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点状供地是指在城镇开发边界以外,不适合成片开发建设的地区,按照“建多少、转多少、征多少、供多少”的原则灵活点状报批、点状供应的项目用地方式。(来自:《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实施点状供地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通知》)
2022年,“国匠城-规划师成长学社”第37个专题为“点状供地”,分享了点状供地相关文献,省级、市级政策,以及相关案例。今日推荐,学社专题《2022年专题037:点状供地》内容合集。如果你想了解与“点状供地”相关的更多知识,欢迎加入“国匠城-规划师成长学社”。
Part 1
专题相关文献推荐
本周,【国匠城-规划师成长学社】收集整理了“点状供地”的相关文献,文献关键词“词云图”如下图所示:
这些文献包括休闲旅游用地、点状供地政策、坡地村镇、点状供地项目规划编制、农旅融合发展、坡地村镇点状供地政策、生态坡地村镇建设、两山转化用地机制、乡村振兴、点状供地的规划保障、温州乡村旅游“点状供地”模式、重庆“点状用地”模式,等等,一共14篇,分享给大家学习使用~
Part 2
学社专题内容更新
1、四川省自然资源厅《规范实施“点状用地”助推乡村振兴指导意见(试行)》,按照审慎稳妥、从严监管、规范有序的思路,梳理形成点状用地全流程管理措施,保障乡村振兴中符合相关规定的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建设项目落地,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增强农业生产能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激发农村产业新动能。主要包括总体要求、实施范围、规范实施、保障措施四部分内容。


学社部分分享内容展示
2、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发布的《关于实施点状供地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通知》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明确点状供地实施范围和负面清单;第二部分明确规模预留、规划调整、指标保障途径;第三部分明确用地审批模式和报批方式;第四部分明确供地方式、供地条件和用途混合;第五部分明确发证方式和分割限制;第六部分明确项目准入和实施监管要求。


学社部分分享内容展示
3、《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关于实施点状供地助推乡村振兴的通知》提出通过实施“点状用地”,优化土地供应方式,统筹保障农业农村发展以及乡村振兴产业等用地需求,加快点状用地项目落地建设,优化乡村用地布局,进一步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盘活土地资产,增强农业生产能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4、《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关于实施点状用地制度的意见》明确了点状用地的内涵和实施范围。即在城镇、产业园区开发边界外,不适合成片开发的区域和项目,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区位条件以及项目用地需求,结合项目区块地形地貌特征,以及建(构)筑物占地面积等点状布局,按照“建多少、转多少、供多少”的原则进行点状报批,根据规划用地性质和土地用途灵活点状供应的项目用地方式。同时,结合海南实际,明确了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乡村休闲农业和旅游项目用地、南繁科研育种基地生产设施用地、旅游公路驿站用地等7类点状用地实施范围。
5、实施点状供地促进乡村振兴相关政策:
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关于实施乡村振兴项目点状用地分类办理指引》明确提出点状用地项目须为实施现代种养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业、乡村休闲旅游业、乡土特色产业、乡村信息产业及乡村新型服务业等乡村产业项目及其配套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确需的零星、分散用地。
《惠州市关于实施点状供地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提出点状供地项目在符合上级规划条件下,按照农村建设用地规模不增加、耕地保有量不减少、环境风貌不破坏的原则,通盘考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居民点布局和历史文化传承等因素,统筹编制“多规合一”的村庄规划,优化调整村建设用地布局。
《东莞市自然资源局关于实施点状供地 助力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提出各镇街(园区)可在国土空间规划中预留不超过 5%的城乡建设用地规模,优先用于保障点状供地项目建设。
《张家界市文化和旅游产业项目用地改革试点办法(试行)》中的改革试点用地,是指在城镇开发边界外,流转集体土地整体开发的总面积原则上不少于500亩,单个建设地块用地面积不超过30亩,建设地块间距不少于12米,以项目区为单元使用零星、分散建设用地,按照建(构)筑物垂直投影占地面积灵活规划布局建设用地,以“建多少、转多少、供多少”的原则进行点状报批和供应的项目用地方式。
《鄂州市关于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实施点状用地的指导意见(送审稿)》指出,点状用地是指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服务农业生产、农文旅结合或农村生活环境改善,确需在村庄建设边界外使用的零星、分散建设用地。点状用地不得脱离农业生产单独实施,与其依托的农业农村资源形成完整的项目区,点状用地规模与项目区面积相挂钩。
6、乡村产业项目点状供地实施细则相关政策:
《阳江市乡村产业项目点状供地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提出状供地项目以项目区为单位供地,项目区为单个地块的,按建设地块单个出具建设用地规划条件并供地;项目区为多个地块的,应结合实际需要整体规划建设,合理确定不同地块的面积、用途,按建设地块搭配或组合为一宗地整体供应。
《肇庆市乡村产业项目点状供地实施细则》聚焦乡村产业振兴,以乡村产业用地规划覆盖不到位、规模指标难落实、用地模式不灵活等问题为导向,以解决基层实际问题为目标,按照“一个聚焦、多点发力”的思路,通过进一步规范明确规划、用地、供地、登记、监管全流程的有关要求,切实加强乡村产业用地保障,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中山市乡村产业项目点状供地实施细则》指出乡村产业项目及其配套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确需在城镇开发边界外使用零星、分散建设用地的,可实施点状供地。全市每年可批准项目不超过10个;单个项目建设用地总面积不超过2公顷。
《河源市乡村产业项目点状供地实施细则(试行)》率先构建了点状供地项目“1+N”的并联审批模式,即:在《点状供地项目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中附带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国土空间规划方案、用地报批方案、林地利用规划方案、供地方案等打包形成“1+N”的总体实施方案。待《实施方案》批复后再依规定程序并联开展用地调规、农转用审批等流程,推动实现点状供地项目“一次过会、全程通行”。
《梅州市乡村产业项目点状供地实施细则(试行)》提出点状供地项目“1+N”实施方案报批和并联实施机制。乡村产业项目需要实施点状供地的,由该项目行业主管部门向当地县级自然资源部门提出申请,涉及多个行业主管部门的项目可联合申请,并配合县级自然资源部门编制《点状供地项目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内容详见《××点状供地项目实施方案参考提纲》。
《韶关市乡村产业项目点状供地实施细则(试行)(韶府规〔2022〕9号)》提出,点状供地项目选址应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及韶关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的要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批准前的过渡期内可按相关规定做好规划衔接。点状供地项目按项目建设方案核算规划技术指标。
7、2022年9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的意见》,在用地用林支持方面提出:对符合条件的点状用地项目,支持按照“用多少、批多少”方式实行点状供地。
2022年5月,湖南省首个“点状用地”改革试点何家界阿巴砦红色文化旅游项目在张家界市桑植县动工。该项目集高端民宿、休闲度假、文化体验、红色教育于一体,旨在打造全省文化旅游示范项目和乡村振兴标杆项目。


