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历史 成就未来
故宫宁寿宫花园保护实习项目回顾
为贯彻《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深化高校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精神,服务社会发展,推动课外实践,加强行业联系,深化学科建设。人文学院与故宫博物院古建部主办故宫宁寿宫花园(又称“乾隆花园”)保护项目实习生招募,修复学院、建筑学院协办。

2023年3月20日,实习项目宣讲在中央美术学院举行;3月28日,相关院系前往故宫进行回访;5月底,招募结果确定;7月3日,启动仪式举行。共计26名实习生参与(人文学院12名、修复学院9名、建筑学院2名、城市设计学院1名,毕业生2名),编为测绘组、彩图组、修复组和视频组。至9月上旬,实习项目主要内容基本结束。
践行“造型艺术之于文化遗产”的指导思想,今后将继续推进跨学科、跨行业合作,倡导“中央美术学院文化遗产教学联盟”,推动“中央美术学院-故宫博物院文化遗产教席计划”,增强中央美术学院在文化遗产领域的影响力,建立文化遗产学术共同体。

故宫宁寿宫花园保护项目实习生招募宣讲现场

故宫博物院专家参观中央美术学院

故宫宁寿宫花园保护项目实习生招募回访

故宫宁寿宫花园保护项目实习生启动仪式

故宫博物院专家对实习生进行指导

故宫宁寿宫花园保护项目实习生修复组合影
陈欣蔚 修复学院2021级本科生
在內檐装修绘图过程中,我不仅提升了艺术技巧,更感受到敏感和耐心。每一处结构和细节都要精益求精,既是对造型能力的挑战,更是对传统工艺的尊重。通过绘图,我深刻体会到古代工艺美术的深厚底蕴,也体会到现代科技对于文物修复的作用。同时,我在实习中结交了朋友,一同分享喜悦与困难,在团结协作中学会了倾听意见、解决问题以及寻找共鸣,这些朋友不仅是工作伙伴,更是我成长的动力。
高宇彤 修复学院2021级本科生
实习工作使我的绘画能力得到锻炼,更提升了收集资料、分配任务以及观察与临摹的能力,也增强了团队协作意识。在绘制彩图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摸索材质特征和器物形制——螺钿和珐琅在平面如何表现?织绣又如何体现反光的质感?家具材质是紫檀木还是黄花梨?都需要仔细观察。文物修复并非手头功夫,更是精准眼力和足够积累,能够熟练辨识文物的特征和价值。机会来之不易,希望在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依旧能保持此次实习形成的良好心态。
郝健强 人文学院2023级硕士生
近两个月的乾隆花园小木作修缮实习工作是一次难得的走出书斋,与材料和工艺近距离接触的机会。修缮地点为东北角楼附近的庆寿堂,实习期间的工作包括清洗、记录等文物修复基本技能,这些制作于乾隆年间的建筑构件具有鲜明的“实验性”:将主要用于小型器物的大漆施于建筑,或许体现乾隆皇帝审美观念。修缮工作并非永远充满新鲜感,而是需要进行大量重复性工序。对平时依赖画册和文献的我们而言,能够与文物面对面、感悟并学习接触文物保护技术,实为幸事!
何青阳 人文学院2022级硕士生
我们的主要工作是建筑测绘,在故宫专家指导下,我们小组分工合作、相互学习,共同完成了斋宫部分建筑的测绘工作,制图过程中我们仔细查阅资料学习建筑构件名称与作法,探索最佳制图方式,不断完善测稿。工作之余发现问题,向老一辈古建专家请教,对清代官式建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还参与了午门彩画测绘,在绘图过程中感受不同时代的纹样、色彩和做法,并希望在未来的学习中有更加深入的研究。另外,实习期间的多场讲座也让我收获颇丰。
实习是理论结合实践的过程,近两个月的时间转瞬即逝,在这里,我们结识了来自不同高校的伙伴,还能与故宫深度链接,感谢美院和故宫提供的宝贵机会!

符望阁内景
刘室茗 修复学院2021级本科生
彩绘组的工作是对内檐装修进行绘图,要求大量学习专业知识,适应协作和沟通,所以与学校学习有很大不同。大家每次开组会时分享经验、解决问题,让我感受到团队工作的力量和乐趣。值得一提的是,因为彩绘组的工作不需要每天前往故宫,所以更多采用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线上工作非常考验自律性,必须时刻提醒自己,即使不在现场,也要认真、严肃对待工作内容,保证绘图质量。
李月竹 人文学院2021级本科生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回顾故宫实习,让我见识了中央美院以外的世界。我与不同院系的同学建立了友谊,也深感自己所学知识的肤浅和应用能力的匮乏。实习伊始,故宫专家带我们参观乾隆花园的诸多细节,介绍了文物修复的基本方法,听闻复制织绣、雕刻的艰难,让人不禁感慨于昨日之葳蕤、今日之惋惜,也使我第一次意识到传统文物修复技艺的魅力。修复工作虽然较为枯燥,但也是磨练心性的过程,让我想起“尽精微,致广大”的校训。至于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只要用心,便会迎刃而解。
马奔宇 人文学院2020级本科生
近两个月的实习中,我们修复组的任务是修复乾隆花园小木作构件,由于受到两百多年时光的侵蚀,漆皮以及地仗层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坏,表面积尘严重。
我们满怀对历史的敬畏、对文物的责任,秉持专业、精细的态度,跟随故宫专家学习并掌握了基本修复技艺,总结出科学、高效的解决方法。文物修复考验耐心、磨砺心性,在克服枯燥感之余,我努力提升专业素养,不断学习文化遗产保护的知识与方法,希望既有实践经历,又有理论储备,能在今后继续为这项事业贡献力量。
在不久的将来,乾隆花园会以崭新的面貌向世人展现清代盛期皇家园林的伟大成就,作为新貌的见证者、旧貌的保护者,我期待在社会各界的参与下,所有文物都能得到科学修复。
马越 修复学院2021级本科生
初入故宫,我们先参观乾隆花园全貌,了解到各类建筑技术、装饰工艺,感受匠心与意境,更体会到建筑遗产保护的工作要求。从对修复材料的熟练运用,到对故宫文物的深度体验,让我具备了应有的专注和耐心,故宫老师们如此,我作为将来的修复师更应如此。我是幸运的,故宫实习使我的专业知识得到提升,更加坚定了未来方向,看到文物修复行业的更多可能性。

