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人居揽胜 | 寻色探城:江南三城的色彩意象

导读

认知城市的方法不可胜数,城市的特色也有诸多表征,而从城市色彩来理解城市的内涵,感受直观,却又易于深入。


本文字数:3058字

阅读时间:10分钟

 人居揽胜 | 寻色探城:江南三城的色彩意象


作者

张钰彤(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王思敏(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马逸雯(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钱云(通讯作者,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色彩是城市形象中最直观的要素。不同城市和街区的色彩,受历史、文化、社会环境的影响,往往呈现迥然不同的风格特质。每座城市都会有几处色彩意象独特、令人难忘的街区,透射出其从过去到现在不可复制的诸多故事。


在上海、南京和苏州寻色探城时,恰遇一年中最和煦的暮春时节,绵绵梅雨还未到来,城市的色彩在阳光下更为透亮清晰。我们一路探访这三座城市最具特色的街区,尽力捕捉和解读其色彩呈现的特征,相互比照中,不断发掘其色彩意象与城市街区历史、文化、规划等的关联,感受城市色彩意象背后的时代脉搏。


人居揽胜 | 寻色探城:江南三城的色彩意象

▲ 色彩三城记:上海、苏州、南京


近代上海:素色与霓虹交织的租界区


石材暖灰,幕墙黑蓝,承载上海的古今;海纳百川,异彩纷呈,映射海派文化的内核。


一边是喧嚷热闹、广厦摩肩的繁华街道,一边是梧桐婆娑、安静悠闲的里弄街角。能在江滨肆意游走嬉戏,看车来舟往,观黄发垂髫游憩之乐;亦能在檐下自在漫步流连,看洋房旧寓,咂摸斑驳砖石的韵味。步履交错间,回望时已跨越百年光阴。


外滩是上海近代城市的起点,到20世纪40年代逐渐形成了如今的格局。米色和灰色为主的建筑安静庄严、富丽堂皇,辅以少量蓝色与金色,打破了沉闷,注入了时尚的风韵。夜晚,外滩沿线温润的暖色调灯光与历史建筑肌理纵横,浑然一体,是上海夜景色调最为和谐之处。南京路步行街沿线老商厦以朴素的米色灰调为基调,虽辅以金碧光辉和潋滟的霓虹流光,却没有琳琅满目的杂乱感,如同一张精致而略有褶皱的画纸,勾勒着熙熙攘攘的人群涌动,将城市故事娓娓托出。


人居揽胜 | 寻色探城:江南三城的色彩意象

▲ 南京路步行街墙壁暖黄,霓虹斑斓 图∣周李懋 摄


思南路与武康路是充满了法式审美与情调的居住街区,这里有着更为包容与多元的色彩。细碎的阳光、棕红的砖瓦与其上攀援的藤叶,共同构成街区闲适生活的味道。红棕、暖黄相间并辅以米白材质的多层建筑在浓绿的梧桐掩映下,温暖、明朗、平和、优雅,又展现出复古情怀中的摩登感。这里几乎完全看不到高饱和、充满跳跃感的色彩,整个街区只想让人慢下来、静下来,隐隐感受某些遥远的气息。


人居揽胜 | 寻色探城:江南三城的色彩意象

▲ 梧桐掩映的法租界色彩明朗温暖


当代上海:质感与灰调交融的滨江区 


在以陆家嘴为核心的高密度玻璃幕墙建筑密集区,整个街区都在阳光照射下被深蓝和浅灰剧烈变幻着,令人止不住心潮澎湃。


在稍外围,随着改革开放初期建设的部分楼栋表皮不断老化,原先诸多饱和色逐渐褪去,加上黄浦滨江步道建设新增绿色空间的渗入及滨江两岸众多艺术、展演场所的落成,就这样逐渐使本毫不相干的浦东、浦西两岸色彩趋于调和。


人居揽胜 | 寻色探城:江南三城的色彩意象

▲ 油罐艺术中心白罐与绿植掩映 图∣钱云 摄 


再向城市内部,一些城市街区更新项目的实施使色彩更为沉稳厚重、材质富有颗粒感的城市建筑和景观界面涌现出来,让本有些沉闷的拥挤城区增添了令人眼前一亮的生机。“恒基·旭辉天地”便是此类,从外围的街道上看,它的外观是灰褐色的,在老城区的色彩基调中并不突出,而从马当街和丹水街的两个入口,则可以瞥见令人惊讶的红色立面和垂直绿色植被,空间的张力和引力倍增,放射出老街区强大的重生力。


人居揽胜 | 寻色探城:江南三城的色彩意象

▲ 复兴艺术中心金属质感的棕黄表皮 图∣周李懋 摄


古城姑苏:粉墙黛瓦的江南情调


粉墙黛瓦,浓墨淡彩,是苏州老城的味道;古拙清新,秀丽淡雅,是姑苏文化的婉转、温柔。苏州老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标杆般的存在,从历史建筑到当代住宅,风貌都受到严格的控制,一砖一瓦都力图保持原汁原味的古典江南意境。


平江路历史街区是苏州古城保存最为完整的部分,位于古城东北隅。现在,这里依旧有大量的居住空间,但主要街道、河道均已成为不折不扣的文化旅游空间。平江路历史街区的色彩可以概括为:以白为底,以黑为框,青绿水光与灰白石材作辅,植物的四季变化为缀,映衬出一幕幕延承了千年的生活场景,展现着江南水乡特有的宁静温柔又饱含生机的气质。


