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谢你们,又是跑前跑后协调,又是‘手把手’指导,帮我们解决了配套用房审批的问题。”日前,通过“亲清在线”重新申领老厂区有机更新项目工程规划许可后,位于萧山区的杭州钱江电气集团的工作人员特意向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千名干部助千企”服务分队联络人电话致谢。
原来,趁着经济复苏、发展势头向好的契机,钱江电气集团计划对老厂区地块进行有机更新,一方面扩大产线产能,另一方面提升园区配套,为职工建设宿舍。但在报方案审批过程中,公司因配套设施建筑面积不能超过总建筑面积15%的相关规定“犯了难”:“我们集团名下相距约600米的两宗地块,其中一宗地块上的新厂区目前全部为生产性用房,而老厂区地块进行有机更新拓展生产线的同时,需要设置配套用房,但按照单宗配套用房建筑面积总量不得超过15%的规定建下去,空间明显不够用啊。”
就在企业“进退两难”之际,上门服务的助企服务小分队为其“拨开了迷雾”:根据我市最新用地政策,同一企业名下的多宗土地可以将配套设施统筹在一宗地上建设,其中15%的建筑面积可拿来建设配套设施,还有15%的建筑面积可按规定申请建设宿舍型保障性租赁住房,这样规划资源部门可以按照统筹建设的配套设施不超过两宗地总建筑面积30%来进行审批。
在为企业解读了政策后,相关人员还和萧山分局审批人员进行了对接,确保政策宣导到位。
“真是及时雨!助企服务队员的解读,帮我们发展开了路、架了桥。”企业负责人感慨道。
“感谢你们一趟趟上门,帮我们了却了一件盘桓心头多年的大事。”近日,拿到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服务小分队送上门的不动产“红本本”,位于拱墅区的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的相关负责人送上了锦旗并感慨道:“历史遗留‘办证难’的化解,需要登记部门一点点查找很多资料梳理堵点,这本证来之不易!”
能给的政策在合法范围全力给,能办的事在合规范围内加速办。
今年以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将企业、群众的满意度,作为检验主题教育成效的关键指标,全力推进规划编制攻坚、高标准开展土地综合整治、强化土地要素保障、积极挖掘存量空间、守住耕地保护红线、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以及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等重点工作,助力杭州打赢经济翻身仗。
来源:利用处、登记中心,发表于杭州新闻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杭州规划和自然资源):助力打赢经济翻身仗,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