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步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科技创新成为经济发展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确定创新方向和重点,解决一批“卡脖子”问题。“十四五”规划也提出,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主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01
什么是IAB产业?
IAB是指新一代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以及生物医药(Biopharmaceutical)。IAB已经成为国内外创新的热点与风口,是各类创新资源的投放地。在2015至2016年的2.3万篇最具影响力热点SCI论文研究中,IAB产业所属的大学科领域——医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占比高达56%。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20年公开的国际申请专利前三名(计算机技术、电子通信技术、医疗技术)均为IAB相关产业。作为国际创新热点,IAB产业也一跃成为投资风口。美国Crunchbase统计了2015-2019年投资增长最快的五个领域,与IAB密切相关。国内同样在国家、省、市不同层面出台了系列政策,通过改革创新、政策引导,鼓励创新资源向IAB领域集聚。

02
新加坡纬壹科技城
纬壹科技城位于新加坡西南部,占地约200公顷,对外交通联系便捷,进驻领先企业超过400家,同时拥有700余家起步公司和40多个研究机构。纬壹科技城地处新加坡科技走廊的中心地带,毗邻众多高校和科研机构。

纬壹科技城区位图
提供最先进、最开放、最便捷的共享型实验设施
在生产性服务配套方面,政府斥巨资购买世界最先进的科技设备,提供共享性服务设施。例如,新加坡科研局基因研究所与分子细胞研究所为宝洁公司提供基因库和细胞流动的共享实验室。

宝洁办公大楼与共享实验室
完备的生活型配套服务
在生活性服务配套方面,园区为创新型人才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休闲及文化娱乐设施。纬壹科技城的六大功能分区中,居住区提供低密度住宅社区满足科技人员的居住需求,核心功能区则重点提供休闲商业、商务办公、社交场所等综合服务。

纬壹科技城功能分区
垂直化功能复合引导高效混合
建设功能垂直化写字楼,如启汇城在一栋楼中包含了研究机构、科技企业、居住公寓、孵化器、零售与休闲配套和政府服务部门等功能,在大楼负层还将开设地铁站,充分体现了综合创新社区的建设理念。园区中的堆叠式厂房也将中间性试验生产制造区、研发办公区、仓储区三类功能垂直化整合,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

启汇城的功能垂直化

纬壹科技城建筑之间的公共空间设计
03
荷兰埃因霍温高科技园区
埃因霍温高科技园区位于荷兰埃因霍温城市的南部,靠近欧洲顶尖研发型大学埃因霍温理工大学,占地1.03平方公里。依托医疗、能源、环境三大重点产业,埃因霍温高科技园区汇聚了超过135家企业以及超过1万名来自85个国家的研发人员,被誉为“世界上最智慧的园区”。园区由研发、商务、孵化、休闲和服务等多功能组成,设施齐全,配套完善。

埃因霍温高科技园区功能布局图
共享科研设施促进企业间研究交流
园区通过打造各类共享科研设施,在增加设施使用效率的同时也节约了企业运营成本,并促进各企业间进行研究交流。园区共享技术核心区MiPlaza提供6个开放实验室、15000个电子仪器、8000m2洁净室和14000m2实验室等空间,实现园区技术资源的共享和交流。

共享技术核心区MiPlaza
中央大街“迫使”科研人员非正式接触
园区办公楼中不设置公共服务设施,而将所有公共设施布局在园区中央的“交流街”(The Strip)上,在一个400米长的建筑中,驱使科研人员走出办公室,在喝咖啡和参与社区活动过程中增加非正式接触和交流的机会,从而帮助科研人员产生无限的灵感和创造力。

埃因霍温高科技园区中宜人的步行环境
可持续生态景观倡导新环境共识吸引人才
园区对建筑和景观都进行了生态可持续设计,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够提高园区对工作人员的吸引力以及整体形象。在建筑设计中积极与周围景观环境相呼应,通过L形或U形建筑围合出庭院空间,并通过透明的结构让人们最大限度地体验自然。一系列可持续的生态景观设计优化了研发人员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从而保持对他们的吸引力。

建筑与景观相呼应

停车楼绿植外墙
04
美国硅谷
硅谷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北部的大都会区旧金山湾区南面,最早因研究和生产以硅为基础的半导体芯片而得名,是电子工业和计算机业的王国,该地区的风险投资占全美风险投资总额的三分之一,硅谷的计算机公司已经发展到大约1500家。
硅谷的主要区位特点是拥有附近一些具备雄厚科研力量的美国顶尖大学作为依托。结构上,硅谷以高新技术中小公司群为基础,同时拥有谷歌、Facebook、惠普、英特尔、苹果公司、思科、英伟达、甲骨文、特斯拉、雅虎等大公司,融科学、技术、生产为一体。
网络化的企业集群
硅谷的产业集群是基于网络的产业集群,企业通过与其合作伙伴开展合作创新,创造共享价值,打造企业创新生态系统,这也是硅谷能持续产生颠覆性创新的原因。构建新颖且更加强大的企业创新生态系统,被硅谷企业普遍视为赢得竞争的制胜关键,企业不能再指望在孤岛经营和封闭式创新的情况下实现成功。

硅谷由企业牵引的创新演进轨迹(1937~2019年)
多元化服务配套满足工作生活需求
硅谷同时吸引了一系列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支持的公司,如知识产权维护中心、创业孵化公司、风险投资机构等科技服务型行业。
在生活配套方面,硅谷通过混合功能的街区解决创新人才生活、娱乐需求,营造功能高度混合的街区使零售、娱乐、金融等多种功能均质网络化分布。

硅谷苹果公司附近功能高度混合
05
国际创新园区营造对广州的启示
在创新引领发展的国家战略趋势下,广州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提出构建“一轴四核多点”为主的科技创新空间功能布局。IAB产业是当下的前沿技术与重点产业领域,围绕IAB产业建设科技创新产业园区是科技赋能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
广州的创新资源优势明显,但是创新转化能力相对落后,从创新资源到创新转化,需要有自下而上的临床式、探微式研究。作为企业进行创新活动的重要空间载体,创新产业园区需要从企业与人才的实际出发,深入了解创新型企业和人才的空间诉求。
因势利导,引导创新源地和关联企业集聚
根据创新园区临近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等智力资源地的需求,在选址布局时选择临近创新源地的优势地段进行产业园区的布局。在引企招商时,围绕创新园区的核心功能定位,对企业进行筛选,引导同一产业链上下游的关联企业在园区集聚。
无界交流,塑造灵感碰撞的交流共享空间
结合园区内的休闲娱乐功能以及户外绿地等,打造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共享的非正式交流空间。在园区内办公空间设计中,营造非正式会议和交流的半公共场所,促进跨界交流,激发创造性,为创意与灵感的产生提供适宜环境。
融合发展,打造园区复合功能业态
聚焦IAB产业的前沿领域,整合科学研究、学科教育、产业孵化、企业商务等相关功能业态,打造集总部、写字楼、商业服务、人才公寓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复合业态创新综合体,提供从教育、研究、孵化到生产的全流程配套服务。
宜居宜业,营建高品质的创新园区环境
在步行尺度内实现多种功能混合,营造无边界的活力步行街区,鼓励配套区域通过平面、垂直功能混合提供充满活力的园区服务空间,营造舒适怡人的园区空间氛围,以高标准的休闲生活设施吸引、留住高科技研发人才。
|文图提供|
创新中心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广州市规划院):国际IAB产业创新园区的成功经验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