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编:以“人民城市,人民规划”为主题举办的第三届三院联合技术交流会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钟庭报告厅成功举办。今天为大家推荐的是第三届三院联合技术交流会的会议快讯。以下内容来自“同济规划TJUPDI”。

沪上四月芳菲盛,规划英才聚钟庭。2023年4月8日,以“人民城市,人民规划”为主题举办的第三届三院联合技术交流会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钟庭报告厅成功举办。
三院联合技术交流会是由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年度技术交流活动,初衷在于为三家单位提供交流互鉴的平台,共同提升规划技术水平,更好地服务人民城市建设。本次活动由上海市城市规划学会、上海市城市规划行业协会指导,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长三角城市群智能规划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上规院、中规院上海分院和同济规划院的十二位规划师在“落实国家战略”、“追求人民幸福”、“建设品质城市”和“规划转型创新”四组单元分享了最新研究和实践探索,并由十位业内权威专家进行了精彩点评,来自上海、无锡、宁波、苏州、南通、杭州、常州等地的上海大都市圈规划研究联盟单位的各方代表与专家进行了现场交流,四千多名规划界同仁线上共享了这场学术盛宴。

特邀嘉宾
嘉宾按姓氏笔画排序
司马晓
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党委书记、董事长
伍江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
上海市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
同济大学原常务副校长
孙继伟
上海市城市规划行业协会首席专家
上海市人民政府原副秘书长
李晓江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
杨东援
上海市城市规划行业协会会长
同济大学原副校长
张尚武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院长
长三角城市群智能规划
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主任
张菁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
郑德高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唐子来
上海市政府参事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总规划师
同济大学教授
屠启宇
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
研究所副所长
会议主持
王新哲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常务副院长
致辞嘉宾
伍江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
上海市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
同济大学原常务副校长
杨东援
上海市城市规划行业协会会长
同济大学原副校长
第一组
落实国家战略
付朝伟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雄安智慧规划设计研究院 副总工
空间价值营造与空间蓝图实施——雄安新区容东片区规划设计及实施服务
报告以雄安新区容东片区规划设计及实施服务工作为例,阐述了空间价值营造的重要性及背后的逻辑关系,提出集成空间要素以整体还原城市空间的复合特性。以“一张蓝图干到底”为目标,结合责任规划师单位全过程的服务实践,探索从管控到实施的最优转换。
朱慧超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
城市设计所所长
全生命周期视角下生态型地区建设
规划实践探索
——天津七里海两山转化实践与反思
报告以“如何应对新时期投资战略需求?”为主题,以天津市七里海项目为例,探索了“六个转变”应对新时代投资逻辑。一是价值观回归,二是跳脱出场地,三是重新发现价值,四是从静态方案到过程协商,五是从交付思维到运营思维,六是关注投融资的全过程平衡。并通过三点反思,揭示了新发展阶段带来的投资导向及青年规划师的角色转变。
林华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分院(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规划设计研究中心)院长
价值引领 体系支撑 面向实施——上海市国土空间规划技术准则编制研究
研究以“系统条线/空间板块-各层次各类规划”为主线的整体框架,以“价值导向-目标理念-指标策略”为主线串联内在逻辑,并强化四个方面的重点技术导向,一是强化分区指导的差异,二是强化规划管控的适应性,三是强化存量发展阶段空间治理的精细化,四是强化理念和技术方法的创新性。
第二组
追求人民幸福
訾海波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综合交通规划分院 总工程师
传导 深化 实施——上海市闵行区综合交通专项规划编制思考
报告以闵行区综合交通规划为例,提出“纵向传导、横向协调、专项深化、突出实施”的专项规划思路。“纵向传导”围绕国家战略任务,强化战略引领,推动交通导向下空间发展格局最优;“横向协调”突出全域统筹,促进一体化融合和转型发展;“专项深化”注重问题、目标和实施导向,完善与功能相适应的交通骨架;“实施路径”强化综合协调,建立基于事权的上下联动和统筹制。
陆容立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
规划四所 主任工程师
蓝色珠链上的青滩岛站——盛泽高铁片区开发建设研究的工作体会
项目组在盛泽站开展了从规划、建设、治理三个阶段的持续服务。第一阶段,讲好“规划故事”,从历史基因和场地条件出发,提出江南首秀场、浪漫新水乡的定位,谋划了青滩上的车站空间场景。第二阶段,讲实“工程底盘”,搭建协调各专业条线的技术平台,稳定水利、交通、竖向等基本规划条件。第三阶段,讲清“治理思路”,理顺政府推进项目的工作抓手。
曾舒怀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城市设计研究院 城建所 所长
基于共同目标的滨水社区更新规划实践
——以浦东陆家嘴水环城市设计为例
规划聚焦人的需求,凝聚“全龄友好”的共同目标,以滨水公共生活的回归为理念,营造具有认同感和识别性的“家园水岸”。突出三层次策略:梳脉——顺水贯通,垂岸可达;理园——按龄按需,全龄共享;兴坊——价值转换,空间创生。在规划中创新了数据分析与支持、复合共享空间工具箱以及多方参与协商式设计等方法,构建一个集聚民心的幸福环。
第三组
建设品质城市
陈海涛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
规划三所 规划师
新时期科技型产业园区更新的探索
——以漕河泾开发区为例
漕河泾开发区是上海高科技园区的标杆,如今面临城市更新的难题。在新一轮城市更新中试图回答为谁更新、谁来更新以及如何更新的命题。为谁更新,坚守以企业和人为核心的价值取向,更新提供差异化空间载体和品质化服务设施;谁来更新,探索“有为政府+有效市场”的治理模式,推动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如何更新,从注重短期开发收益到强调更新的综合收益。
陈亚斌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城市设计研究院院长助理、城创所所长
人本视角、数字应用与实效导控
——太原市总体城市设计的几点思考
报告以太原市总体城市设计为例,探索新时期总体城市设计的方法、技术与管控体系。方法和技术层面聚焦人本视角、数字应用与实效导控三个方面,建立事前、事中与事后的全过程人本导向工作方法;管控体系聚焦构建“总体设计通则、分区设计导则、重点片区要素库”三级分层纵向导控体系,以及“横向协同、纵向传导、分解细化”三种实施方式,实现一张蓝图绘到底。
金山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详细规划分院 总工程师
地区总图
——面向实施的规划协同工具创新
报告介绍了在上海开展建设项目规划实施平台管理的背景下,依托地区总图在实施层面规划协同技术方法的创新。核心思路是通过整合设计方案、伴随地区建设、提供协商平台,衔接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推动规划实施“从地块到地区”、“从结果到过程”、“从管控到协商”的转型。
第四组
规划转型创新
张恺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四所所长
大胆设想 小心求证
——新时代古城保护复兴的绍兴探索
报告介绍了绍兴古城智慧复兴规划设计的技术亮点。从战略抓手、行动计划、专业协同三个方面,探讨新时代古城保护复兴的实施路径。提出古城复兴要将规划转化为计划,建立长远的一体化战略目标,并把战略目标分解为可逐步递进的分期目标及关键措施。同时,应依托多专业协同和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对每个阶段的战略抓手大胆设想、小心求证。
张亢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
规划研究所 主任工程师
“规-建-治”一体——杭州规划建设评估的逻辑与思考
面向城市发展方式转变与精细化治理的新要求,城市规划建设既要保持战略高度,更要切实解决当前核心问题。项目从“多源数据+市民感知+生长脉络”三个维度出发识别真问题,秉承“规划-建设-治理”一体化的思路,解析核心矛盾成因并提出系统对策,提出可落实的部分行动方案。由此,建立一种坚持问题导向、面向近期、规建治一体、多部门协调的规划建设领域综合性战略行动方案。
陈琳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乡村规划设计分院(生态绿色发展促进中心)
院长(主任)
高密度超大城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路径探索——上海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专项规划编制
报告以《上海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为例,从生态系统科学、空间支撑和人类需求等多角度,探索适应超大城市精细化治理要求的问题识别框架和技术方法。规划聚焦生态要素和发展目标,通过建立综合性、系统性修复任务矩阵,明确了六个世界级示范引领区的生态修复方向;通过建立“修复分区-任务指引-行动项目”的纵向传导和横向协调机制,保障规划有序实施。
规划圆桌交流会


