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规话名城 | 贺艳:我和库车名城的故事

导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自1982年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已走过40个春秋。


40年来,我国历史文化保护制度不断完善、理念不断提升、力量不断壮大,保护对象不断扩充,保护利用工作经验不断丰富。


40年来,一大批千年名城的守护者,秉承情怀与责任,发挥专业与技术优势,探索出了众多原创性、全局性、可复制、可分享的名城保护实践经验,留下了一段段难忘的回忆。


值此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建立40周年之际,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推出“规话名城”专栏,该专栏为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学术委员会发起的征集文章,讲述学委会委员们守住变化中“不变”的文化根脉的故事。


本文字数:3149字

阅读时间:10分钟

 规话名城 | 贺艳:我和库车名城的故事


作者 | 贺艳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学术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清城睿现数字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高级城市规划师


2005年,我25岁,第一次来新疆,就到的库车。来的时候满心里只有对于新疆风光的期待与兴奋,但看到库车老城时,虽然只是惊鸿一瞥,却瞬间被打动,仿佛回到前世里的故乡。同时也发现在龟兹文化大篇章中,城市的形象十分模糊。可以说是毫不犹豫地就从这个方向扎下去,从调查采样、测绘建模、摸清家底,到保护规划、更新改造、展示阐释的落地实施,已经整整 17年,经历了8任县市领导、5任文物/文旅局长、6任规划/住建局长以及相关部门和街道、社区的人事更迭。虽然有着起起伏伏的变化,但我们还是一直坚持下来了。


十七年光阴荏苒,但想做的事和需要做的事都还不到一半,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发展真是一项特别漫长而复杂的事情。牵扯到政府不同层级、不同分工的部门管理,还有居民的意愿和诉求、实际的资金平衡,可谓矛盾无处不在。但我始终坚信,真正好的解决方案,还是能得到最大公约数的支持。工作只要足够认真,总能得到认可,甚至能化敌为友。


规话名城 | 贺艳:我和库车名城的故事
规话名城 | 贺艳:我和库车名城的故事
规话名城 | 贺艳:我和库车名城的故事

图1 库车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库车是在2008年启动名城申报工作的,我们对老城内6000多户民居进行了深入走访调研,并对具有特色的民居进行了测绘。发现库车传统民居风格偏爱白墙木柱木托脚形式,雕饰上采用的也是中原常用纹样,具有明显的文化融合风格。而且老城街巷肌理特色鲜明,虽然大量房屋是1958年大洪水后重建,但延续了传统风格,应该进行整体保护。2010年名城保护规划得到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并正式上报住建部。当时克黑墩、外城南城门遗址占压遗址的民居,萨克萨克核心地段在建超规建筑都需要拆除,县领导拿到请示报告时是有疑虑的。因此张文远常委陪着玉苏甫江县长,跟我一起在老城里走了几天,通过对各个节点和住户的实地走访,县长下决定签发了包括设置名城保护机构、开展文物环境整治、设立历史建筑修缮补贴资金等一系列制度,并开展了一系列名城宣传工作,还给我颁发了“库车荣誉市民”称号。正是由于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2010年8月库车顺利通过住建部的现场考察评估。


规话名城 | 贺艳:我和库车名城的故事

图2 2010年时任库车县长授予贺艳“库车荣誉市民”证书


由于国务院批复时间较长,2011年底新任的县委书记失去了信心。春节前后,我接到库车的电话,说县委书记要对老城下手,由街道牵头、社区居民集资进行更新改造,已经把萨克萨克街口一个地块拆平了(仅有一栋历史建筑被保留在用地中部),希望能得到相关援助。我立刻向住建部名城处通报了情况,部里联系新疆住建厅,告知国务院很快就要公布,需按名城管理要求进行督察。3月20号,国务院正式发布了同意将库车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批复,给规划局的同志们增加了有力的政策武器。


同时我们也意识到:房屋已经拆除不可逆转(根据2008年普查数据和保护规划,该区域保护重点在于整体肌理,房屋均属于一般传统风貌建筑),新的建设如何保持整个街区的风貌协调,成为亡羊补牢的工作重点。街道提交报规方案时,也明确了改造诉求:原房屋缺乏市政配套、建筑质量差,居民们集资改造,需要全部回迁、并为每户配套一间商铺;目前房屋已经拆除,居民们在外租房过渡,工期不可拖延。但是报上来的建设方案非常的不理想:整个东西向狭长的用地上密集塞入了数栋3-4层的板式住宅楼,门窗装饰为喀什风格。但是枪毙方案容易,讲保护理论也容易,能否拿得出兼顾风貌保护与使用需求的技术解决方案,才是消弭矛盾的负责任做法。因此,我们就立刻启动了“自发设计”,对着08年的街区详细调研资料,结合当下的回迁户数、面积要求,努力在恢复原肌理和风貌的前提下完成功能提升以及经济平衡。但是我们的努力赶得上阻止现场施工吗,能说服街道接受吗?其实都是一个未知数。但当时只有一个想法,即使是无用功,我们也应该尽最大的努力去尝试。


