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简介
1972年11月16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上通过。50年后,已有167个国家成为这一公约的缔约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的项目总数达到1154个。这一历史性的时刻成为全球总结50年来保护世界遗产所取得的成就,并展望下一个50年的重要契机。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对当下各地《世界遗产公约》50周年的代表性活动进行梳理,以此展示在这一具有纪念意义的节点上,各地对世界遗产理论和实践思考的多样性,并给下一个50年的世界遗产事业带来启发。
作者:尚晋
世界遗产,世界的遗产
——《世界遗产公约》50周年国际活动观察
01
UNESCO:向社会敞开大门
UNESCO巴黎总部将于11月16日举行《世界遗产公约》50周年庆祝活动。作为预热,总部在9月17-18日“欧洲遗产日”期间免预约向公众开放。开放期间与《国家地理》合作组织了“追寻伊本·白图泰的足迹”摄影作品展,展示了当代画家的作品,播放了“UNESCO的奇迹”系列纪录片,并举行了多个世界遗产主题会议、工作坊和活动,让UNESCO专家与公众就目前世界遗产的各类问题进行交流。

图/UNESCO巴黎总部公众开放日现场,来源:Matthieu Guével
早在5月,UNESCO推出了“50人谈下一个50年”系列对话,邀请50位来自不同领域、不同地区的当代创新性前沿思想者,围绕世界遗产展开大跨度的跨学科讨论。活动的目的之一是强调世界遗产今天面临的诸多挑战是一系列全球危机的症状,而关于世界遗产未来的、以对策为导向的讨论需要超出遗产领域之外的专业技能。因此,不同于往常的专家研讨,50位对谈人从《世界遗产公约》之外的角度探讨了“世界遗产”的含义,塑造出让社区和公民发挥积极作用的包容性新愿景。
这一理念还体现在UNESCO于8月发布的《世界遗产》第102期的主题上。该期以“社会力量的贡献”为主题,强调了在世界遗产的保护和管理上,社会力量发挥着越来越多的作用,并通过创造性的合作为可持续发展开辟了道路,特别是政府与社会力量的合作,为世界遗产注入了更多活力,创造出更多的可能性。
02
《世界遗产公约》在世界各地
在全球性的活动之外,世界各地区、各国围绕《世界遗产公约》50周年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并体现出地区与国家多种多样的关注点。
█非洲:希望的大地
作为《世界遗产公约》50周年庆祝的分区活动,中部非洲于10月17日组织十国的13处自然和文化遗产地参加了在喀麦隆举行的活动。活动以“为中部非洲社区服务的可持续世界遗产行动与创新”为主题,为世界遗产及《世界遗产名录》以外的遗产地在应对全球、地区、国家和地方挑战中的作用进行了对话和探讨。活动同时关注青年遗产专业者的重要作用,并与喀麦隆第六届非洲世界遗产青年论坛“下一个50年的非洲青年:我们想要的遗产”同步举行,以推动非洲遗产成为面向青年的包容性和可持续效益的源泉。
实践方面,塞拉利昂于8月中在国际专家的支持下完成了首个申遗项目路线图,并有望在2023年收获首个正式申遗项目。在《世界遗产公约》50周年之际,UNESCO对塞首个申遗项目表示热烈欢迎,并认为这对UNESCO“非洲优先行动战略(2022-2029)”及其旗舰项目“培育文化遗产与能力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图/塞拉利昂申遗专家团队合影,来源:UNESCO世界遗产中心官网
█欧洲:成就与挑战
ICOMOS波兰和克拉科夫市于6月8-10日举行了《世界遗产公约》50周年研讨会。主题为:欧洲的成就与挑战。研讨会回顾了欧洲遗产保护的成功经验,评估了遗产保护的现状,并思考了未来的工作。主要议题包括:《世界遗产公约》在欧洲的成就和经验,《世界遗产名录》中欧洲城乡遗产的经验与挑战,《世界遗产名录》的趋势与障碍、《公约》实施的变化,世界遗产体系经验用于各国遗产保护体系的潜力,从欧洲经验看世界遗产体系调整的必要性,以及世界遗产地的区域性关注。这一系列讨论体现出欧洲作为遗产资源集中地区,基于大量实践进行理论总结的系统性特征。
█德国:冲突与和平
在德国外交部的指导下,柏林遗产研究所于11月4日举办了《世界遗产公约》50周年纪念活动。主题为:和平、冲突与战争的时代。结合《<世界遗产公约>50年:共同的责任——冲突与和解》一书的发布(关于该书内容,参见一季度观察),活动通过世界各地的案例探讨了50年来《公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邀请了《公约》中提到的与其实施相关的社会群体参加。UNESCO世界遗产中心主任阿索莫在会上强调:《公约》历经半个世纪,禁住了时间的考验,是联合国系统中最成功的一个公约。值此50周年之际,要坚守《公约》的初衷,消弭世界纷争,促进各国合作,应对人类共同挑战。

