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价值特色引领老城更新
——厦门同安旧城有机更新规划设计
●申报部所:遗产一所海西室
●项目规模:16公顷
●完成时间:2021年10月
项目背景
同安老城位于厦门市同安区大同街道,东西溪交汇处西北角,三山环抱,双溪前绕,是厦门地区近两千年历史文化的发源地、承载地。老城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承载了大量的名仕传奇、礼教文脉。城内保留大量历史街巷与传统建筑遗存,成为厦门时间与空间上的精华集萃之地。
然而随着厦门市依托海岛环境与港口地位成为国际中转城市与旅游目的地,扼守内陆河口的同安老城逐渐远离了历史舞台中心,发展滞后。在厦门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人居环境、文化旅游发展层面,均存在价值被矮化现象,老城复兴具体面临保护、发展与民生三大方面现实问题。

同安老城内部分建筑现状图
2021年7月,时任福建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的赵龙(现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长)调研同安老城,明确提出保护利用并举、传承历史文脉的建设原则,将同安老城作为厦门岛外城市更新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同年8月,以厦门市规划局组织《同安旧城有机更新规划设计》竞赛为契机,清华同衡团队参与到同安老城保护更新工作中,并最终获选优胜方案。

赵龙调研同安老城新闻图
项目构思
项目团队以“千年银城,嘉禾之源”为题,面向“保护、发展、民生”三方面工作,提出“厦门根脉文化地标与遗产体系核心节点、同安文化品牌升级与产业配套服务策源地、老城复兴与民生提振的城市更新示范区”的整体定位。围绕定位要求,以价值引领、彰显特色、面向发展、品质支撑四大策略推进同安老城的有机更新工作,探索一条城市文化传承、功能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同安老城区位

同安老城城市设计范围图
设计理念与特色
3.1 价值引领系统性空间体系
悠远的历史文脉是同安老城的核心价值。无论是厦门岛还是同安旧城,城市的选址位置、空间格局、文化遗存与建筑风貌都充分体现了与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阶段的高度契合性,二者叠加,才构成了厦门完整的历史城市形象。
所以,对同安旧城千余年历史的系统性保护与利用,是补足厦门整体城市特色的关键环节。规划基于对老城价值的系统性认识,扩大工作与研究范围。从宏观层面构筑同安湾山海一体、多廊入海的生态景观格局。在同安老城层面,明确历史文化保护与发展利用的核心目标,构筑“一带一环两片一轴”的空间结构。

同安老城整体现状分析图

总体鸟瞰示意
3.2 多尺度视野下彰显城市特色
城市特色不凸显、遗产散布不成系统、识别性差是同安旧城文化价值被矮化的物质空间表征。团队基于系统性价值认识,从宏观、中观、微观多角度系统性塑造文化空间、彰显城市特色。
老城宏观层面,围绕“营城五法”,即依势筑城、修文荣城、理水塑城、聚市兴城以及地标识城,整体塑造老城文化活力特色空间体系。
中观层面,以点带面选取重要文化节点进行打造以串联整体文化路径与叙事网络,修复城市的重要历史痕迹,使空间匹配其深厚的地方文化渊源。
微观层面,团队基于老城内传统建筑现状遗存情况,系统性梳理出传统大厝、竹篙厝、骑楼、近现代建设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等四大类同安旧城风貌建筑类型,提出建筑分类整治导则,支撑同安老城的风貌延续。

观音堂节点空间示意
3.3 面对综合问题的空间多维打造
团队依据老城三大核心目标定位,精准落实其发展需求,以综合解决老城问题为目标,着力满足同安文化展示深度、产业融合衍生与民生深层需求。在老城有限的空间下,选取矛盾焦点地段,通过城市设计方法梳理优化城市交通、休闲活动、文化展示、市政管网等多维度需求,以期在复杂产权条件下,以有限的用地最大程度提升老城空间品质。

南门路关庙广场空间示意

兴隆门街空间整治示意
3.4 围绕生活与品质建设支撑体系
在区域视野下,根据老城内的交通情况及未来功能,规划形成围绕老城的交通疏解环,并外置集散中心,减少过境交通涌入,进而限制城内交通量。在老城内部,构建特色慢行网络,围绕历史街巷构建串联文化空间的连续慢行系统,以老城统筹的方式,整体管理停车空间,建立智慧管理系统。同时,提升老旧居住片区的空间品质,疏通街巷与空间节点,打通街巷网络,支撑历史脉络展示空间与市政管网落地空间。
为有效保障项目落地,结合制度研究与案例分析,对公产集中、资源密集的片区采取整体更新方式,以政府为主导获取资产或长期使用权,通过建设高品质空间,迅速提升整体形象,带动周边发展。
针对以居住功能为主、产权分散的片区,实施小微更新、触媒带动,不盲目扩大文旅与商业功能区域,由政府负责公共环境提升与传统建筑风貌修缮,政策层面,出台申请式腾退,申请式改善,形成政府整体控制,居民自主更新的模式。
项目工作团队
分管院领导:霍晓卫,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遗产中心主任
项目负责人:张 冲,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遗产中心海西规划室主任
规划设计人员:李奥、徐秋霞、张惠娇、吴冬婷、洪世铭

扫码订阅|查看更多院优项目
编辑/排版|王淑芸
封面图/头图 | 郑慧晴
供稿|清华同衡 遗产一所海西室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清华同衡规划播报):厦门同安旧城有机更新规划设计 | 城市更新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