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广州乐金显示制造基地,深入了解广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情况。作为国家超高清视频显示产业发展的先行区、示范区,广州以制造业当家谋划高质量发展,将超高清视频与新型显示产业列入“千亿级产业集群”,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的规划目标,表明广州着眼实体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
近年来,广州加快打造“世界显示之都”,产业链体系不断完善,市场供应量跃居前沿,并从全球引进了一批显示领域的龙头企业,乐金显示就是其中之一。但在高速发展过程中仍存在标准体系不健全,尖端技术发展受阻等一系列挑战,因此有必要进行深入调查,剖析产业链现状特征,为行业发展建言献策,助力壮大本土产业链。
01
概念释义——
超高清视频显示基本内涵
超高清是继视频数字化、高清化之后的新一轮重大技术革新,指分辨率在4K/8K及以上的视频内容,利用激光显示、液晶显示(LCD)、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OLED)等显示技术进行呈现。产业链涵盖采集、制作、传输、呈现、应用等多个环节,覆盖材料、半导体、光电子等高科技行业。
随着技术发展,超高清视频应用领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广播电视、文教娱乐,通过与5G、热成像、3D渲染等技术结合,不断扩展至面向医疗、教育等民生领域,及卫星遥感、地理测绘等国家重大领域。

图1
超高清视频及新型显示产业链图谱
02
“高清”广州——
广州超高清视频显示产业链
发展特征
(一)发展态势: 欧美日韩引领行业起步,广州超速发展位居国内榜首
超高清视频显示产业起步于1960年代的欧美日韩,在频道建设、内容制作、核心技术等领域拥有先发优势。我国超高清视频显示行业于2003年起步,近二十年来,在京东方、TCL等行业巨头带领下,中国在超高清视频显示领域攻坚克难、快速发展。
2019年《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发布实施以来,国内产业链各环节持续发力,产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广东、北京、上海、安徽、湖南、重庆、四川以及青岛等地也积极推动行动计划,相继印发产业发展政策。
2020年,广州市开播全国首个城市免费超高清电视频道、授牌全国首个超高清视频创新产业园区、永久落址世界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大会。超高清视频产业已成为广州高质量发展新名片,2022年,广州市发改重点建设项目有6个超高清产业项目,牵引韩国LG、TCL华星、创维、国显等龙头企业投资落户。从我国新型显示企业分布来看,40家企业聚集在广东省,企业数量为全国之最,而广州市位列赛迪“2022年新型显示十大城市”之首。
(二)产业基础:市场供应全球领先,专利应用多点开花
■
1.广州产业规模超千亿,企业数量四年翻三番
广州市2022年产业总规模超2300亿元,超高清视频显示产业产值近4年增长36%,新型显示主控板卡出货量占全球比重超35%、显示模组市场占有率、4K板卡出货量连续多年全球第一。2021年广州新增1865家新型显示企业,近四年内企业数量翻三番。

图2
广州超高清视频及新型显示年产值增长表

图3
2018-2021广州市新型显示企业新增数量[2]
■
2.传输存储专利数全球占半,元件设备单点突破领先全国
广州近十年来技术专利数量不断攀升,在核心元件、视频生产设备、终端显示设备单点突破领先全国,前端摄录系统领域实现多项全国首创、世界领先。如广州博冠成功研发了全国首台广播级、超高清、超高速的摄像机并应用于北京冬奥会;2022年9月广州本土企业超讯通信、4K花园、扳手科技等产业链各环节的优秀企业,共同首创国造第一架4K和8K超高清广播级转播车,其国产化率达到85%以上,开创了国内先河。
在发展过程中,超高清视频显示产业也存在一定问题,例如,传输存储专利量全球占比近半,但前端摄录占比仅一成;新型显示的技术专利对于外国进口的依赖性较强,如OLED的核心价值在于上游材料生产与设备制造,其主要掌握在日本、韩国三星等领先供应商。近年来,国内京东方、中微公司、莱德设备等企业已开始逐步打破国外垄断。

