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王家湾,沈阳35个核心发展板块之一,是助力沈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践行拥河发展的核心承载平台,亦是促进沈抚同城化发展的重要节点。
2021年沈阳市政府向全球征集王家湾板块城市设计方案,遴选出6家国内外知名机构,先后经专家评审、市规委会审议后,最终确定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与深圳市欧博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联合体为优胜单位,并承担后续深化整合工作。随后项目组前往沈阳驻场,与沈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控规团队一同开展深化整合设计工作。深化成果于2023年3月对外公示,于6月26日在“沈阳王家湾板块建设启动仪式暨全球招商大会”发布。
More

▲ 整体鸟瞰效果图

▲ 动画展示
走向浑河.
浑河是沈阳的母亲河,但在过往的建设中城市活力中心远离浑河。随着浑南的全面开发建设,浑河逐渐成为城市的地理中心,沈阳也步入拥河发展时代。


▲ 城市发展沿革
现状的浑河水岸,大部分被居住功能所占据,城市公共活动与水岸互动较弱,城市开发建设用地与滨水绿地之间多被城市干道所分离,降低了城水通达性。

▲ 过去的浑河如同界河,分隔南北两大主城
王家湾,浑河南岸上的一处待琢璞玉,集城市副中心位势、优良的生态资源、便捷的交通、成规模的发展空间等优势于一身,更是冬季运动场馆、国际会议中心和沈阳广播电视台等重大建设项目选址地,是浑河沿岸唯一一处可以重塑城水关系的实践平台。

▲ 王家湾集四大优势于一身
我们在构建独特的滨水体验和城市形象的同时,也注重面向实施的城市运营与管理,以产、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创新发展模式,满足沈阳对城市产业创新和滨水交往生活的所有想象。
01.
景城融合
多措并举打造极致滨水体验
从“集中布局”到“向水而生”
考虑到基地临河拥有得天独厚的湖、洲、岛等景观资源,我们认为应该把城市公共活动引向滨水。同时降低干道对城市与滨水区之间的割裂影响。本次规划在不颠覆性改变控规的基础上,对控规的绿地和道路格局进行重塑。


▲ 原控规城绿关系(左)整合方案城绿关系(右)
我们将原控规集中绿地打散,化整为零,构建尺度宜人、服务均衡的绿网格局,最大化激活周边土地价值。向水而生的五条绿廊,开窗即景、出门见绿,引导城市向水活动,既是承载海绵功能的绿色生境,也是承载公共服务的活力生境。

▲ 沿绿带布局公共服务,让绿色街巷融入城市人文

▲ “院、园、场、圈、岛”五条主题各异的绿带公园
从“阻隔”到“联动”
规划将控规中割裂城水关系的南堤东路改线至城市腹地,减少滨河过境交通量,既强化了城市用地和水岸的友好关系,也提高了城市干道两侧的服务均好性。

▲ 原控规南堤东路线位(左)整合方案南堤东路线位(右)

▲ 城河联动
从“阻隔”到“联动”
浑河堤坝与规划场地之间有一定的高差,造成了一定的景观视线阻碍,而且不利于市民便捷到达水岸。

▲ 堤坝与场地高差示意
规划结合场地地形,通过缓坡的方式,消解场地高差。同时利用新旧地形间的高差空间,布置停车场及附属功能用房,减少了建设过程中的挖方量。

▲ 通过缓坡的方式,消解场地高差
改造后的地形,将人群自然而然地引向浑河水岸。同时,以韧性城市为指导,在堤内分段、分层构建多种堤岸形式,提供不同的滨水体验。

▲ 浑河滩地剖面设计
“单一公园”到“活力阳台”
为强化滨水绿岸与腹地的互动关系,规划将各个板块中的公共功能推向滨水,将水岸与城市公共功能紧密联系在一起,并构建五段各具特色的滨水体验。

▲ 公共向水,重构浑河沿线空间秩序
最终形成右岸生态自然,左岸繁华荟萃的两岸差异体验,也使得原来单一观光游览的浑河滨水公园,走向与腹地联动的多维城市阳台和多彩活力水岸。

▲ 浑河阳台,缤纷水岸
从“整齐划一”到“相映成趣”
滨水景观形象上,结合楔形绿地与小体块建筑、错层阳台交融,形成灵动柔和的滨水公共界面。高度方面,TOD站点高密开发,临水叠落,建立城景融合、起伏有序的城市天际线。构建近、中、远景相互辉映,层次丰富的河岸表情。

▲ 起伏有序的城市天际线

▲ 层次丰富的河岸表情
02.
产城融合
培育持续的发展动能
为王家湾培育持续的发展动能,以产促城,以城兴产,将产业与城市联系得更加紧密。
产城交融的空间布局
在内湖腹地长安桥两侧(轨道沿线周边)安排体育、传媒、产业综合服务三大产业聚落,与北侧东塔中心、方城、沈阳站等城市热点串接在一起,融入城市公共活力结构。

▲ 城市公共活力结构
围绕中心两翼布局差异主题居住产品,促进产城融合,同时利于开发资金平衡,最终形成“一核两轴、一岛五片”产城交融的整体功能布局。

▲ 一核两轴,一岛五片的空间结构
开放共享的会议中心
规划将会议功能进行整体抬升,底层空间还给市民,并植入商业零售、文化展览、交易展销等丰富体验场所;关注会后场馆持续运营,融合“官方会议+文化展览”、“商务接待+旅游度假”、“商务休闲+市民游憩”三大复合功能,打造一个市民可亲近、四季有活力的国际交流中心。