图/会议现场截图
█英国:得失的反思
《世界遗产公约》50周年之际,英格兰遗产委员会对2021年进行了总结。总结认为利物浦的除名是一个重大事件。其中的教训在于如何有效维持世界遗产保护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平衡,充分考虑遗产城市在未来再生的各种需求。总结还提出:世界遗产对于英国后疫情时期的经济复苏拥有巨大潜力,并影响着一个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因此,英国需要一个国家性的世界遗产愿景和具有实际意义的策略。建立一个具有统一性的框架,将为遗产保护和地方层面的发展问题之间的平衡提供更全面的指导。

图/英国世界遗产联合会2022年会合影,来源:Jodrell Bank世界遗产网
█西班牙:艺术的舞台
西班牙世界遗产城市于9月组织了第五届“遗产之夜”活动,以庆祝《世界遗产公约》50周年。活动以“遗珍”为主题,由15座西班牙世界遗产城市同步举行文化艺术活动。其中包括遗产地、博物馆和文化空间的夜场活动,历史中心的文化休闲节目,世界遗产地的当代舞蹈表演三大版块。此次活动作为遗产地的舞蹈艺术创作平台,旨在拉近舞蹈艺术与市民和游客的距离,促进社区和公众参与基于世界遗产地的文化艺术活动,为世界遗产城市重新思考遗产地与居民的互动开辟新的路径。

图/托莱多的“遗产之夜”,来源:卡斯蒂利亚-拉曼恰旅游网
03
遗产地的周年纪念
2022年不仅是《世界遗产公约》的50周年,也是许多世界遗产地的周年纪念。各遗产地围绕《公约》进行了针对理论和基于实践的总结和思考。
█佛罗伦萨:40年理论与实践的总结
《世界遗产公约》50周年暨申遗成功40周年之际,佛罗伦萨将于11月18-19日举行纪念研讨会。活动将回顾世界遗产保护、管理和提升发展的过程,遗产数量和地理文化区的增加对决策的影响,以及一系列新现象的出现对世界遗产申报的影响。除世界遗产的保护和管理外,讨论议题包含了关于世界遗产理念的发展和《世界遗产公约》的软实力方面的理论思考,也有从古迹的概念到城市历史景观的方法和知识与能力建设的实践总结,体现出老牌遗产地的深厚积累。
█布拉格:立足30年的庆祝与展望
申遗成功30周年之际,布拉格于9月下旬以2022“欧洲文化遗产峰会”作为其重要庆祝活动。峰会邀请了遗产利益相关方、各级政策制定者、公民社团和遗产爱好者齐聚一堂,共商欧洲和平与可持续的未来。峰会上举行了2022年度欧洲遗产奖颁奖仪式,并展开了关于遗产干预的质量原则、遗产引导的创新与数字化转型、文化遗产作为社会融合与福祉的向标、非遗的提升与技能的传承、通过文化遗产赋能气候行动和可持续性建设的五方面讨论。峰会在讨论的基础上发布了《布拉格宣言:建设基于价值和文化驱动的欧洲》,并提出了七项针对文化和遗产的具体行动方案,体现出当前遗产领域工作的重点方向。
█ 马德里:新路径的探索
马德里在“普拉多大道和丽池公园,艺术与科学的景观之地”申遗成功周年之际,于10月初举办了“城市文化景观与世界遗产”研讨会,作为《世界遗产公约》50周年庆祝活动之一。会议以“城市中的景观——记忆的场所、未来的机遇”为主题,探讨了《城市历史景观建议书》、世界遗产文化景观管理、《欧洲文化遗产绿皮书》等问题,并就“历史城市作为一种景观的管理”展开了圆桌讨论。活动结合《建议书》10周年之后的契机,聚焦城市历史景观这一新路径,展开了基于新晋遗产地的前沿探索。
04
能力建设的新阶段
█UNESCO世界遗产影响评估指南
UNESCO及世界遗产委员会咨询机构于7月31日发布新版《世界遗产背景下的影响评估指南和工具包》。该文件是“世界遗产领导力项目”推动的世界遗产管理工具更新计划中对现有自然、文化遗产影响评估指南的整合,也是该计划正式发布的第一个工具。新版《指南和工具包》专门为遗产管理机构、政府和项目发展商设计,旨在对可能影响遗产地的项目进行评估,并帮助找到兼顾遗产保护优先事项和发展需求的最佳解决方案。《指南和工具包》的发布既是对多年来遗产保护操作经验的总结,也是面向未来、实施更有效保护的工具,标志着《世界遗产公约》50年的新阶段。