图4
4K和8K超高清广播级转播车
■
3.内容制播经验丰富,时长储备堪比省级规模
广州超高清视频内容丰富,时长储备为上海2倍,堪比省级规模。内容储备方面,广州市可提供4K节目时长全国领先,超1.7万小时,且节目内容丰富;到2023年,超高清视频节目储备超过3万小时。[3]

图5
2022年超高清内容储备市场
■
4.聚焦“医教工安”赛道,创新营造多元应用场景
除传统广播电视领域外,广州超高清显示企业也竞相推出创新产品,例如,医疗健康领域,珠江数码已开通21个地市卫健局与 30 家定点救治医院的远程医疗系统;文教娱乐领域,支持8k分辨率拍摄与数字内容创作的高通骁龙8系列手机与英伟达 40系显卡即将上市;工业智造领域,慧眼科技提供的智能装备涵盖机器人装配、贴标读码等应用;安防监控领域,广州博冠光电科技推出5G+8K超高清重载云台监控摄像机。
(三)空间分布:一核三翼五大平台,规模集聚效应初显
经梳理,广州市目前已有2000余家超高清视频与新型显示产业相关企业,依托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与天河智谷两大重点平台,构建“五山高校区+智慧城+科学城核心区”的产学共生基地,初步在天河及黄埔区形成中心集聚,两区企业数量占比近60%;同时,借北部空港枢纽,南部港口优势,东部联合东莞惠州产业基础形成“三翼”的发展态势。
产业链生产-服务-应用体系中,生产环节企业多分布于黄埔区、增城区,市内分布广泛;服务环节企业对于交通区位要求较高,多数聚集在天河区;应用环节企业发展较好,各区分布广泛。40余家龙头企业六成属于生产环节集中于黄埔增城花都天河四区。

图6
广州产业链相关企业分布图

图7
广州产业链重点企业分布图
广州市现布局五大重点平台包括:越秀花果山超高清视频产业特色小镇、海珠广州国际媒体港、增城超视堺新型显示创新园、黄埔中新广州知识城及广州科学城,平台内企业总数占全市相关企业25%,集聚效应初显。通过重点开展超高清数字内容“一山一港”建设,逐步在越秀区和海珠区激发新活力,同时促进新技术与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建设产学研用一体化智媒体生产研发基地,打造标准化、可复制的文化产业智慧园区模式。

图8
产业链重点产业园区分布图
(四)建设模式:园区规模带动发展,龙头集群牵引链条
行业发展目前呈现两种建设模式,园区规模化与龙头集群化。园区规模化发展通常为政府引导下的平台集聚空间,以五大重点平台为典型代表,可以集聚龙头企业、核心人才、技术平台、产业资金,为中大型企业提供会议交流、展销空间,扩大企业知名度拓展市场,规模大效益高。
龙头集群化以行业领军企业为核心,2-3公里范围内形成上下游集群化发展,中小企业依托龙头企业选址,并利用龙头企业带动提升的周边产业环境及配套设施自由灵活发展,与其他企业一同形成产业链聚集区。
■
1.园区规模化,“以商引商”实现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招商
以花果山超高清视频特色小镇为例,小镇地处越秀区市中心,依托广州广播电视台空间载体,通过注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提升旅游景观环境、完善休闲生活配套设施等方式分三期重点打造。园区通过“一带三区”空间结构串联覆盖超高清视频显示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打造“4K/8K+5G”超高清视频显示产业集群,形成“采集—制作—传输—呈现”全链条,年产值可达150亿。
小镇通过联动入驻企业和服务机构,组织产业推介会等招商活动,开展“以商引商”的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招商,为知名企业提供会议会展、产品展示空间。由于地处老城区,小镇内密集的建成区以及周边山体制约了园区发展空间。企业入驻虽多,但主要以新硬件新技术展示为主,缺乏内容制作、节目策划、影视活动方向企业。

图9
花果山超清视频产业特色小镇布局结构图

图10
视源电子周边相关产业分布图
■
2.龙头集群化,按需选择多元空间发展模式
以广州本土超高清视频显示龙头企业视源电子公司为例,公司主营显示控制产品的设计、研发与销售等业务,其半径2公里范围内聚集起7家产业链相关企业,5家包含相关企业的小型科技园区,呈现集群化发展。
该模式为市场运作下自发形成,有利于中小企业初期发展,企业自由发展空间需求各异,在发展过程中,企业将历经三种空间迭代,初创型企业由于对地价敏感并依赖物流运输往往位于郊区空间以生产车间+少量办公为主,成长型企业业务不断扩张对于扩园需求旺盛,易形成产办研复合型空间,成熟型企业多以花园式公共空间为主,高低搭配灵活形成超级制造园。