规话名城 | 贺艳:我和库车名城的故事

图3 库车民居建筑特色


冥冥之中似有天意,街道在开挖地下室时,出土了大量窖藏钱币,这个重大的文物发现让现场施工不得不停顿下来,为我们争取了宝贵的时间。我们赶紧飞到库车,约街道进行讨论。我们跟街道饶书记是第一次见面,他进来的时候态度特别抵触,大意就是你们只讲保护,我们的民生谁来管,经济账怎么算过去。我说咱们先不争论,我带了一个方案过来,您先看看。等我们把这个街区的历史特色、我们的新方案和经济平衡表给他解释完,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他说这个方案太好了,我们应该按这个执行。然后问我们施工图多长时间可以出来,并跟规划局商量怎么联合说服县委书记接受方案修改和工期往后顺延。第二天上午他去找书记汇报,安排我们带着新方案去找建筑施工方。施工企业老总从乌鲁木齐过来,听完我们的方案后也欣然同意修改。而由于非标准独立小建筑格局导致的建筑造价上涨,最后也是由县财政进行了补贴,并没有增加居民的集资负担。


项目建成后,我们也进行了多次回访。居民们有了燃气、供暖,还是很满意的。但是回头来看,我感觉方案还是可以做的更大胆一点,让居民的居住面积和条件更好一些。我们要客观地认知城市的新陈代谢,以及风貌保护和文物保护之间的差异。同时也十分感谢饶书记,推动实施了这么一个真实的、自下而上、居民自发并参与出资改造的实施案例。同时他能快速转变,并推动对自己前期所定方案的否定,胸襟之开阔十分难得。有一天我们共同走在老城的街道上,他跟我感慨说,听说前几年你们清华有一个团队过来,把我们老城每一户人家都跑遍了,连谁家有个鸽子窝都摸清楚了,比我们自己都了解老城。我说,那就是我们呀!


规话名城 | 贺艳:我和库车名城的故事
规话名城 | 贺艳:我和库车名城的故事

图4 萨克萨克更新社区位置与历史文化特色


回顾十七年岁月,满满的都是关于人和事的记忆。戴局成了老戴,熊哥、小索、小文成了熊局、索局、文局,张平老师和买买江已经离开。我想,正是因为库车本地有这么多热爱历史文化、心怀老城居民的干部在,我们的努力才会得到认可和肯定。有一次张文远常委给我打来电话,说他们刚开完常委会,有领导要求把老城拆平搞房地产,话说的还很难听。张常委说,我从小就生活在老城里,我的奶妈是维吾尔族,这是我们的家乡,我就算不当这个常委,也不能让它在我手上毁了,当时语气里都带着哽咽。这些年我重回库车,很多老民居的主人和社区干部,都会过来跟我打招呼“贺博士,你又回来了!”也有好多本不认识的人,跟我说曾在什么时候听过我讲课,或者“原来你就是贺博士啊!我们都听说过!”2019年,我们重新开展新版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调研时,陪同我的一位社区干部跟我说“我小时候见过你”。我很惊讶,一问之下,原来她就是老城居民,2008年还没上学,现在大学毕业了回到社区工作。也许,我们当时拍摄的那些儿童照片中,就有一个她呢!正是这些并肩的坚守和温暖的瞬间,让我这样一个外乡人,真正感受到了作为库车荣誉市民的融入感。


规话名城 | 贺艳:我和库车名城的故事
规话名城 | 贺艳:我和库车名城的故事
规话名城 | 贺艳:我和库车名城的故事

图5 改造更新后居民回迁入住


我们的库车保护工作团队,也在不断成长和扩大,现在一线长期驻场承担着日常保护传承工作重担的90后,也赢得了各部委办局的共同信任。我的女儿才11岁,已经跟我来过四次库车,并且也对它充满热爱。在我看来,规划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结果,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了解彼此、建立共识;名城保护更不是僵守不变,而是要通过这个“过程”不断引导它变得更好、更有活力,真正实现让记忆与热爱代代相传。


供稿单位: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学术委员会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发布的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以任何形式进行牟利。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你可能还想看这些


赵中枢:从围场猎火到安居库车

规话名城 | 贺艳:我和库车名城的故事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规话名城 | 贺艳:我和库车名城的故事

规话名城 | 单彦名:十年回首,不思量,寿县故事多

规话名城 | 贺艳:我和库车名城的故事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规话名城 | 贺艳:我和库车名城的故事

规话名城 | 于亚滨:我和哈尔滨名城的故事

规话名城 | 贺艳:我和库车名城的故事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规话名城 | 贺艳:我和库车名城的故事
规话名城 | 贺艳:我和库车名城的故事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中国城市规划):规话名城 | 贺艳:我和库车名城的故事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