古华轩
时钰辉 建筑学院2021级本科生
从7月3日开始,转眼实习已近尾声,从我们准备接手斋宫测绘,到绘制完成测稿,学到了很多。刚开始测绘时,故宫专家给我们指出问题并亲自示范画法:“建筑师的素养从测稿上就能表现出来,所以我希望你们对测稿也要有高要求,向梁思成先生的测稿学习”。后来,我们上午测绘,下午画图,最终完成了文物建筑整套图纸。虽然之前已有中国建筑史的学习,但故宫实习使得我们对明清官式建筑有了更为清晰的了解,形成了基于测绘的完整知识构架。实习期间,还旁听了故宫的多个学术讲座,确实很长见识,极大丰富了关于建筑历史与文物建筑保护的认知。不仅收获知识,还结识了很多新朋友……总之,这次实习让我受益匪浅,永远怀念!
王雪莹 修复学院2021级本科生
忙碌而充实的实习已经结束,每天近三小时的通勤,细致重复的修复工作……这些经历让我走进文物修复,并产生新的认识。这是我第一次参与古代建筑保护,面对大型文保项目,必须依靠团队合作,既要完成自身职责,也要注意整体工作。文物保护的理论和实践有很大差别,当新鲜感消失后,依然需要耐心、恒心以及责任感,即使面对枯燥的重复性工作,也丝毫不能降低质量。修复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更需要仔细观察、冷静分析。总而言之,实习使我对文物修复的认识更加深入,也重塑着我的心态,并体会到了故宫的高度和境界。
许悦儒 建筑学院2021级硕士生
从参与故宫在中央美院的招募宣讲开始,到提交资料、通知入选、启动仪式,再到实习结束,只觉得时间太快。
古建部对待每一座建筑、每一个构建都保持着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是实习中让我感知最深、学习最多的地方,在这里,需要静心测量精确到毫米的尺寸,一遍又一遍绘制测稿并补充数据,在频繁的测绘往返中,对于文物建筑的认识也愈加清晰。除了测绘和画图,在故宫还有幸参与多场信息量极大的讲座,从传统古建工艺到国际遗产保护,还有日常和专家、同学的沟通。实习不只是完成测绘,也极大拓宽了我对遗产保护的认知,是难得、难忘、充实、幸福的时光,非常感谢组织、指导这次活动的各位老师!
杨纪萌 人文学院2023级硕士生
2023年7月初至8月底,我很荣幸与修复、建筑、城市设计等院系的同学一起在故宫实习,对乾隆花园小木装修进行修复,对我而言是一段治愈的体验。经过故宫专家的指导,我们学习了文物修复的基本方法,感受到故宫的细致、认真的工作态度,并会融入日常生活、学习之中。
此外,我还收获了更加沉静的状态。文物修复看似琐碎却不繁琐,反倒让我能够静下心来,专注眼前的事物,不为杂事烦扰。也记得遇到疑难状况时与同学的讨论,以及精细纹样带来的震撼。
我知道,这段时光会被我永远铭记,也会永远给予我力量。

三友轩内景
张文轩 修复学院2021级本科生
每天早晨,当我穿梭在红墙黄瓦之间,仿佛进入了与世隔绝的时空。在故宫的日子,我不仅是实习生,更是见证者,见证了历史的沉淀、文化的传承。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和技能,更深刻地体会到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在与专家和同学的交流中,我深刻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尤其在获取知识变得更加便捷的时代。总之,这段时光将会成为我宝贵的人生财富,在故宫的所见、所闻、所感必将铭记于心。
宗文天 人文学院2022级本科生
这个暑假,我在故宫实习项目度过了十分有意义的时光,感谢故宫和美院给予宝贵机会!得以有幸进入符望阁,近距离感受“迷楼”的设计巧思;进入乾隆花园,从细节品味皇帝审美趣味;在紫禁城穿行,亲身体会中国古代建筑营造理念。
而更加有意义的是,在实习中,我尽己所能,通过眼睛、画笔再现乾隆时期宫廷工艺美术原貌,体现照片无法表达的视觉效果,传递测绘制图所没有的匠心独运。通过想象力与艺术表达,拂去历史尘埃,而重现文物的辉煌。我的工作也能让更多人有机会通过绘画形式欣赏清代最高水平的内檐装修,包括极尽豪奢的小木作、髹漆、金漆纱、刺绣、螺钿镶嵌、竹丝镶嵌、玉雕等技艺,对宫廷艺术有了更立体的认知。我也对文化遗产保护有了深入了解,找到兴趣所在,并希望把这份热情传递给大家。
宁寿宫花园图片:褉赏亭、碧螺亭、三友轩、云光楼、倦勤斋(左右滑动查看)
相关链接:

Art & Heritage
美 术 遗 产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美术遗产):美苑英华丨感知历史 成就未来:故宫宁寿宫花园保护实习项目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