人居揽胜 | 寻色探城:江南三城的色彩意象

▲ 平江历史街区素雅平和


城中的园林,又另有味道。江南园林与平江路为代表的日常住区相比,其色彩明显丰富灵动,进一步植入自然,植物色彩的四季变化被放大,黄、绿、红、粉加以山石的灰黄构成了主色,黑白退入自然之中做缀。昔日姑苏文人才子身居城中,不忘自造一片天地随心游历于山水之间,丰姿摇曳的植物放大了因自然季相更替带来的绿、黄、红色彩变化,规整的白墙黛瓦则保留着出世的冷静,以独特的方式解析着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


由此,“黑白灰淡素雅”这一色彩体系特征,也成为了苏州历史文化与当代城市发展的良好契合点和独特表征——老城中为数不少的重要“新”建筑,如苏州博物馆,都不约而同选择了纯净的黑白灰建筑基调,以此得以毫不突兀的融入古典苏州的街区环境,可谓神来之笔。


人居揽胜 | 寻色探城:江南三城的色彩意象

▲ 苏州博物馆的黑瓦白墙 图∣周李懋 摄


然而在观前街一带的高密度商业街区,传统的色彩体系正走向分崩离析。重重叠叠的广告牌、不断增加的夜间霓虹,拼贴混杂在一起,令人迷离纠结,正如被时代岔口上各种力量反复揉搓,不断飘摇。如何共同面对过去和未来?——色彩的故事生动的讲述了苏州历史文化名城需要长期探讨的问题。


人居揽胜 | 寻色探城:江南三城的色彩意象

▲ 苏州老城商业街色彩混杂凌乱


古都南京:明丽古朴的民国风范


梧桐素彩,锦绣妆花的南京,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自古便是一座站在重要历史舞台的都会——民国首都的身份给南京带来更为独特的色彩意象。与近代上海不同,近代南京虽也受到西方建筑风格的影响,却又因其首都身份,成了展现中国文化与风格的重要窗口。民国早期,中西建筑各成一派,秉持着各自的特征,而定都之后,两种风格、两套色彩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碰撞与交融。


人居揽胜 | 寻色探城:江南三城的色彩意象

▲ 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古朴庄重


旧总统府是近代以来我国重要的政治、军事中枢,每次改扩建都在它身上留下了时代的印记。石质的大门与石筑建筑,其色彩多为如清水砖、灰色及米色混凝土等材质本身颜色。中式合院中的园林,其连廊的红色立柱与青色斗拱形成对比,自成风格。从中国传统江南园林,到近代西风东渐的建筑风格,总统府处处展现两种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人居揽胜 | 寻色探城:江南三城的色彩意象

▲ 清砖素雅的总统府后花园


在此之后,又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中西交融的风格趋于合理与稳定,美龄宫与中山陵可谓这种风格的集大成者。


国民政府主席官邸旧址始建于1931年,蒋介石与宋美龄常在此下榻礼拜、休息,故被称为“美龄宫”,其坐落于小红山上,有梧桐环抱,似宝石项链,环境清幽。美龄宫顶外墙为高明度黄色,覆中式绿色琉璃瓦顶,门前有红色立柱,既有中西风格珠联璧合,又别具情调。


中山陵是孙中山先生的陵寝,与美龄宫相比,更重纪念性,少了些轻盈和煦,多了点肃穆厚重。中山陵建筑群以蓝色的琉璃瓦顶取代古代皇帝专用的黄色琉璃瓦顶,这是受当时新旧变革之历史背景的影响,颠覆旧制,倡导亲民。中山陵又同时糅合了西方建筑的精华,石材墙面显出敦厚的灰白色、米白色,朴实庄严,颇具纪念性空间的肃穆氛围。


人居揽胜 | 寻色探城:江南三城的色彩意象

▲ 明丽古朴的南京建筑:中山陵、总统府、美龄宫


认知城市的方法不可胜数,城市的特色也有诸多表征,而从城市色彩来理解城市的内涵,感受直观,却又易于深入。江南三城寻访中,洋气十足的上海租界、时尚现代的浦东两岸、国风古韵的姑苏老城、中西合璧的民国南京,“看得见”的色彩意象都强烈的表达出“看不见”的城市故事。在城市极速扩张的年代,城市街区的色彩或单调、或迷乱,令人印象强烈却往往难以捉摸;而当城市进入有机生长、自我更新的时代,城市街区的色彩更为含蓄包容,却更值得阅读和品味。当我们城市的色彩意象一遍遍覆盖更新着,寻色探城的更多故事,将一直在路上。


人居揽胜 | 寻色探城:江南三城的色彩意象

▲ 色彩——认知城市的窗口


致谢:在本次考察中给予支持和指导的各位:徐傲(北京林业大学)、周李懋(北京林业大学)、达婷(北京林业大学)、刘祎绯(北京林业大学)、刘超(同济大学)、陈神周(德国ISA意厦国际设计集团)。


本文来源:人类居住,原文见《人类居住》杂志2023年第1期。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发布的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以任何形式进行牟利。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你可能还想看这些


读城 | 我们的城市夜景灯光,到底土不土?

人居揽胜 | 寻色探城:江南三城的色彩意象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人居揽胜 | 寻色探城:江南三城的色彩意象

读城 | 何依:遗忘在时光中的慢城——奥维多(Orvieto)

人居揽胜 | 寻色探城:江南三城的色彩意象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人居揽胜 | 寻色探城:江南三城的色彩意象

【投稿】由记忆中的故乡四季景色想到的

人居揽胜 | 寻色探城:江南三城的色彩意象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人居揽胜 | 寻色探城:江南三城的色彩意象
人居揽胜 | 寻色探城:江南三城的色彩意象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中国城市规划):人居揽胜 | 寻色探城:江南三城的色彩意象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