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作为城市有机更新的重要载体,要加大基础设施补短板力度,方能促进人居环境改善和城市品质提升。
老旧小区改造,如何赢得居民的支持,既有“面子”又有“里子”,着实考验着各地自然资源部门的治理水平。面对“众口难调”的改造需求,杭州的做法是在有限的空间里盘活闲置土地资源,增设养老及无障碍设施,让“老有所依”得到保障。
在老旧小区改造的实践中,常有大家坐一坐、议一议的场景,也正是在尊重居民意愿的基础上,自然资源部门找到了最大公约数、画出了最大同心圆。

夏日午后,在德胜新村茂密的树荫下,三三两两的居民闲聊说笑。记者环顾四周,曾经狭窄的小区道路得以加宽,道路扩容后增加的一排排停车位整齐有序。改造提升后的德胜新村焕发新生,居民生活多了“5个圈”:社区养老“生态圈”、便民商业服务圈、文化教育学习圈、无障碍生活圈和社区公共休闲圈。

德胜新村的成功改造,成为了杭州市老旧小区改造的一个典型案例。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2月,杭州市出台《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十四五”期间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不少于1000个,基本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需改造城镇老旧小区的改造任务。
基于此前积累的经验,此轮老旧小区改造主要采取综合整治模式,涉及基础设施、居住环境、服务功能、小区特色、长效管理5个方面,结合2019年浙江省启动的“未来社区”建设,在改造中融入未来社区场景。

一系列举措正在一个个老旧小区改造中实践:整合空地、荒地、闲置用房、地下空间,通过改建、扩建、新建等方式,增加停车、养老、托育、体育休闲等公共服务设施,补齐配套服务短板。杭州市正努力为更多的居民构建“5分钟”“10分钟”“15分钟”生活圈,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的故事正在不断上演。
欢迎投稿
“老旧小区改造”栏目长期征稿。城镇老旧小区是城市有机更新的重要载体,老旧小区改造,如何赢得居民的支持,考验着各地自然资源部门的治理水平。欢迎分享您所在城市老旧小区改造的成果。
投稿邮箱: mnrnews@163.com
邮件名请备注“老旧小区改造”+联系方式

初审:薛亮
审核:程秀娟
审签:赵晓涛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i自然全媒体):浙江杭州:居家养老“有所依” | 老旧小区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