学社部分分享内容展示
2022年1月,《武汉市关于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实施点状用地的指导意见》指出: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服务农业生产、农文旅结合或农村生活环境改善,确需在村庄建设边界外使用的零星、分散建设用地,可以点状供地。3月,武汉市首宗乡村产业振兴“点状用地”在东西湖区挂牌成交。为有效推进东西湖区首宗“点状用地”,东西湖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开展《东西湖区鑫三江都市田园综合体配套服务设施用地选址及生态准入论证》,在全市范围内首次探索适应“点状”用地要求的建筑空间方案,完成了供地规划设计条件的核发。为进一步提升项目影响力与示范效应,武汉市向全国征集东西湖区东山农旅综合服务中心概念方案。

学社部分分享内容展示
8、2021年4月发布的《北京市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条例》提出有关区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依法制定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点状供地规划,明确建设用地来源、分配原则和标准、实施步骤、适用产业类型等内容,加强后期评估与监督管理;点状供地规划应当与林地保护利用、河湖蓝线、基础设施等规划相协调。

学社部分分享内容展示
门头沟区为加快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解决生态涵养区在产业发展上面临的供地难题,探索开展了“点状供地”改革。为进一步了解门头沟区“点状供地”改革的实施路径,市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提出“四个追问”——地从何来?点有多大?供向何方?如何落地?
地从何来?门头沟区总面积的98.5%是山区,村庄建设用地体量小、布局分散。通过从上到下的齐心协力和各部门间的通力配合,门头沟区严格按照“优先利用存量”布局原则,为“点状供地”实施提供空间保障,最大限度满足乡村振兴产业用地需求。目前门头沟区确定的247公顷点状供地指标、418个选址地块。
点有多大?门头沟区制定了“点状供地”的规模标准、明确了各村庄“点状供地”的分配指标,以“尊重农民的平等发展权”为前提,力图在各村之间做好利益平衡。
供向何方?门头沟区点状供地“供”的方向主要以公共服务及产业为主,重点保障乡村振兴基础设施建设、补齐农村基础设施配套短板,支持美丽乡村建设与山区特色产业发展。
如何落地?“村地区管”、“多规合一”等有效的制度保障,多个部门的联动配合、行政统筹和技术对接,让“点状供地”真正在门头沟区落了地。

学社部分分享内容展示
门头沟区“点状供地”实施规划研究结合分区规划编制,将城市规划区建设用地指标向新农村建设产业用地倾斜,探索研究建设用地反哺农村和村集体产业用地项目审批监管办法,采用分散化块、点状分布的形式供地,达到降低城市规划区建设密度、倒出建设用地和指标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目的。
研究以镇为基本实施单元进行,在实施单元内突出规划引领,强化多规统筹,在严格落实用地减量任务的基础上,促进村庄发展。


学社部分分享内容展示
Part 3
专题总结PPT内容
本专题PPT内容,请大家至知识星球下载,PPT于明日更新,请大家关注知识星球通知内容。
扫码加入知识星球
近期专题总结PPT推荐:
会员权益及加入方式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国匠城):专题总结:点状供地——省市政策梳理与相关实践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