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
读
2023年7月24日,由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主编的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园区智慧碳管理系统技术规程》标准启动暨第一次工作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顺利召开。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郑筱津、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绿色建筑与生态城区分会副秘书长朱荣鑫、中国建筑技术集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狄彦强等领导和专家莅临会议。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低碳智慧建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清华大学、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等近20家编制单位参会。
《标准》编制启动会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绿色建筑与生态城区分会副秘书长朱荣鑫主持。《标准》主编人、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郑筱津首先致辞,对到场的各位领导、专家、同行表示欢迎,阐述了双碳和数字中国战略背景下《标准》编制的重大意义,介绍了清华同衡的基本情况和主要业绩。
郑筱津院长指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到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今后的五年是美丽中国建设至关重要的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在刚刚闭幕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要处理好五对重大关系,其中就包括“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的关系。园区是产业集聚发展的核心单元,也是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最重要、最广泛的空间载体,成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必须牵住的“牛鼻子”。在迈向双碳的过程当中,园区如何通过自身的变革,率先实现零碳化,对于区域落实双创战略、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清华同衡作为清华大学下属的全资国企,依托清华大学综合学科群的强大科研实力,坚持城乡规划工程实践与科研教育相结合的产学研一体化思路,提供双碳和智慧业务的多元化支撑。清华同衡是国家标准《智慧城市 设备联接管理与服务平台技术要求》《智慧城市 运营中心 第1部分:总体要求》、团体标准《智慧零碳园区评定标准》《智慧办公建筑评价标准》《城市低碳规划设计导则》等多部智慧低碳城市、园区、建筑等标准的主编单位,还参与编制了《零碳智慧园区白皮书2022》,承担了中国西电集团2022年度揭榜挂帅项目“零碳/低碳园区技术集成与工程示范”、中国西电产业园区智慧能源系统规划专项规划、中国绿发集团零碳园区及零碳建筑技术体系研究及示范应用等智慧零碳园区相关工程实践项目,为本标准的制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郑院长致辞后,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绿色建筑与生态城区分会朱荣鑫副秘书长代表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讲话,针对标准编制的适用范围、编制框架、章节设置、编制计划提出了具体要求。

《标准》第一次工作会议由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绿建节能所副所长/低碳智慧建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李晋秋主持,介绍了标准编制意义及原则、标准编制单位及大纲、标准进度安排及分工。《标准》主要内容涉及新建和既有园区智慧碳管理系统的规划设计、施工验收、运维管理等关键内容,希望通过标准编制,能够促进园区智慧碳管理系统的建设,全面提高碳排放管理和智慧化服务水平。
外聘专家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双碳专家委委员、中国建筑技术集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狄彦强对《标准》的技术路线表达了充分肯定,在边界划分、技术内容、章节分配等方面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
在专家发言之后,编制组对编制大纲、任务分工、编制进度计划、《标准》初稿等进行了深入讨论。会议最后,由主编单位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郑筱津副院长致答谢词,并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绿色建筑与生态城区分会朱荣鑫副秘书长做会议总结。
园区是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最重要、最广泛的空间载体。零碳园区的建设和运营离不开数字化手段和智慧化技术。推进数字化的产业治理,需要通过园区碳排放管理和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深度融合,促使碳排放数据采集和应用来赋能全面减排。园区碳排放的数字化管理和智慧化服务,也是全面落实数字中国战略的重要抓手。《园区智慧碳管理系统技术规程》的出台将指导园区碳排放管理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实现园区碳排放数据采集应用,赋能园区全面减排,进一步实现园区“碳中和”精细化管理、智慧化服务,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和前景。
相关链接
编辑/排版|王淑芸
封面图/图片|供稿部门
供稿|清华同衡 绿色建筑与节能研究所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清华同衡规划播报):CECS标准《园区智慧碳管理系统技术规程》启动暨第一次工作会议顺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