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链接关注我们
在南京地铁1号线吉祥庵站东南角复合开发TOD综合体,打造片区复合活力中心;
在笆斗山公园南侧,沿铁路两侧打造双线公园。
近日,市规划资源局公布了一批燕子矶新城控详规划中的管理图则修改和城市设计,面向社会征询意见,新城规划又有新的看点。

涉及调整的地块范围(蓝线内)
在和燕路与神农路相交处东南角,目前路边设有地铁1号线1号出入口。其东侧大片区域除一处已停产邮政印刷厂,其余多为平整空地。
规划提出,该地块将通过对用地功能、公共空间及交通组织等内容的规划与整合,建设一个复合化、开放式、具有中心感的“片区复合活力中心”,形成链接社区生活的综合性公共及商务服务中心。
该地块将结合轨道交通,打造集办公、商务、居住、生态等功能为一体的高品质TOD综合体,着力打造换乘高效、便民惠民的轨道交通站点综合开发利用示范项目,为城市注入充满活力的空间力量。规划调整后,地块中间将新增一条南北向规划支路,道路红线宽度12 米。

TOD综合体效果图
为具有TOD性质的商办混合区,复合建设中将增加不少于21540平方米的居住社区中心和不少于200辆机动车、300辆非机动车的社会停车场。道路东侧为居住区,并向综合体及南侧开设出入口。借助地块开发,燕子矶新城内部寅春西路断头路得以打通,从小区门前西延,接入和燕路。
在燕子矶新城东北侧,这里汇聚着二桥公园、笆斗山公园。而规划显示,在笆斗山公园南侧,太新路与庐山路(燕霞路北延段)相交处将打造一处双线公园。
双线公园内的功能分布

公园分居在铁路线两侧,向北800米左右可抵达1号线燕子矶站,向东500米可抵达八卦洲大桥南站。
地块将以景观都市主义为基础,以铁路线、古渡廊道等自然与人文资源为依托,融合生态、办公与文化功能,构建与燕子矶新城互补、服务燕子矶片区的“都市聚落、双线公园”。

双线公园空中绿廊,方便人们无障碍赏玩

联系地块东、西两个片区的交通环线;
为铁路沿线公园与古渡绿廊;
为依托地形,融合多元功能形成的台地公园社区、文化公园聚落、山地文化社区及古渡红色文化片区。
由于地势的落差、铁路线穿过,公园将通过空中廊道,塑造不间断的慢行系统,让市民在此可感受绿色、历史与工业交融的景观,形成多元空间聚落。


审 核:陶乐
审 稿:朱佳
发 布:潘昕
别忘了点赞+在看哦!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南京规划资源):TOD、双线公园,燕子矶新城又有新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