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本周【国匠城-规划师成长学社】关注专题“CIM平台”,今日继续为大家分享相关内容,包括住建部发布的“CIM平台”行业标准,以及地方发布的相关标准:
行业标准:
-
《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技术导则》(修订版)
-
《城市信息模型基础平台技术标准》
行业标准公开征求意见稿:
-
《城市信息模型平台建设用地规划管理数据标准(征求意见稿)》 -
《城市信息模型平台建设工程规划报批数据标准(征求意见稿)》 -
《城市信息模型平台施工图审查数据标准(征求意见稿)》 -
《城市信息模型基础平台技术标准(征求意见稿)》 -
《城市信息模型数据加工技术标准(征求意见稿)》 -
《城市信息模型平台竣工验收备案数据标准(征求意见稿)》
辽宁省:
-
《辽宁省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建设运维标准》
-
《辽宁省城市信息模型(CIM)数据标准》
-
《湖南省城市信息模型基础数据标准》
-
《湖南省城市信息模型平台建设运维规范》
广东省:
-
《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技术标准》(征求意见稿)
广州市:
-
《广州市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施工图审查技术规范》
-
《广州市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施工图审查数据规范》
导则分享
《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技术导则》(修订版)
2020年9月,住建部总结试点工作经验做法,发布了《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技术导则》。2021年6月,住建部在总结各地CIM基础平台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对《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技术导则》进行了修订。根据相关解读,新修订的技术导则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修改:一是简化模型分级,按数据精细度由原来的24级调整为7级,明确CIM基础平台模型精细度不低于2级;二是优化数据构成,细化明确“一标三实”相关数据要求,增加房屋建筑普查、市政设施普查等大类数据,简化规划管理数据要求;三是精简了“平台性能”相关内容,增强了技术导则的简洁性。
《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技术导则》(修订版)提出了CIM基础平台建设在平台构成、功能、数据、运维等方面的技术要求,明确了CIM基础平台的基本要求,回答了“什么是CIM基础平台”这一基础问题,为各地开展CIM基础平台建设提供了简明有效的技术参考。
《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技术导则》(修订版)对相关术语的定义如下:
城市信息模型 city information modeling(CIM)是指以建筑信息模型(BIM)、地理信息系统(GIS)、物联网(IoT)等技术为基础,整合城市地上地下、室内室外、历史现状未来多维多尺度空间数据和物联感知数据,构建起三维数字空间的城市信息有机综合体。
城市信息模型基础平台(CIM基础平台)是管理和表达城市立体空间、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等三维数字模型,支撑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运行工作的基础性操作平台,是智慧城市的基础性和关键性信息基础设施。
标准分享
《城市信息模型基础平台技术标准》
2022年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行业标准《城市信息模型基础平台技术标准》,相关术语如下:
国家级城市信息模型基础平台:对全国城市信息模型基础平台建设、应用履行监测监督、通报发布、应急管理与指导等监督指导职能,与国家级其他政务系统、下级 CIM 基础平台联网互通实现业务协同、数据共享的城市信息模型基础平台,简称国家级平台。
省级城市信息模型基础平台:纵向对接国家级平台的监督指导、业务协同、综合评价等应用,联通下级 CIM基础平台,横向同省级其他政务系统对接信息共享,具有重要数据汇聚、核心指标统计分析、跨部门数据共享和监测下级CIM基础平台运行状况等功能的城市信息模型基础平台,简称省级平台。
市级城市信息模型基础平台:纵向对接省级平台、国家级平台,横向同市级其他政务系统对接,具有整合、管理或共享城市信息模型资源等功能,支撑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运营工作的基础性信息协同平台,简称市级平台。
此外,该标准指出,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平台应建立协同工作机制和运行管理机制,国家级、省级、市级平台纵向之间及与同级政务系统横向之间应建立衔接关系,并应包括下列内容:
(1)监督指导:宜支撑监测监督、通报发布、应急管理与指导等应用;
(2)业务协同:宜支撑专项行动、重点任务落实和情况通报等应用;
(3)数据共享:国家级、省级、市级平台应与同级政务系统进行数据共享,以及实现跨平台的数据共享。
标准分享
城市信息模型平台系列行业标准的征求意见稿
此外,2021年4月份,住建部发布了城市信息模型平台系列行业标准的征求意见稿。具体包括:
1、《城市信息模型平台建设用地规划管理数据标准(征求意见稿)》
本标准规定了建设用地规划主要管控数据、建设用地管理数据和归档数据等内容。适用于基于城市信息模型平台的立项用地规划许可阶段数字化报建和智能化审批工作。
建设用地管理数据是信息模型平台、自然资源和规划管理的重要数据类型,可为工程建设项目后续的建筑信息模型报建和审批提供必要的数字化、标准化的审查依据和规划管控指标数据。各城市应以二维数据应用为主,宜拓展立项用地规划许可阶段的三维数据应用场景。
建设用地规划管理数据应包含二维图形数据、三维模型数据、BIM数据及其属性。
建设用地规划管理二维图形数据的组织方式应符合如下基本要求:
