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城市规划工作,强调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战略引领作用,考察一个城市首先看规划,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在我国首部“多规合一”的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正式印发,各地按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持续深化“多规合一”改革之际,“国土空间规划专题研究班”在中国浦东干部学院顺利举办,市(地、州、盟)党委、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师市49名主要负责同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结合党的二十大部署,分享各地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经验,交流对深化“多规合一”改革、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理解和认识。现陆续刊发供交流参考。
八师石河子市党委副书记、八师师长、石河子市市长 葛志辉
八师石河子市是一座“军人规划、军人建设、军人管理”的共和国军垦名城。1950年1月,王震等老一代革命家带着初心和使命,来到石河子冒雪踏勘,厘定远景,开始了“建一座城留给后人”的豪迈壮举,由此开启了新中国屯垦事业的新篇章。一代代兵团人怀着初心和使命,响应党的号召,白手起家、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创造了戈壁建新城、荒原变绿洲的人间奇迹。著名诗人艾青有一首诗是这样形容八师石河子市的,“我到过许多地方,数这个城市最年轻,他是这样漂亮,令人一见倾心,不是瀚海蜃楼,不是蓬莱仙境,他的一草一木,都由血汗凝成。”这就是对八师石河子市最好的诠释。石河子市现存的兵团特色老建筑、西工业区老厂房、以数字命名的小区、横平竖直的路网、整齐划一的条田林带,都体现着“军”的气息、“兵”的气质。经过70多年的发展,目前八师石河子市已成为天山北坡经济带的重要城市,经济总量达到844亿元、占兵团四分之一,人口74万、占兵团五分之一。
步入新发展阶段,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两个大局”,八师石河子市围绕履行新时代兵团维稳戍边职责使命,重点在提升城市能级上做文章,开展了老旧小区、城中村改造、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城市更新行动,城市品质、容纳能力和吸引力得到极大提升,形成了城市规划建设治理体系健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内生动力不断增强的经济社会发展体系,基本建成了城乡和谐的田园式家园和具有现代化特征的兵团城市。
八师石河子市的第一张规划图是王震将军带领陶峙岳、张仲瀚将军结合上海建筑师和苏联专家规划绘制的,明确提出规划目标是建设一座辐射北疆、平战结合的军垦城市。作为二十二兵团指挥机关所在地和玛河流域屯垦中心,采用“方形路网+中心向外放射路”形成城市骨架,以兵团机关、中心广场和公共服务功能区为城市中心,四周以“棋盘网、兵营式”布局居住区,中间分布城市公园,沿路设置防护林带,整体布局充分体现田园城市理念,该规划经过70多年的发展一直延续至今。进入新时代,我们牢记总书记2022年来石河子市视察时对兵团提出的殷殷嘱托,秉承历代兵团人建城的初心,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和绿色低碳发展,谋划了八师石河子市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进一步彰显了军垦特色,努力把八师石河子市打造成为“兵团精神传承地和兵团实力展示地”。
八师石河子市是兵团乃至新疆城镇化、工业化的发源地,在建设之初就在疆内率先建成了棉纺厂、毛纺厂、糖厂等一批以“八一”冠名的工业企业,同时开展了农业大生产活动,培育了优质棉花基地和种养植基地,建成了疆内一流的医院、学校和满足居民休闲生活的广场、公园。进入新时代,我们坚持绿色发展理念,重点在城市道路、老旧小区改造、生态保护上作文章。开展了城市道路提升改造三年行动计划,投资70亿元,打造了集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和木栈道四道融合的城市路网体系,提升市民出行品质。开展了城市老旧小区改造,以“军垦红”为底色,投资30.67亿元,对22个老旧小区进行了改造,惠及13万户居民群众。开展了城市“双修”工程,提升城市生态环境承载能力。通过完善城区灌溉管网及老旧小区配套灌溉渠道两部分,满足了城市4.57万亩绿化用水需求,解决了高峰期“人绿争水、夏季水压不足”等问题。按照半分田园半分城的理念,将现代城市文明与传统乡村文化融合互动,投资5.7亿元,在城市打造了多个生态水系、田园绿道和特色公园,进一步改善了人居环境,创造了宜居城市。加强生态治理,打好蓝天保卫战,推动散煤燃烧治理与推进城市化进程相结合,促进城市转型升级。投入资金41.1亿元,建设保障性住房5310套,完成15个村4370户的城中村(棚户区)改造任务和8个村1458户的清洁能源改造任务,每年减少燃烧约2.6万吨散煤,城市空气质量大幅提升。
我们坚持寓管理于服务,牢牢扭住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试点城市为抓手,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突破口,重点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停车难、物业乱、投诉渠道不畅等问题,创新落实“枫桥经验”的方法路径,打造了网络安全、自治强基、智治支撑3个特色优势板块,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同时建立长效机制,加强网格化管理服务,整合优化基础网格,落实落细“五级分包”责任制,基层治理服务向法治化精细化迈进。把“夯基层、强基层、抓本源、谋长远”作为牵引和动力,有序推进“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组织体系建设,“社区吹哨、部门报到”的“双报到”党员机制在三年疫情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彰显。坚持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加大社区整合各方资源的统筹力度,做到社区责权力相一致,形成了扁平化、平台型的城市治理体制。
八师石河子市从建设之初就铸就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通过几代兵团人持续传承和发扬,兵团精神已经成为城市最珍贵的精神财富。在具体实践中,我们深入实施“文化润疆”工程,以军垦博物馆为核心,以军垦文化雕塑体系建设为着力点,建成了3平方公里5A级军垦风貌区。石河子市成为15个全国红色基因库城市之一,获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中国屯垦文化旅游目的地。发挥艾青等文化名人影响力,创办好中国三大诗刊之一的绿风诗刊,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打造书香石城。策划出品了一系列文艺作品,《中国影像方志·新疆卷石河子篇》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播出,现代豫剧《一家亲》荣获第六届“天山文艺奖”,广播剧《军垦第一犁》等4个作品荣获兵团第九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将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依托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军垦第一连、小李庄等红色景点,结合师市特有的自然景观,打造军垦经典、知青故地等十大旅游菜单,“十三五”期间旅游人次和总收入达到4224万人次、312.5亿元,分别增长63.6%、153.7%。
进入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将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当好“兵团精神传承地”和“兵团实力展示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中国国土空间规划):市长之声︱ 突出规划引领,以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战略定力谋划好城市未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