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自然资源部印发《关于加强国土空间详细规划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当前阶段加强国土空间详细规划工作作出七项任务部署,强调了详细规划的法定作用和政策属性,对新时期详细规划编制管理工作的改革优化指明了方向。近年来,广州市持续开展国土空间详细规划探索实践,强化规划单元的衔接统筹作用,通过精细化、品质化的规划管理,推进增量空间和存量空间的高效利用,为城市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城镇开发边界内发展空间要紧抓“防止粗放扩张”这一主线,以规划单元为抓手,推动详细规划编制模式、技术路线与管理规则的深刻变革,实现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的高质量发展。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处理好保护与发展、增量与存量、规划与规则这三组关系。
科学统筹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通知》要求根据人口和城乡高质量发展的实际需要,以规划单元统筹功能、优化布局,避免增量空间无序、低效。当前广州正在探索基于“规划单元-导则地块”的详细规划分层编制模式,单元详细规划是实施总规到详规传导的衔接层与转换层,为下层次地块详细规划提出“大规划条件”的具体指引;地块详细规划负责落实具体地块边界、用地性质和规划指标,作为实施规划许可,引领项目建设实施和运营管理的技术依据。
规划单元要统筹衔接上层次规划管控要求,做好“守门员”的角色。规划单元严守生态、韧性、民生底线,建立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管控要素传导清单,根据清单将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要求分为边界传导、功能传导、指标传导以及布局传导四种类型,健全总详传导机制。单元详细规划进一步明确底线约束、土地利用、开发容量、民生设施4方面、9大项刚性管控要求,为地块详细规划提供方向性的引导与条件约束。
规划单元要着力强化对空间资源精准配置的引领性,实现“引领者”角色提升。结合城镇开发边界内国土空间发展动力差异,详细规划应当形成分区引导、分类施策的编制模式。广州提出按照重点功能平台、城市更新地区、历史文化地区以及一般城镇地区,以优结构、调布局为目标,划分重点开发单元、城市更新单元、历史保护单元以及一般城镇单元,实施差异化、特色化、精细化的管控引导。其中,在严格控制空间开发的同时做好战略留白,对战略留白地区探索单元层面的结构式管控,重点明确底线约束、重大设施及基础工程空间预控要求。
科学统筹增量与存量的关系
实施高质量发展,空间资源的高效利用是关键一招。面对市域城镇开发边界内80%以上为存量用地的现状,广州提出实施调整重构型为主、扩张型为辅的空间发展策略,牢固树立土地是宝贵的空间资源理念,推动土地要素高效配置。
探索增量、存量空间联动管理。完善市规划委员会组成和议事规则,由一个专业委员会统一审议包括城市更新单元详细规划在内的各类国土空间详细规划,保障城市增量空间与存量空间的有机融合。科学划定城市更新单元,在单元内预留10%的增量空间,用于填补边角地、夹心地、插花地等零散用地,补足提升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基础设施、城市绿地等。
强化土地资源的复合高效利用。鼓励制造业项目原地实施扩容提质,提高工业用地开发强度,以“零增地”方式实现经济发展、环境保护、企业盈利等多方共赢。实施新型产业用地(M0)政策,鼓励制造业与研发、设计、测试、中试等产业环节一体化融合发展。探索相对集中设置镇街级邻里中心、居委级社区中心,以空间刚性、功能弹性的形式,鼓励养老、托幼设施、公共文化设施、体育健身设施以及公共空间兼容设置,形成“一站式”社区服务中心。
协调对接规划与规则的关系
发挥详细规划作为“空间治理型规划”的作用,通过规划编制和规则完善并举,提出综合性解决方案,强化规划的引领性和可实施性。
有序开展详细规划评估和编制。当前广州正在开展已批详细规划的评估工作,包括对上位规划和专项规划强制性内容的符合性评估、对重大项目建设和重点平台发展的支撑性评估、对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安全韧性等新理念、新要求的适应性评估等。评估成果作为市、县(区)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进行规划管理、制定详细规划编制计划、开展详细规划新编或修编工作的依据。广州积极探索详细规划差异化、精细化的详细规划编制方式,逐步形成详细规划编制管理新模式。
探索完善详细规划运行规则。配套完善国土空间详细规划编制规程与技术标准,规范化指导详细规划编管工作开展。加强规划编制与经济发展、社会治理、土地整备等多领域、多环节配套政策的协同,推动详细规划从“技术图则”逐步转向协同历史文化保护、人居环境提升、社会综合治理,以及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综合型“实施蓝图”。
初审:赵蕾
审核:程秀娟
审签:赵晓涛

推荐阅读



i自然全媒体
转载请在醒目位置标注来源:i自然全媒体
i自然投稿邮箱:mnrnews@163.com
电话:010-68047618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i自然全媒体):详规新政解读与实践② | 广州:善规、善为、善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