▲ 国际会议中心功能分布图

▲ 国际会议中心效果图
持续活力的冰雪运动中心
我们关注大型赛事场馆的可持续运维,在冰雪运动专业体育场馆的基础上,集成特色休闲消费、全民健身公园等功能,联动内湖、河岸活力场所,打造一体联动,功能复合多元的体育综合体。同时,我们以平赛结合为基本导向,谋策非赛时体育场馆的多元利用,保证场馆持续活力的同时,创造盈利场景,平抑场馆日常运维成本。

▲冰雪运动中心功能图

▲ 与河岸联动,四季可享的体育综合体
全民共娱的传媒聚落
规划结合传媒产业空间需求特征,定制满足大、中、小企业需求的多元空间模块,满足不同规模、不同阶段的传媒企业发展需要。规划整合不同类型企业的配套需求,化零为整,将可共享的演艺中心、文化空间、直播间等设施集中布局于一线河岸,规避重复建设,降低企业发展成本的同时,也提供一个向市民开放,可承接城市活动的文化交流平台。

▲ 传媒聚落效果图
立体交互的创新雨林
充分利用枢纽轨道站点优势,进行TOD立体复合开发,无缝衔接枢纽站点,垂直发展商业、商务、办公、酒店等综合服务功能,打造服务地区发展的活力磁心。

▲ 多维办公空间

▲ 中轴城脊立体开发示意
03.
人城融合
吸引青年才俊扎根
规划旨在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滨水魅力城区,将王家湾打造成天下英才向往的栖息地。
工作圈子
核心区提供与产业发展阶段相匹配的产业空间,服务企业成长;提供多样化的就业与发展机会,吸引天下英才落户。
生活圈子
结合不同人群需求偏好,设置多种居住社区产品,营造有归属感的家园场所。北侧为浑南科技城及全市提供国际人才社区与生态社区,南侧结合冰雪运动中心设置体育社区及人才社区。

▲ 特色社区
青年社区将构建畅享时尚前沿的多元生活方式,和就近的创业与就业机会。拥有优质的自然景观资源和公共空间场所,以及充满烟火气、活力十足的生活元素。

▲ 青年社区示意图
休闲圈子
借助城市道路、轨道交通、水上游船等多种交通方式,吸引人们前往王家湾打卡消费。沿浑河展开滨水休闲、运动康体、文化娱乐、特色消费等城市多样公共产品。

▲ 沿浑河布局多样的公共产品
04.
面向实施
规划注重面向实施的城市运营与管理,希望能够提供一套好用、好看、好管的行动蓝图。
独立完整的建设模块
5个尺度适宜、功能混合的板块,建设一片,成熟一片,从西向东逐步推进。不用因为某个板块功能的调整,而影响其他板块的建设。随着开发建设的推进,还能根据市场或设计条件的变化,动态应对、调整尚未开发的板块功能。
More
▲ 独立完整的建设模块
带状绿地公园捆绑开发
向水而生的绿地格局,使得王家湾在开发用地总量几乎不变的情况下,极大提高了腹地土地价值,同时相较于大片集中绿地,小规模的带状绿地更便于与其周边用地捆绑开发。

▲ 带状绿地捆绑开发模式
理想照进现实.
基于理想的目标愿景,结合务实的探索路径,经过多轮深化打磨,深化的城市设计成果已经完成控规修编的法定化转译。6月26日,由浑南区政府组织的,沈阳王家湾板块建设启动仪式暨全球招商大会盛大开幕,标志着王家湾正式进入实施建设阶段。

结语.
浑河新水岸,无界活力湾,未来的王家湾将结合其优越的生态资源环境,成为融汇体育休闲,国际交往,文化创新等功能于一体的高质量发展先锋平台,为城市赋能,与全民共享。
项目信息
组织 / 委托单位
沈阳市人民政府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沈阳市自然资源局
沈阳市浑南区人民政府
设计单位
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沈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深圳市欧博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主创
深规院主创:黄卫东、王陈平
沈规院主创:毛兵、刘威
欧博主创:Michel Perisse、李亚鹏
深规院设计团队
彭首瑜、陈春明、董喜远、杨连燚、王志凌、王文鹏、张豪、卢文若、谢俊、朱菊慧、谢诗祺、颜丽琴、张平山
沈规院设计团队
张建军、高峰、王亮、张玉一、徐靖文、李绍岩、魏钰彤、岳爱楠、杜燕羽、王英杰、蔡南、李菁、朱宏飞
欧博设计团队
雷茁、孟祥璇、鲁昱彤、蔺鹏博、左黛钧、彭博
CGI团队
天视印象: 张铁兵、陈果 、周江林、符朋辉、陈四海、符敬、张梅、吴宁花、周光俊、陈冠华、黄铨冠、黄梓恒、欧阳卫、李付生、罗子阳
往期· 推荐
深圳市信息通信基础设施专项规划
新桥东 丨 “工业上楼”,设计再上层楼
△ 请点击图上标题查看
· 欢迎关注 ·
供稿
丨
陈春明
编辑
丨
何 瑜
校审
丨
李 晨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UPDIS共同城市):王家湾 丨 重塑沈阳水岸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