图/《世界遗产背景下的影响评估指南和工具包》工作封面,来源:ICOMOS官网
█埃及:世界遗产影响评估工作坊
结合《指南和工具包》的发布,埃及于8月在开罗举办了世界遗产影响评估工作坊。工作坊旨在提高遗产地管理者和在遗产地及周边地区实施建设人员的能力。工作坊以《指南和工具包》为框架,结合案例教授了影响评估研究的方法、原则和程序,为新建设项目对突出普遍价值的威胁风险提供了评估工具和缓解措施。工作坊强调:影响评估是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寻求兼顾遗产保护和发展需求的最佳方案的重要工具。《世界遗产公约》50周年之际,此次工作坊对于非洲及其他地区世界遗产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挪威:世界遗产领导力论坛
这一《指南和工具包》在欧洲同样得到了强调。在挪威9月22日举办的2022世界遗产领导力论坛上,“世界遗产领导力”项目负责人介绍了文件的内容,并强调其将成为《世界遗产公约》新阶段的重要工具。同时,论坛作为《世界遗产公约》50周年活动之一,以“致力于我们共同的世界遗产的能力建设的未来”为主题,总结了“世界遗产领导力”项目在第一个六年阶段(2016-2022)取得的成果,并探讨了将其成功经验推广应用的途径,从而加强《公约》50年之后下一代遗产从业者的能力。

图/世界遗产领导力”项目负责人介绍《指南和工具包》,来源:“世界遗产领导力”项目官方媒体
█ 韩国:世界遗产地“人-自然-文化”论坛
作为“世界遗产领导力”项目第一阶段结题暨《世界遗产公约》50周年纪念活动,世界遗产地“人-自然-文化”论坛于10月10-12日在韩国世界遗产城市水原举行。论坛邀请了全球各地世界遗产地管理人员和机构,共同思考如何更好认识遗产保护的使命和效益,特别是对与之相关的原住民和地方社区。该内容将支撑“世界遗产领导力”项目第二阶段及其旗舰活动“人-自然-文化”的开展。

图/世界遗产地“人-自然-文化”论坛现场,来源:“世界遗产领导力”项目官方媒体
05
结语:下一个50年
《世界遗产公约》50周年是总结世界遗产保护并展望遗产地发展的历史性契机。在世界各地的活动中,既有数十年老牌世界遗产地对《公约》和各类宪章的理论回顾,也有新晋遗产地对城市文化景观等新实践路径的探索。既有在除名世界遗产后对保护与发展之间平衡的深刻反思,也有与舞蹈等多种艺术结合、以多样形式诠释世界遗产价值的创意。在遗产项目丰富的欧洲对世界遗产制度建设进行系统总结的同时,非洲成为未来新申报世界遗产项目的希望之地。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遗产影响评估的工具,还是人与自然和文化深度融合的项目,都是在试图通过世界遗产建立更整合的理念和管理系统,建立更有适应性的长效机制。这些作为基础的能力建设必须先行,它们被摆在了一个更突出的位置,而这也是应对全球性挑战的时代要求。
在下一个50年中,世界遗产的事业将赢得更广泛的社会参与,与更多文化艺术形式结合,并更加突出社会力量的贡献,让世界遗产成为属于和服务于全世界更好发展的动力与源泉。
相关链接:
编辑:胡玥,排版:韩依琪,审核:李建芸、魏青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请留言联系清源或邮件bjchcc@126.com。未经同意禁止转载。
清源文化遗产
我们是一群工作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第一线的青年,跟您分享实践思考、学术成果、思想碰撞,以及深入遗产地带来的好吃好玩。
*有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话题或疑问,直接微信回复公众号。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清源文化遗产):遗产寰球视野 | 2022年第三期:世界遗产,世界的遗产——《世界遗产公约》50周年国际活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