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历史文化保护数字化解决方案,激活古城文脉



6月10日,我们将迎来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主题为“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自信自强”。截至目前,我国共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42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312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487个,历史文化街区 1200余片,历史建筑5.95万处。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


围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等保护对象,国地科技应用实景三维、数字孪生、虚幻引擎、AR、物联网等技术,打造从历史文化资源普查,到历史文化保护一张图,再到评估监测预警全链条的历史文化保护数字化解决方案,以数据赋能,锻造历史文化保护智慧中枢,为历史文化资源数据管理、保护传承利用、辅助决策和展示宣传等工作提供支撑。目前该成果已在四川省历史文化保护工作中得到应用。




PART.01

历史文化资源普查



运用倾斜摄影、激光点云、遥感影像、全景影像、虚幻引擎等技术,构建历史文化保护对象的实景三维数据库,以厘米级精度,电影级渲染效果,多维度展现历史文化片区的文化风貌及历史建筑的建造工艺。


历史文化保护数字化解决方案,激活古城文脉


PART.02

历史文化保护一张图



通过汇聚时空基础、历史文化资源、业务管理、公共专题、物联网等数据,形成覆盖全域全要素、家底清晰、标准统一、动态高效的历史文化保护数据底板,一屏掌握历史文化资源的过去、现在、未来,宛如一座让历史文化资源“活”起来的线上“博物馆”。


历史文化保护数字化解决方案,激活古城文脉


同时,基于历史文化保护类法定规划,动态更新文物建筑、保护管理等要素,为古城空间布局优化及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依据,助力保护与发展协调运行。


PART.03

评估监测预警



以数据赋能,建立历史文化保护智慧中枢,重点针对历史文化街区及其周边环境、重要历史建筑、街区保护范围内的建筑风貌和建筑高度进行多维度的监测、识别和预警。


历史文化保护数字化解决方案,激活古城文脉


评估监测。一方面,实时监测文物保护范围红线、建设控制地带红线等重点评估指标,为整治保护决策提供依据。另一方面,基于历史文化保护利用实施评估体系,建立多维度、多指标的保护利用实施全流程的评估指标,建立指标模型算法,定量分析规划实施成效,支撑“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工作开展。


巡查预警。以IoT+巡检+群众监督结合,预警追踪异常,通过APP发起在线巡查,包括遗产要素单体、环境治理工程、客流高峰等巡查,实现历史文化保护对象的预警监测及跟踪处理。


整治修复。通过二三维可视对比历史建筑复原修缮效果,并实时动态监控整治保护工程进度、资金使用等指标,以全面提高整治保护管理效率。


水有源,故其流不穷;木有根,故其生不穷。我们持续探索,以数字技术,激活古城文脉,讲好中国故事,守护民族瑰宝。






相关阅读




专 题



历史文化保护数字化解决方案,激活古城文脉

历史文化保护数字化解决方案,激活古城文脉

历史文化保护数字化解决方案,激活古城文脉

历史文化保护数字化解决方案,激活古城文脉

历史文化保护数字化解决方案,激活古城文脉

历史文化保护数字化解决方案,激活古城文脉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国地科技):历史文化保护数字化解决方案,激活古城文脉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