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年轻干部培养,充分了解青年干部的思想动态,不断激发“新生力量”队伍的工作活力和工作热情,帮助新入职干部尽快融入不动产大家庭、适应新岗位,8月4日下午,登记中心(档案馆)举行年轻干部交流座谈会。
近三年已入职青年干部立足本职岗位,就入职感想进行了交流发言,新入职干部就个人情况和毕业论文进行了交流汇报,并畅谈感想、表明决心。
王梦佳(2020年入职):
去年10月,我结束局法规处挂职锻炼,到中心权籍调查处工作,实现从法律岗到技术岗的一大突破。如果说法律工作是千头万绪,那刚接手权调工作的我是毫无头绪的。“哪个是测绘底图”“为什么这个分摊系数是按宗分摊”“这个房屋性质为什么是自建房”……那几个月整个办公室都充满了我“愚蠢”的问题。通过领导同事的解答指导,实地查看界址,学习核对房产和地籍数据,核查宗地图分户图细节……,慢慢的我从门外汉到能独立办理测绘权调件、处理窗口各种类型的数据维护,看到系统弹出入库成功的一瞬间,心中油然而生的成就感是工作中最大的快乐。不动产登记事关千家万户,是一份马虎不得的工作,我一定时刻保持专注,对自己做的每一项决定负责。
王卓(2020年入职):
从2020年10月开始进入中心工作,到现在接近三年的时间里,我分别在法律事务处、窗口管理处、综合处进行轮岗,参与复议诉讼、窗口受理、信访处理等相关工作。三年来,我完成了从学生到公职人员的身份转变,也切实感受到“为人民服务”的责任之重。“尽职尽责,登记为民”不只是一句口号,更是一种态度、一种坚定的决心。接下来我也会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为登记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用心用情用力做好登记服务工作。
吕楠(2021年入职):
在窗口锻炼过程中,我学习、成长了很多,无论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方法,还是勇于担当作为的工作作风,都时刻提醒我要走近、走进群众,遇到疑难问题要挺身而出、攻坚克难。作为一名“三门干部”,我的个人能力仍十分欠缺,扎根基层、学习用群众话讲群众事,成为坐下来能写、站起来能说、走出去能干的“三能干部”,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陈强(2022年入职):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样可以用在个人身上,我们要用好这个方法,完成到公职人员的蜕变,既要有能干、会说、会写的能力,还要守住赤子心、好奇心、敬畏心的净土。此次座谈会的交流,进一步促使我们以良好的工作习惯、个人形象,脚踏实地做好工作。我们要杜绝“玻璃心”,提高工作效率,多用创造性的方式解决问题,把握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一根本工作路线。
邵伟鑫(2023年入职):
非常荣幸能加入不动产登记这个大家庭。我的毕业论文主题是抵押财产禁止转让特约的效力,与不动产登记业务息息相关。因此,我深刻认识到建立统一的不动产登记制度,实现产权明晰、定分止争,是保障群众切身利益、优化企业营商环境的有力支撑。我会牢牢树立登记为民理念,努力提升业务水平,用理论之眼透视实践操作的内在机理,获得更加全面的认识。
杨静奕(2023年入职):
我的毕业论文主题是淮海经济区城市精明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之间的响应关系,通过构建指标体系,采用多种软件和模型进行时空演变分析和关联分析,测度响应指数并预测响应趋势,得出不同城市的响应类型,提出相应发展建议,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思路。作为新入职人员,很荣幸能够加入不动产大家庭,面对全新的开始,我既感到兴奋也略带紧张。在今后我会以饱满的热情积极融入团队,抓住机会虚心求教,向优秀的同事学习;以充沛的精力和不言弃的精神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加强理论实践,提升工作能力;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身不动产建设工作,求真务实,脚踏实地,不负韶华。
张亦荣(2023年入职):
我在硕士研究生期间作了一系列科研工作,顺利通过毕业论文《基于融合指标与主题分类的作者学术影响力评价研究》的教育部专家评审答辩,还发表了三篇期刊论文。枯燥的科研生活让我逐渐成为了一个坐得了“冷板凳”的人,多次实习经历增强了我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在探索未知中收获了“进一步有进一步的欢喜”,相信自己在工作中一定能够收获颇丰,开启新的人生!
登记中心说:年轻干部既要有“我辈岂是蓬蒿人”的锐意进取精神,又要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无私奉献精神,更要有“广厦万间,卧眠七尺,良田千顷,日仅三餐”的崇高精神境界,杜绝奢靡之风,守住进取心、平常心、廉耻心,牢牢记住“不忘初心、登记为民”。期待年轻同志能够尽快破土而出、独当一面,激扬青春风采。潮涌江淮风浪劲,奋楫扬帆正当时。
来源:登记中心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杭州规划和自然资源):谆谆寄期许,青春扬风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