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1年5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共同发布《推进工业文化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 年)》,明确提出完善工业博物馆体系的重点任务。2022年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国家文物局联合发起全国工业类博物馆摸底调查,以期摸清工业博物馆底数。工业博物馆承载着我国工业城市、行业发展的历程记忆,展现了大国制造历史,也是传承工业文化、讲好工业故事、展示新时代中国工业形象的窗口。
我们选取了12家国家级的国字头行业博物馆,从本期起,开始陆续推送工业博物馆简介,以飨读者。
中国丝绸博物馆
位置: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
级别:国家一级博物馆

中国丝绸博物馆建筑布局
基本情况
中国丝绸博物馆 (以下简称“国丝馆”)于1992 年 2月 26 日建成开放,成立之初隶属纺织工业部领导,1999年划归浙江省文化厅、文物局管理。国丝馆是第二批国家一级博物馆,是中国最大的纺织服装类专业博物馆,也是全世界最大的丝绸专业博物馆。2004 年 1 月 1 日起对公众实行免费开放,2009年国丝馆牵头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中国蚕桑丝织技艺”,2010年建立“纺织品文化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2015 年开启改扩建工程并于2016 年 9 月重新开放,2018年最具创新力博物馆,2022年30华诞之际携手杭州大厦-城市中心商业空间打造“国丝·时尚博物馆”。现占地面积 42,286 平方米,建筑面积22,999平方米,陈列面积5000平方米。
中国丝绸博物馆是“以中国丝绸为核心的纺织服饰类专题博物馆”,主要职能是进行丝绸文物收藏、研究、鉴定、修复和保护,丝绸文化宣传、教育。目前,国丝馆在征集丝绸藏品、举办国内外展览、保护纺织品文物、传承蚕桑丝织技艺、开展丝绸科普教育、弘扬丝绸文化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藏品
现有藏品69460件/套,珍贵文物有4899件/套,来自捐赠8830件/套,已完成数字化达8120件/套,已经初步建立起了古今中外的丝绸、纺织、服饰主题的收藏体系。包括重要藏品战国对龙对风纹锦、汉晋长葆子孙锦、北朝绞缬绢衣、唐代锦袖花卉纹绫袍、唐代花鸟纹刺绣夹缬罗、辽代盘金绣团窠卷草对雁罗、宋代花罗裙裤、元代印金罗短袖衫、清代黑缎地彩绣花卉女褂。
展览展示
中国丝绸博物馆设有多个展馆,其常设展览包括基本陈列丝路馆“锦程:中国丝绸与丝绸之路”,专题展览时装馆“更衣记:中国时装艺术展(1920s—2010s)”“从田园到城市:四百年的西方时装”,非遗馆“天蚕灵机:中国蚕桑丝织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另有修复展示馆展示文物保护和修复成果,新猷资料馆展示现代纺织面料样本、珍贵纺织人物档案和蚕桑丝绸史、染织服装史、纺织考古、丝绸之路相关的有历史价值的中外报刊书籍、音像资料;织造馆全开放式陈列厅,以织机的现场操作表演为主,展示仍在生产的民族、民间织机及复原的古代织机,包括复原织机、江南染织、少数民族织机等。另外,国丝馆日常举办年度时尚时装、古代服饰、丝绸之路、民族服饰等系列临展,如2022年国丝馆举办了“西海长云:6-8世纪丝绸之路青海道”展“汉魏印象:汉晋南北朝服饰艺术展”“同此芳华:2018-2022全球旗袍邀请设计作品回顾展”等。

基本陈列“锦程:中国丝绸与丝绸之路”

天蚕灵机:中国蚕桑丝织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

更衣记

从田园到城市:四百年的西方时装

新猷资料馆临展,爱美之心

展厅分布
博物馆教育
国丝馆主要围绕展览和收藏体系,结合合适的活动方式如博物馆之夜,研学、手工作坊等,打造博物馆品牌活动,并已形成丝路之夜、女红传习馆、经纶讲堂、蚕乡月令、国丝汉服节、全球旗袍日等品牌活动,其中“国丝汉服节”和“全球旗袍日”影响力颇大,其跨界合作的形式吸引了大量的汉服爱好者、旗袍爱好者,在社会层面具有一定影响力。

2022“国丝汉服节·汉晋风流”

2022“国丝汉服节·汉晋风流”
官网https://www.chinasilkmuseum.com/
编辑:九儿 / 审核:兰舟催发
©欢迎分享“国家工业遗产”的文章,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抓取原创文章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国家工业遗产):中国丝绸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