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8日,记者从四川省自然资源厅获悉,经过一年多的调查论证和周密筹备,四川将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四川是全国能源资源大省,主要矿产品产量和消费量居全国前列,矿业经济已经成为区域发展的重要动力。在上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四川地质勘查工作成效明显,新发现矿产地166处,天然气、页岩气、钒、钛、磷、晶质石墨等优势能源和矿产资源新增资源储量取得重大进展,有力保障了国家重要矿产供给。
新一轮战略找矿将重点围绕国家紧缺、四川省优势的锂、钒、钛、稀土等28种重要矿种,通过大力实施基础地质调查、矿产资源勘查、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地质找矿科技创新等项目,计划到2025年,实现全省重要矿产勘查程度明显提高,锂、磷等优势矿产查明资源量增长10—20%,金、镍等紧缺矿产查明资源量增长5—10%,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效率、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升,重要矿产资源总回收率、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提高3—5%,力争在国家紧缺矿种找矿新理论和新增资源量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与上轮找矿行动相比,四川省这次找矿行动主要呈现三个新特点:一是在目标上,坚持全面兼顾,既要增储,也要上产。以“查缺、找量、强优、增产”为目标,按照“新区突破、老区增储”的思路,科学论证“十四五”找矿目标和2035年远景找矿目标,通过加大对现有矿山深边部资源勘查开发、提高综合利用水平等方式,加快推进战略性矿产增产保供,同时,拓展找矿空间,落实生态保护红线内战略性矿产差别化管理制度,尽快建立一批重要矿产资源储备基地。二是在部署上,坚持统筹推进,既要分区分类,也要梯次突破。结合我省基础地质工作程度,区分基础调查区、重点调查区、重点勘查区和重要矿山深部等四类实施区,分类部署基础地质调查、矿产资源勘查、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找矿突破科技创新等不同层次、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地质勘查项目,聚焦重点、靶向发力,实现项目资金、技术力量、重要矿种上相匹配,力争重点区域重点突破、优势矿种全面突破、关键技术精准突破。三是在方式上,坚持多元联动,既要发挥优势,也要合作共赢。发挥我省地勘单位专业优势、科研院校技术优势和矿山企业产业优势,通过设立找矿基金、推动合作开发、开展联合攻关等方式,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地质找矿;加快建设地质大数据中心,挖掘现有资料潜力,整合科研成果数据,建立全域覆盖、开放共享的地质数字服务体系,推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全链条高质量发展。
与此同时,四川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将强化科技创新,以重大科技专项为引领,推进找矿理论创新,突破卡脖子技术,推动产学研结合。
转载请在醒目位置标注来源:i自然全媒体
i自然投稿邮箱:mnrnews@163.com
电话:010-68047618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i自然全媒体):呈现三个新特点!四川这样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