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院优交流】公园城市生态网络构建标准及方法研究

项目组成员

高菲、李翠、程之浩、张佩、吴桐嘉、贾丹、吴善荀


课题研究背景


生态网络相关理论研究及应用实践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的热点,普遍认为构建生态网络对城市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稳定性有重要作用,有助于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促进居民健康、提升城市宜居品质。同时,生态网络是实现公园城市生态优先、以人为本,促进城园融合、生态价值转化的重要基础。成都以成渝双城经济圈为战略背景,以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为发展契机,需要探索契合公园城市理念、符合成都特征的生态网络标准体系。基于此,我院生态研究室开展了《公园城市生态网络构建标准及方法研究》工作。


主要内容


在现有绿地系统结构的基础上,从生态网络的构建原理出发,最大化提升生态网络效应,为人提供多种服务功能,提高城市生态网络的结构韧性和综合服务功能,增强超大城市空间治理能力。

【院优交流】公园城市生态网络构建标准及方法研究

【院优交流】公园城市生态网络构建标准及方法研究

图1 技术路线


1

生态网络的空间构建指标体系研究


根据形态学理论研究形成评价指标,适用于城市规划生态网络的评估,评价范围及对象包括区域整体绿地系统骨架结构和片区尺度内的绿地空间两个层面。在评价内容上,从生态网络的连接性、渗透性、均衡性三个维度共形成9个评价指标及标准。以人的需求和感知特征作为评价阈值,对形态学理论的相关指标进行拓展和变形。


2

生态网络评估


以绕城内区域为研究范围,基于生态网络空间指标体系,从绿地系统结构和产城融合单元两个维度,开展了生态网络量化评估,实现对城市绿色空间从绿量到空间网络的认知升级。


【院优交流】公园城市生态网络构建标准及方法研究

图2 绿地系统结构网络评估结果


3

生态网络优化布局研究


针对绿地系统骨架,根据评估结果,通过缝补交通绿脉断点、强化与大型公园斑块连接提升连接性,消除绿楔边界道路阻隔、建设纵深绿脉提升渗透性,结合城市更新增补公园绿地提升均衡性。


结合单元连接性、渗透性、均衡性评价结果,形成5类重点提升单元,分类制定提升策略。


4

提升生态网络综合服务功能研究及建设指引


从公园城市建设需求出发,形成从地块尺度强化生态网络功能的3类8项具体建设要求。在促进健康上,着重强化绿色空间暴露、疗愈性景观植被建设要求;在景观美学上,着重结合人的视觉感受,形成绿视率、围墙通透度、色彩丰富度、艺视率等建设要求;在休闲游憩上,着重强化就近日常游憩、多样的活动需求。

【院优交流】公园城市生态网络构建标准及方法研究

【院优交流】公园城市生态网络构建标准及方法研究

图3 强化生态网络服务功能的建设要求


特色创新


1

构建具有广泛适用性的生态网络空间构建指标体系


基于生态网络构建原理,从形态学理论出发系统研究生态网络空间构建的指标,并根据空间规划应用进行转化,形成涵盖连接性、均衡性、渗透性3大类、9小类的、具有广泛适用性的生态网络空间构建指标体系,为最大化提升生态网络效应、提高生态网络的结构韧性提供科学依据。


2

以提升生态网络综合服务功能为导向形成地块建设指引


在生态网络空间体系的基础上,以提升生态网络综合服务功能为导向,通过强化地块的建设指引提升生态网络休闲游憩、景观美学、促进健康等服务功能。



【院优交流】公园城市生态网络构建标准及方法研究





【院优交流】公园城市生态网络构建标准及方法研究
阅读更多

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给您拜年啦!

我院隆重召开2022年度总结表彰暨2023年新春团拜会

公园城市 绽放川蜀 I 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牵头编制《四川省公园城市专项规划编制指南(试行)》重磅发布

汪小琦院长受邀参加成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总结大会暨民生实事总结推进会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与城市共成长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优交流】公园城市生态网络构建标准及方法研究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