的本土新冠疫情,影响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生产生活。接到市委、市政府作战指示后,在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的领导下,地图创新工作室快速响应,形成以工作室为核心的疫情防控技术保障小组,助力广州打赢疫情的时间争夺战。

2020年,广州市发生本土新冠疫情,我院接到上级指示,为疫情相关工程建设提供选址、测量、设计、建设的全流程术支撑。工作室充分发挥地理信息与地图前沿技术优势,编制系列选址决策用图,利用无人机航飞实时成像监测马沥村应急医院工程建设,以创新构筑抗疫智慧防线。

2021年,面对德尔塔本土新冠疫情,工作室建立“时空地名地址引擎自动落图+人工精密核查”的技术路,实现千余项专题数据的精准定位与动态更新;利用快速制图技术统筹支撑国家、省、市三级疫情防控指挥作战用图编制;通过智慧广州时空信息云平台,发布广州市疫情专题地图服务,为全市各级单位提供地理信息服务保障,受到中央督导组、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


地图荣耀!2021广州女职工创新工作室——“陶岚地图创新工作室”风采

2021年广州市新冠疫情防控指挥用图


2022年,广州市爆发奥密克戎本土新冠疫情。地图创新工作室响应疫情防控技术支撑工作部署,连夜制定“市区联动、在线协同、技术赋能、共建共享”的技术保障策略,通过快速搭建“快速、精准、可视”疫情防控指挥平台,实现疫情防控“三区”范围在线动态划定与疫情专题信息动态更新展现;通过技术赋能,统筹动员全市各级技术力量投入战役,为市区各级疫情防控作战单位的数据共享、部门联动、跨级协同提供技术支撑。实现常态化追根溯源、可查可控、动态清零,以广州经验凝聚广州智慧,打赢了疫情防控攻坚战。


地图荣耀!2021广州女职工创新工作室——“陶岚地图创新工作室”风采

2022年5月,推出全国首幅区级“15分钟核酸圈分布地图”

助力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


以创新服务社会,在国内外重大赛事中提供高质量技术支撑

2010年,地图创新工作室承担广州《亚运地图》编制及官网电子地图制作,作为广州亚运会唯一官方地图在亚运会开幕式现场派发,并面向社会免费发行100万份,获人民日报、广州日报、新浪网等多家媒体报道;2018年,中国森林旅游节上,工作室研发具有虚拟现实体感互动体验效果的《广州市森林旅游地图》和“广州森林之旅APP”,极大调动参观者的互动热情和参与感,受到现场参观的省市领导及院士专家的高度评价。2021年,在市委市政府部署及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的指导下,为广交会制作《广州市情2021》图册2000册,为参会来宾送上了精美的广州名片。


地图荣耀!2021广州女职工创新工作室——“陶岚地图创新工作室”风采
地图荣耀!2021广州女职工创新工作室——“陶岚地图创新工作室”风采
地图荣耀!2021广州女职工创新工作室——“陶岚地图创新工作室”风采
地图荣耀!2021广州女职工创新工作室——“陶岚地图创新工作室”风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广州市情2021》图册


以创新主动发声,在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发挥示范作用

2019年,地图创新工作室配合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介绍广州首部城市地图集——《广州城市地图集》及配套的移动电子地图APP,获广州日报、羊城晚报、新浪网、搜狐网等多家媒体持续追踪报道,软件下载量达3000余次。


地图荣耀!2021广州女职工创新工作室——“陶岚地图创新工作室”风采
地图荣耀!2021广州女职工创新工作室——“陶岚地图创新工作室”风采
地图荣耀!2021广州女职工创新工作室——“陶岚地图创新工作室”风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广州城市地图集》


在测绘法暨国家版图知识宣传日活动中,地图创新工作室走进校园,为小学生开设“开学第一课”讲解国家版图知识;走上电视,与广州广播电视台合作,拍摄《科学大求真之地图”节目;走入互联网,自主研发国内首个覆盖到街道级的标准地图服务平台和AR互动“穗爱图”微信小程序,一月内浏览和下载量达到12万次,多家媒体报道,为普及版图知识、推广使用正确地图做出应有贡献。

地图创新工作室常年以院微信公众号“广州市规划院”为依托,先后发表《规范使用地图,一点都不能错!》《巧手剪出广州城》《从0.05到7434平方公里,广州城是这样长大的》等十余篇公众号文章,内容涵盖国家版图知识科普、广州城市文化挖掘、面向群众的优秀地理信息产品推广等,获得阅读转发两万多次,为科普国家版图知识、满足民众地理信息需求、弘扬广州艺术文化贡献自身力量。



|文图提供|

地理信息中心


|编辑核稿|

办公室


|美术版式|

办公室

地图荣耀!2021广州女职工创新工作室——“陶岚地图创新工作室”风采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广州市规划院):地图荣耀!2021广州女职工创新工作室——“陶岚地图创新工作室”风采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