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山水城市”
场景营城设计探索
重庆万州,乃巴渝东北门户,三峡库区经济中心。新时期的万州,主动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引领“万达开云”四地同城化,推动“一区一枢纽两中心”城市建设。而万州江湾新城,从老城沿长江向北向东,是万州面向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门户。
从大区域视角,规划赋予江湾新城“枢纽门户增长极、两化创新示范区、三峡商旅目的地”三位一体发展定位,同时,以自然与城市、城市与区域、人与城市三大关系为设计原点,构筑“未来山水城境共同体”,提出三大愿景策略,构建三个场景集群:
⊙ 万水千山,做立体山水城市标杆
⊙ 万家灯火,做区域中心城市引擎
⊙ 万般自在,做未来人民城市典范


场景演绎1
万水千山,
做立体山水城市标杆
设计传承“分台”、“踞山”、“理水”、“通脉”四大巴渝传统山水营城手法,构建多层次立体山水城市。
延续巴渝“传统营城”手法

“分台”
“分而治之,因山择址”,将场地分为铁峰山地、董家槽谷、都历重丘、龙溪沟谷、滨江峡片等多级合地,形成营城本底。
“踞山”
延续巴渝“踞山建城”传统,结合全域生态敏感性分析,GEP生态系统价值分析,按照“山顶保护森林、缓坡适度开发、谷底涵养水系、避让地质灾害”原则,合理保护与挖潜山地空间。
“理水”
自西向东,最大化利用高峡平湖景观,将城市山水客厅由苎溪河口向东延展,贯通滨江,修建连续消落带公园,绘就立体山水长卷。
“通脉”
尊重“岭谷交替”的地形特质,“接续山水”,保育沟谷溪润南北连通,5条海绵主脉穿城而过,让自然与城市交融共生。
万水千山,以生态绘境
1. 以山为基,构建多层级的林地生态系统
设计以都历山、铁峰山、翠屏山等基地周边天然山脉为场地基础进行生态保育,针对不同环境的山地制定多层级的生态策略,提升林地生态系统稳定性。
左右滑动查看长图
山脊造林
依托山脊相对平缓的位置,基于现有的生态基底,植木造林。
边坡防护
以建设边坡防护网的方式对坡面进行生态处理,减少岩石土体的风化剥落以及危岩崩塌,保障城市道路安全。
生态缓冲
对山体中绿廊进行修复提升,降低城市噪音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
谷底涵养
利用山脊与山谷之间的高差规范、引导山坡水流汇入谷底长生河,降低滑坡风险,改善河谷微气候。
2. 以水为脉,营造水绿共生的湿地生态系统
以基地内主要水系为绿脉,将城市组团以生态的形式串联,根据不同地形制定不同湿地策略,保证基地水生态的稳定与安全。
山林蓄水
以在山涧种植林木的方式实现有效的水源涌养,缓解由于地形地势而产生的水土流失问题,起到良好的蓄水保土和减轻地表侵蚀的作用。
城市节水
以构建合理的市政管网的方式,实现最大程度上的节约用水,构建纵横交错的生态排水渠和截水槽系统,提高节水效率。
湿地储水
以湿地为生态客器实现城市水资源的系统储备。湿地既可实现地下水与地表水的物理存储,又可通过湿地生态系统实现动植物体的生态储水。
消落带生态修复
以消落带的水文特征和地形条件为基础,筛选培育适合且能大面积推广应用的植物,建设具有地方性的消落带生态植物系统,实现滨水生态修复。
左右滑动查看长图
3. 整体构建“产城塑廊——山城抱芯——江城展卷——江山通脉”的山水城共同体结构
界定6∶4的山水城比例,控制区域碳排总量,承载30万常住人口,为城市长远发展提供韧性框架。



场景演绎2
万家灯火,
做区域中心城市引擎
“万川毕汇,万商云集”,自唐宋以来,万州便是西南水陆商旅要塞。设计紧扣“增长极、示范区、目的地”三大定位,以“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为导向,发展”一心六型”绿色产业集群。同时,构建三大产业功能区,塑造”两化示范产业共同体”。以1平方公里为基本尺度,建设“复合聚落”,合理控制产居比,承接重大项目,引导功能混合,倡导职住平衡。
发挥空铁水陆综合交通优势,构建“四港联动”枢纽共同体。按照“枢纽直联“理念,预留“枢纽快线”、”产城快线”两条中运量轨道线。构筑”高速环网+纵横快线”道路系统。设置”漫游云索、智慧云轨、森林绿轨”等轻量化、零碳排的体验式立体交通,衔接文旅游线,漫游绿色自然。



场景演绎3
万般自在,
做未来人民城市典范
设计“以人民为中心”,演绎万州新时代烟火气。
进一步放大“高峡平湖”旅游品牌,以北滨路为带,“向东向山”发展,在4A景区基础上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向东”打造“三峡都市阳台”,整合江轮码头、旅游服务、艺术展演、餐饮购物,建设文商旅融合发展的中央活力区。
“向山”聚焦“天空主题娱乐区”,集成主题公园、亲子酒店、山地运动、农业观光,打造山地旅游新网红地。

感知“绿色文脉”,构建历史人文、智慧研学、生态休闲与滨水节庆4条立体主题游线;感知“城市韵律”,以山为屏,以江为带,构建疏密有致、高低起伏的组团序列与城市天际线。感知“山水城画”,延续“踞山拥江”的历史地标系统,在都市阳台西侧崖壁复建万县钟鼓楼,新老眺望点重塑为网,尽览山水城美景。
参照全球领先的邻里中心模式,建设“智慧邻里+生活圈+公园网”的共享网络,为市民提供均等化全民健康、全龄教育、文化创新、人才安居、微商微创服务保障,实现全民全时全域幸福。

“路入巴东何处好,万州郭外最清奇”,巴渝未来立体山水城境油然而生——万水千山的大美自然,万家灯火的兴业宜居,万般自在的幸福人民。
主办单位∶重庆市万州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设计范围∶研究范围66平方公里,重点设计区域为34平方公里
项目团队∶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威尔考特(上海)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文图提供|
西南分院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广州市规划院):西南分院:“立体山水城市”场景营城设计探索|万州江湾新城城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