四组单元的主题分享之后,在同济规划院张尚武院长的主持下,与会嘉宾、三院及上海大都市圈规划研究联盟其他单位代表进行了规划圆桌交流,就本次交流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参加交流的规划联盟单位代表有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党委书记熊健、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总规划师李海涛、无锡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设计所所长吴烨、常州市规划设计院副院长黄刚、苏州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规划景观事业部总规划师黄晓春、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兼上海分院总工李娜。
主办方活动交接

同济规划院院长张尚武和上规院党委书记、副院长熊健进行了主办方活动交接仪式。熊健书记代表下届主办方发言,表达了对第四届三院联合技术交流会的期待。
最后,张尚武院长代表本次活动主办方感谢各位专家领导的精彩点评、十二位同仁的实践分享以及各位交流嘉宾的思想碰撞,并预祝下一届三院联合技术交流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会场花絮











策划 | 三院联合工作组
以上内容来自:微信公众号 同济规划TJUPDI
END
【国匠城-规划师成长学社】近期专题推荐: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相关文献与导则,省级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街区活化利用工作机制与实施方案

扫码查看
PDF分享

更多内容,欢迎加入国匠城
规划师成长学社——关注规划师成长的知识星球
3.3k+帖子 1680+文件 180+专题
5700+ 规划师已加入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国匠城):会议快讯:“人民城市,人民规划”——第三届三院联合技术交流会在同济大学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