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会议资讯丨美术史在中国: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学科创立六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十一届全国高等院校美术史学年会

美术史在中国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学科创立六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十一届全国高等院校美术史学年会


2017年11月25至26日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报告厅


会议资讯丨美术史在中国: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学科创立六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十一届全国高等院校美术史学年会


11月25日议程


开幕式及主题演讲 08:30-11:35

主持人:李军(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学科六十周年纪念短片

范迪安(中央美术学院 院长)致辞

邵大箴(中央美术学院)发言

薛永年(中央美术学院)发言 

大合影

巫鸿(芝加哥大学)主题演讲  1

尹吉男(中央美术学院)主题演讲  2

 

Q&A


第一场:早期中国美术史和美术考古 13:30-15:25

主持人:赵农(西安美术学院)

评议人:李星明(复旦大学) 贺西林(中央美术学院)

 

主旨报告

汪悦进(美国哈佛大学)

无文献的图像学:认知艺术史初探

 

苏荣誉(中国科学院)

中国早期失蜡法的纠葛:接受与整合

 

李清泉(广州美术学院)

北朝单体佛像与背屏佛像功用蠡测:以青州地区考古发现的石造像为例

 

李梅田(中国人民大学)

胡风南渐:中古长江中游地区的外来艺术

 

赵献超(北京大学)

天宫楼阁艺术源流探析

 

评议

Q&A


第二场:世界美术史 15:40-17:50

主持人:宋玉成(鲁迅美术学院)

评议人:张坚(中国美术学院) 张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主旨报告  1 

刘晋晋(中央美术学院)

歪鼻斜眼的西方艺术史:从伦勃朗油画到图像融合

 

主旨报告  2 

Luca Zordan(北京语言大学/中央美术学院)

Interactions of Art and Economy: from Patronage to the Creative Industries

 

毛秋月(浙江大学)

西方艺术史写作的宏大与精微:以李格尔的《视觉艺术的历史法则》为例

 

冯晗(北京大学)

从土地到风景:十八世纪末英国湖区的文化建构

 

高明(北京大学)

瓦萨里《大艺术家传》的术语研究:理论、材料与方法——论文艺复兴时期艺术术语研究的第二大传统:词典编纂和术语索引

 

赵炎(中央美术学院)

走向当代的风景:技术时代风景艺术的美学与表征转向

 

评议

Q&A


11月26日议程


第三场:跨文化的美术史 08:30-10:25

主持人:邵亮(天津美术学院)

评议人:李军(中央美术学院) 乌力吉(内蒙古师范大学)

 

主旨报告

穆宏燕(北京外国语大学)

中亚西域:波斯细密画书籍插图艺术发展史的转折点

 

郭亮(上海大学)

透视观与帝国肖像:欧洲测绘术影响下的明清风景

 

王云(中央美术学院)

试论麦积山第78窟造像风格中的西方元素

 

焦占煜(四川工商学院)

十二世纪至十五世纪伊斯兰插图艺术与中国绘画的互动(二):以“Khamsa”和“Shāh-nāma”为例

 

郑伊看(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来者是谁?13、14世纪欧洲艺术中的蒙古人形象

 

评议

Q&A


第四场:美术理论与方法论 10:40-12:35

主持人:黄厚明(浙江大学)

评议人:常宁生(南京艺术学院) 沈伟(湖北美术学院)

 

主旨报告

邹建林(四川美术学院)

从“媒介场”看现代主义绘画的史前史

 

谢波(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富春山居图》的特殊性:艺术之外的诠释之必要性

 

文韬(中央美术学院)

觚与“不觚”:在经解、谱录与实物中求解

 

李竹(四川美术学院)

“雕塑”的语义问题

 

刘渟(四川师范大学)

20世纪上半叶中国艺术史观的层级体系论

 

评议

Q&A


第五场:后期中国美术史 14:00-15:55

主持人:范景中(中国美术学院)

评议人:倪志云(四川美术学院) 张长虹(上海大学)

 

主旨报告

李凇(北京大学)

“达”或“穷”:对宋代《听琴图》的观看与聆听

 

余辉(故宫博物院)

古画非创作遗痕在鉴定中的作用

 

李铀(香港城市大学)

吴有灵壤可度难:黄公望《天池石壁图》考论

 

赵晶(浙江大学)

丝路瑞兽:周全《狮子图》研究

 

郭文忠(新疆大学)