图11
企业建筑空间迭代图
在企业建筑空间迭代过程中,常受到用地及空间制约性要素,可采用工业上楼等方式最大化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实现用地集约满足企业发展。乐金显示公司(LG Display)位于黄埔区广州科学城内,包含三家工厂,分别生产OLED面板、液晶面板和模组,占地面积达76公顷。OLED面板厂由于是最后建成受到用地面积的限制,改变原有建筑方案,做到93米9层高标准厂房,整体厂区容积率达到5.5,所有厂房都可以根据地形、用地面积自由变换,是工业集约用地的典范。

图12
乐金显示公司制造基地
03
“链”上未来——
广州超高清视频显示产业
发展建议
超高清视频与新型显示产业正融合人工智能、5G商用、云计算等新技术创新发展,未来也将会多种应用领域全面开花。广州作为赛迪“2022 年超高清视频显示十大城市”之首,更应从多方面助力企业向高质量、高效率、跨产业融合方向发展。
(一)强化补链思维,聚焦产业链短板,加快构建上游支撑产业
重点识别广州产业链短板,通过政企联动和政策激励,牵引企业在核心元件、新型应用领域发展。政府加大科技投入,强化扶持校企合作,同时鼓励龙头企业制定行业标准体系。
不局限于产业链本身,打通与其他产业链行业壁垒,在人工智能、轨道交通、医疗健康等领域提供新增长极点。行业协会定期举办系列沙龙活动及全国性高端论坛会议等,打造行业品牌活动,扩大广州产业链影响力。
(二)融合文旅资源,丰富功能业态,打造专业复合园区空间
在产业园区塑造方面,花果山超清产业小镇及广州国际媒体港等园区提升上,可参考马栏山视频文创园,以“传媒+文旅”为主题,从视频内容制作塑造产研居功能复合园区,同时融合文旅资源,以大型活动为触媒,打造“传媒+文旅”视频文创产业品牌。

图13
马栏山视频文创园区[4]
(三)依托龙头企业,带动产业群集聚,形成整体协同发展态势
充分发挥视源电子等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打造多个内容直播应用端示范园区,在空间上形成相邻的上下游产业链,“生产-服务-应用”全环节覆盖,有利于达到强大的集聚效应,促进企业之间的互动合作和成果转换,提升产业竞争力。

图14
示范园空间布局
(四)加大科研投入,培育专业性人才,强化产学研用互动模式
人才培育方面,一是高校要做好开源工作,增加集成电路、计算机图像处理等相关专业招生名额。二是加大相关专业人才的就业指导,可与科研院以及龙头企业建立联合培养计划,积极引导人才进入半导体行业中来。三是继续出台相关人才政策,通过提供便利的落户政策、优越的就业环境、齐全的公服配套等举措广泛吸纳海内外优秀人才。
产学研互动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产学研融合发展机制,加强政府、企业、科研院所、高校之间协同互动;还需要鼓励支持高校主动与政府、企业成立联合研发应用机构,依托相关政策,获取相应的资金支持,增强技术转移。
(五)基于产业需求,搭建专业化平台,提升专业配套服务能力
在园区通过建立公共技术交流中心,为企业提供公共技术服务,助力企业降低研发费用。同时可在园区周围配套提供相关的商业商务、会议会展、现代金融等金融服务以及知识产权、人力资源等空间集聚的中介服务。
资料来源:
[1] 德本咨询《互联网周刊》
[2] 赛迪智库:2021年中国新型显示产业发展趋势;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3] 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印发的《广州市关于加快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
[4] 马栏山视频文创园官网
供稿|城市设计策划所、规划设计五所
技术审核|总工程师办公室
编辑|办公室
推荐阅读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广州市规划院):产业链洞察⑦|进阶之路,广州超高清视频与新型显示产业撬动千亿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