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国土空间规划优秀案例:面向双碳目标的控规及城市设计

近日,由国地科技与邵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申报的《邵阳市大祥桃花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以下简称“规划”)获评湖南省“2022年优秀国土空间规划设计和案例”。该项规划是生态文明发展语境下,以“双碳”理念指导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和城市设计的首批实践探索。


国土空间规划优秀案例:面向双碳目标的控规及城市设计


大祥桃花片区位于邵阳市城区南部,是老城区向新城的延伸区域,北面紧邻邵阳站,西侧临高速出入口,面积约12.71平方公里。


结合邵阳市提出坚定“双碳”目标,加快全面绿色转型的发展思路,以及邵阳市委市政府拟将大祥桃花片区规划打造成为邵阳高质量发展的“城市名片”、高标准谋划的“城市客厅”的要求,规划建立“碳汇空间识别、低碳方案设计、碳算辅助决策、低碳指标控制”全流程低碳详细规划编制方法,围绕“城市客厅”“碳汇绿岛”“乐活之城”三大发展愿景,通过低碳空间格局构建、减碳功能体系设计、“单元-地块”双层低碳指标管控“三位一体”规划设计策略实现“减碳增汇”目标。


国土空间规划优秀案例:面向双碳目标的控规及城市设计









低碳空间格局引领下的规划布局


通过“碳汇潜力空间识别—土地建设适宜性评价—土地综合价值判断”三个步骤,识别碳汇空间基底。

国土空间规划优秀案例:面向双碳目标的控规及城市设计

国土空间规划优秀案例:面向双碳目标的控规及城市设计

碳汇空间基底图


在碳汇空间基底的基础上,构建纵向“城市客厅”与横向“共享绿轴”为骨架的规划空间格局,成为片区实现“减碳增汇”目标的规划空间基础,为下一步规划用地布局奠定基础。

国土空间规划优秀案例:面向双碳目标的控规及城市设计

空间格局图


在规划用地布局方案设计过程中,通过碳核算技术手段辅助规划方案决策。通过对多个规划方案进行碳排核算对比,并综合考虑开发建设总量、土地价值、社会效益等因素,确定最优规划方案。


国土空间规划优秀案例:面向双碳目标的控规及城市设计

碳核算对比示意图


核算结果统计表

国土空间规划优秀案例:面向双碳目标的控规及城市设计


过对方案一和方案二对比发现,方案二的碳排放总量比方案一减少了22623.83吨,碳排水平降低17.88%,并且方案二的开发建设总量、土地价值、社会效益等方面仍与方案一基本持平。结合碳核算结果,综合判定方案二为最优方案。









减碳功能体系指引下的城市设计


顺应城市夏季主要风向构建城市风廊体系,减少能源消耗。规划中结合保留的自然山水,整体控制建筑高度北高南低,开发强度北密南疏,顺应邵阳夏季主导风向构建桃花新城风廊,实现“引风入城”,减少因热岛效应导致城市居民生产生活的能源消耗。


国土空间规划优秀案例:面向双碳目标的控规及城市设计


优化交通组织与街区尺度,构建“八主、六次” 的交通体系。遵循净化和有序组织枢纽地区外围交通的原则,重点优化枢纽站前对外交通路线,构建南北广场一体化交通。统筹进出站社会车辆、公共交通、客运站点的交通组织,实现单向顺时针循环,使各类车辆的进、出站车流在枢纽外围自行分流。


国土空间规划优秀案例:面向双碳目标的控规及城市设计


打造连续高品质慢行空间,引导居民低碳出行。通过提升碳汇空间品质的方法,以连续带状公园、景观绿廊为基底,组织多种类型的景观连廊、游憩步道、过街天桥,串联各桃花新城内的特色主题功能区,提高绿地系统的连续性,形成步移景异的步行系统,以高品质慢行空间引导居民生活方式低碳化。


国土空间规划优秀案例:面向双碳目标的控规及城市设计

站前景观中轴效果图


建设步行可达社区生活圈,分层级高标准配置公服设施。首先在低碳空间格局的基础性优化街区尺度,以邵阳高铁站、市级体育中心为核心,构建“公交网+慢行网”复合的低碳交通方式。依据空间布局合理分离车流,以公共交通优先为导向,按照步行500m的服务半径设置公交站点,引导居民选择绿色低碳出行方式。


国土空间规划优秀案例:面向双碳目标的控规及城市设计


建设中水利用系统,提升水资源利用率,打造多元“水空间”。针对邵阳秋冬易出现干旱情况,构建中水利用系统作为景观水源补充以及园林绿化用水,提升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率,支撑片区“水空间”建设。


布局“中层中强度”低碳街坊,形成去碳化建筑布局。鼓励布局绿色建筑,结合中央雨水花园调节微气候,降低热岛效应以减少降温用能;鼓励“中层中强度”的低碳街坊形态,引导建筑高度尽可能控制在40-60米,容积率为2.5-3.5,建筑密度30%-40%的区间。尽可能利用自然采光减少照明用能,降低间接碳排放。


国土空间规划优秀案例:面向双碳目标的控规及城市设计

“中层中强度”低碳街坊示意图


三维扩容城市绿化,增加立体绿化提高绿色碳汇空间的总量。从“二维”绿地到“三维”立体绿化空间,依托生态绿核—街区绿廊—庭院绿化—平台绿化—屋顶绿化逐层打造连续立体的三维绿地空间,通过增加立体绿化率提高绿色碳汇空间的总量。


国土空间规划优秀案例:面向双碳目标的控规及城市设计

桃花湖公园效果图









低碳控制指标融入下的详细规划管控图则


单元层次从土地集约利用、绿色交通、绿色建筑、市政工程、生态环境五个方面提出11项管控指标。地块层次主要从建筑布局与建筑外环境设计两个方面提出7项管控指标。低碳控制指标在规划成果中以低碳附加图则形式纳入规划成果文件,为土地出让环节的低碳管控提供了技术依据。


国土空间规划优秀案例:面向双碳目标的控规及城市设计


国土空间规划优秀案例:面向双碳目标的控规及城市设计






相关阅读




专 题



国土空间规划优秀案例:面向双碳目标的控规及城市设计

国土空间规划优秀案例:面向双碳目标的控规及城市设计

国土空间规划优秀案例:面向双碳目标的控规及城市设计

国土空间规划优秀案例:面向双碳目标的控规及城市设计

国土空间规划优秀案例:面向双碳目标的控规及城市设计

国土空间规划优秀案例:面向双碳目标的控规及城市设计

国土空间规划优秀案例:面向双碳目标的控规及城市设计

国土空间规划优秀案例:面向双碳目标的控规及城市设计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国地科技):国土空间规划优秀案例:面向双碳目标的控规及城市设计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