从满文档案和美术史资料看清朝与哈萨克诸部关系史:以《哈萨克贡马图》源流为中心

 

评议

Q&A


第六场:二十世纪美术史 16:10-18:05

主持人:黄宗贤(四川大学)

评议人:李公明(广州美术学院) 李超(上海大学)

 

主旨报告

胡素馨(Sarah E.Fraser 德国海德堡大学)

当代水墨艺术的表演性

 

唐宏峰(北京师范大学)

Uncanny,或者“故鬼重来”:近代中国的镜像图像与视错觉

 

吴雪杉(中央美术学院)

古长城外:朝向“新”的目光

 

杨肖(中国艺术研究院)

“职贡图”的现代回响与变异:庞薰琹《贵州山民图》的跨文化、跨学科、跨媒介属性及其多个观看视角

 

王子琪(台湾艺术大学)

荣宝斋作为艺术中介在民初艺术社会制序时期的角色研究

 

评议

Q&A


闭幕式 18:05-18:35

主持人:黄小峰(中央美术学院)

 

上海书画出版社《王逊文集》发布会

会议总结与展望

宣布第12届美术史年会主办方


会议资讯丨美术史在中国: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学科创立六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十一届全国高等院校美术史学年会


会议期间相关学术活动


国际学者学术讲座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报告厅

11月24日10:30-12:00


胡素馨(Sarah E.Fraser 德国海德堡大学)

19世纪的中国摄影与欧洲中国风的起源

Genres on Nineteenth Century Photography of China and the Origins of European Chinoiseries


青年学者沙龙  第一场

中央美术学院14号楼A306教室

11月24日18:30-21:10

 

梁丽君(浙江农林大学)

良渚文化反山王陵M12的王冠复原

 

祁姿妤(复旦大学)

多宝佛是谁?有关文本、图像跨文化传播的讨论

 

郑弌(中央美术学院)

道成舍利:重读隋文帝奉安佛舍利事件

 

赵汗青(中央美术学院)

升仙太子碑考

 

吕作用(江西师范大学)

《法仪兄弟八十人等造像记》碑拓与民初文人的赏碑风尚

 

许伟东(湖北美术学院)

从赵壹到郑振铎:关于书法取消主义的梳理与批判

 

杨冰莹(天津美术学院)

动作的革命:狄德罗的戏剧理论与法国大革命前期的新古典主义绘画


国际学者专题报告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报告厅

11月25日19:30-21:30

 

百桥明穗(日本神户大学)

日本佛教绘画的主体性:对于印度、中国佛教绘画的接受和改变

 

Anupa Pande(印度国家博物馆)

布施度与菩萨性:反思早期印度、中亚、南亚以及东南亚佛教艺术的案例

Dana Paramita and Bodhisattvahood: Reflections in Early Buddhist Indian, Eentral Asian,south and Southeast Asian art

 

Yashadatta Somaji Alone(印度尼赫鲁大学)

文本与图像:理解佛教再现理论的方法

Text and Image: Ways of Understanding Buddhist Theory of Representation


青年学者沙龙  第二场

中央美术学院14号楼A306教室

11月26日19:30-22:00

 

Sadiq Javer(中央美术学院)

Art within Architecture: Calligraphy i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osque

 

秦晓磊(中央美术学院)

沈周《庐墓图》研究:兼论茔域山水画的形成与使用

 

刘筱(江苏省国画院)

政治主题集体创作与赞助人视角:以江苏省国画院“大跃进”时期的合作画为例

 

蒋岳红(中央美术学院)

“木兰从军”的摩登叙事一种:试以《申报》(1919-1939)有关“木兰从军”视觉场域的建构为例

 

魏祥奇(中国美术馆)

弃民与遗民:王悦之的艺术

 

高远(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戏剧舞台效果与文艺复兴绘画边框的跨媒介互动

 

张敏(华侨大学)

从光学到艺术:论Perspectiva一词的含义转变


相关链接:

征稿通知丨美术史在中国:第十一届全国高等院校美术史学年会


美术遗产

美术 | 考古 | 建筑 | 文物保护  

会议资讯丨美术史在中国: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学科创立六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十一届全国高等院校美术史学年会
会议资讯丨美术史在中国: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学科创立六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十一届全国高等院校美术史学年会


始发于微信公众号:美术遗产

通过「BeePress|微信公众号文章采集」WordPress 插件生成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