1)图形实体类型包括点、线、面、注记点、注记、块六种实体类型;
2)在数据库中按照“要素集——要素类——要素”进行分类组织、分层管理。一个业务专题数据对应一个数据集,同一专题数据应按实体类型严格分开。
建设用地管理数据应包含自然资源和规划领域中建设用地管理业务全链条的图形(模型)及相关要素信息,覆盖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土地征收、土地储备、土地供应和土地不动产权证发放等环节。其中,相关要素信息应包含主要管控指标和业务管理数据等。
2、《城市信息模型平台建设工程规划报批数据标准(征求意见稿)》
本标准适用于城乡规划区内建设工程,包括建筑工程、市政工程、交通工程的设计方案审查阶段、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核发阶段的规划报批数据应用。
建设工程规划报批数据应基于规划设计方案生成,包括设计方案模型等数据。
设计方案模型可采用原始格式、开放数据格式或其他可用于信息交换的轻量化格式。
建筑工程规划报批数据包括总平面数据和建筑单体数据,其图形要素及模型单元的内容应包括:
(1)总平面规划报批图形要素及规划报批模型单元:建设项目规划总用地、建设项目可建设用地、地块功能分区、区内道路、广场、景观水体、绿地界线、建筑基底、构筑物、配套设施、停车场(库)、控制线、建筑布局标注、竖向标高;
(2)总平面规划报批工程建造模型单元:地形、道路、停车场、广场、水体、绿地、场地附属设施等;
(3)建筑单体规划报批图形要素及规划报批模型单元:建筑基底、建筑分层平面、建筑功能分区、停车场(库)、户型轮廓线、半开敞空间、透空空间、竖向标高;
(4)建筑单体规划报批工程建造模型单元:外/内墙、柱、门/窗、屋顶、楼/地面、幕墙、顶棚、楼梯、坡道/台阶、栏杆、雨篷、阳台/露台、停车位等。
3、《城市信息模型平台施工图审查数据标准(征求意见稿)》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数据在城市信息模型平台和施工图审查系统中的建立、接收和管理。
施工图信息模型应以模型单元作为基本组成要素,模型单元应符合《建筑信息模型设计交付标准》GB/T 51301的有关规定。
模型单元的几何信息和属性信息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满足设计深度和应用需求的基础上,宜选择较低的几何信息表达精度;
(2)不同的模型单元可选择不同的几何表达精度;
(3)属性信息深度应满足施工图审查系统的要求。
4、《城市信息模型基础平台技术标准(征求意见稿)》(目前该标准已正式发布)
5、《城市信息模型数据加工技术标准(征求意见稿)》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信息模型数据加工、轻量化处理、检查与质量评定、数据更新。
城市信息模型数据加工分为数据准备、模型加工、模型轻量化、质量检查四个环节。
城市信息模型宜分为7级,CIM 1级模型为地表模型,CIM 2级模型为框架模型,CIM 3级模型为标准模型,CIM 4级模型为精细模型,CIM 5级模型为构件模型,CIM 7级模型为零件模型。
6、《城市信息模型平台竣工验收备案数据标准(征求意见稿)》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备案数据在城市信息模型平台和竣工验收管理系统中的建立、交付和管理。
竣工验收备案数据应基于施工过程信息模型形成,并附加或关联相关验收资料、设计变更文件等信息。
竣工验收备案数据应包含工程图纸、竣工验收信息模型及其他文件。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以上内容:

扫码查看
案例分享

标准分享
地方标准规范分享
辽宁省发布了地方标准:《辽宁省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建设运维标准》、《辽宁省城市信息模型(CIM)数据标准》。
《辽宁省城市信息模型(CIM)数据标准》适用于指导城市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及管理等部门和单位,按统一的标准更新、共享和协同应用城市信息模型(CIM)数据。
该标准指出,城市信息模型(CIM)数据应按适宜的、标准化的数据格式组织入库,流程应包括数据预处理、数据检查、数据入库和入库后处理。充分利用基础测绘、更新巡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审查和竣工验收、城建档案数字化、日常城市管理等途径,实现数据的生产、管理、质检、汇交、更新、应用等统一的数据治理闭环。
《辽宁省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建设运维标准》适用于指导辽宁省各地市建设和管理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鼓励在原有相关系统的基础上进行扩建升级。
该标准指出,CIM基础平台建设应遵循“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因地制宜、以用促建,融合共享、安全可靠,产用结合、协同突破”的原则,统一管理城市信息模型数据资源,提供各类数据、服务和应用访问接口,满足业务协同、信息联动的要求。
CIM基础平台建设应利用城市现有政务信息化基础设施资源,横向上应保证城市相关部门间的互联,纵向上与省级CIM基础平台的互联互通。省、市级平台之间应包括监督指导、业务协同和数据共享。其中:
(1)监督指导包括工作反馈和监督通报等;
(2)业务协同包括专项工作、重点任务落实和情况通报等;
(3)数据共享主要满足跨平台间的数据,包括各类数据,以及相关政策法规、规范性文件的共享等。
湖南省发布了《湖南省城市信息模型基础数据标准》、《湖南省城市信息模型平台建设运维规范》。
《湖南省城市信息模型基础数据标准》适用于指导相关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按统一的标准汇交、更新、共享和协同应用城市信息模型基础数据。
该标准指出,城市信息模型应支撑构建智慧城市的数字底座,应包含社会实体、物理实体、城市空间、过程(协作)、监测感知(事件)及其联系数字孪生的信息实体。
《湖南省城市信息模型平台建设运维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缩略语;3.基本规定;4.平台基本功能;5.平台应用;6.运维与安全。适用于指导湖南省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的建设及其相关应用。
该规范指出,湖南省级CIM平台总体架构应包括五个层次和两大体系,分别为设施层、数据层、服务层、应用层、用户层、标准规范体系及运维与安全保障体系。横向层次的上层对其下层具有依赖关系,两大纵向体系对五个横向层次具有规范、指引、保障的作用。
-
设施层:应包括数据存储、传输、服务等基础软硬件及网络资源; -
数据层:应建设至少包括资源调查、业务系统、工程建设项目等类别的CIM数据资源体系; -
服务层:提供数据汇聚、统计分析、数据共享与交换、监测监督、运行管理、开发接口等功能; -
应用层:宜包括城市体检、施工图模型审查、竣工验收模型备案、房屋建筑与市政设施普查等专题应用; -
用户层:包括政府部门和相关企事业单位; -
标准规范体系:应建立统一的标准规范,指导CIM基础平台的建设和管理,应与国家和行业数据标准与技术规范衔接; -
运维与安全保障体系:应按照国家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相关政策和现行标准要求建立运行、维护、更新与安全保障体系,保障CIM平台稳定运行。
相关政策来源:关于发布《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技术标准》等6项湖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的通知 – 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广东省发布《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技术标准》(征求意见稿)
2022年4月,广州市住建厅发布《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技术标准》(征求意见稿),成为继辽宁省、湖南省后第三个发布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地方标准的省份。
该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缩略语;3.基本规定;4.平台功能;5.平台数据;6.平台应用;7.配套设施;8.平台运维。适用于指导广东省的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的建设、应用和运维。
该标准指出,CIM基础平台的总体架构宜采用《信息技术 云计算参考架构》GB/T 32399和《信息技术 云计算 平台即服务(PaaS)参考架构》GB/T 35301的规定,宜符合PaaS功能视图的相关规定。平台总体架构自下而上应包括设施层、数据层、服务层和标准规范体系及运维与安全保障体系,三个层次中的上层对下层具有依赖关系,两大体系对三个层次具有约束关系。
省级CIM基础平台应具备重要数据汇聚、决策分析、模拟分析、监测监督、算法模型服务、开发接口、地图服务发布、统一门户网站、运行管理、移动应用服务等功能。
相关政策来源: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征求广东省标准《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技术标准》(征求意见稿)意见…
在市级层面,广州市发布了《广州市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施工图审查技术规范》、《广州市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施工图审查数据规范》。
《广州市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施工图审查技术规范》遵循了科学性、兼容性、可操作性的原则进行编制,建筑工程施工图BIM审查系统作为CIM平台应用的组成部分,文件主要内容由三方面构成:
-
规范审查范围和条文内容拆解:规定了施工图BIM审查系统审查的范围和内容;
-
施工图设计模型单元属性审查信息要求:规定了提交的施工图设计模型的信息具体要求;
-
审查结果:规定施工图审查系统输出结果的要求。
该文件规定了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施工图BIM审查的范围和条文内容(包括建筑、结构、给水排水、暖通空调、电气专业及消防、人防、节能专项中的部分条文)、施工图设计模型单元属性审查信息要求及审查结果。适用于民用建筑工程新建项目的施工图三维数字化设计信息模型的建立和审查管理,是针对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图BIM审查系统上实现计算机对模型审查的技术规范。
《广州市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施工图审查数据规范》遵循了科学性、兼容性、可操作性的原则进行编制,建筑工程施工图BIM审查系统作为CIM平台应用的组成部分,文件主要内容由三方面构成:
-
模型导入要求:规定提交进行施工图审查的BIM模型中,必须包含的属性约束信息;
-
数字化审查成果文件交付:规定提交给广州市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的施工图审查相关文件类型和要求;
-
GDB数据交付:规定提交给施工图BIM审查系统的GDB数据格式。
该文件规定了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民用建筑工程新建项目信息模型的通用要求、模型导入要求、数字化审查成果文件交付和GDB数据交付要求。适用于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民用建筑工程新建项目信息模型的数据交付。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以上内容:

扫码查看
案例分享

近期专题总结PPT推荐:
3.3k+帖子 2200+文件 180+专题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国匠城):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有哪些行业标准与地方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