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29日-30日,首届全国国土空间规划年会在福州召开,同济规划多位专家表现亮眼并获得多项奖励。
来自国土空间规划从业机构、自然资源部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国土空间规划行业科技创新团队、国土空间规划分技术委员会、专业学位研究所教育指导委员会以及相关学会、协会的代表等共4万余人线上线下参会。会议开设规划实施管理、城乡空间治理、规划技术标准与信息化建设、行业创新发展、规划学科建设五个分主题的平行会议。
会议特邀三位院士做主旨报告。其中,吴志强院士以“现代国家空间规划的数智化转型”为题作主旨报告。他从目标愿景、路径选择、发展动力、精准评估、迭代优化等五大关键要素解析现代国家空间规划的数智化转型。他认为,全球竞争已从城市之间的“单打独斗”,转变为国家之间城镇群与城镇群的竞争。据此,数智赋能空间规划的动力配置,就要以“和板理论”为基础,通过智能配置手段,解决区域内部资源要素分布不平衡的问题,激发城镇群整体层面的潜力,提升配置资源能力和创新策源能力。吴志强院士以长三角城市创新集群为例,讲解了基于“和板理论”以长补短的智能配置体系。
大会五个平行论坛上,同济学者都有演讲。
周俭教授在“规划实施管理”平行论坛作“国土空间详细规划的实践与探索”为题的发言。他以雄安详细规划实践为例,提出重点要强化详细规划的法定作用,坚持以高质量实施规划为目标,通过完善编管体系,优化城市结构和布局,提升空间品质。他建议通过将城市更新行动开展的空间范围划为更新行动单元的方式,动态开展地块层面详细规划的编制。
张尚武院长在“规划技术标准和信息化建设”平行论坛以“国土空间规划标准体系建设的思考”为题作报告。他建议以问题为导向加强总体布局,抓住新体系的技术逻辑,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对关键标准和关键环节加强预研究,近期应加强详细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标准的研究。
戴慎志教授在“规划技术标准和信息化建设”平行论坛以“国土空间综合防灾规划编制规程”为题作报告。他介绍了该规程主要内容,重点就国土空间防灾安全格局、国土空间综合防灾规划编制会商机制提出建议,强调这是国土空间综合防灾规划编制、管理和实施工作的技术指引,重点指导和规范各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的综合防灾规划和国土空间综合防灾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
孙施文教授在“规划学科建设”平行论坛上以“国土空间规划知识体系研究”为题作报告。在20多所牵头院校及专家的组织下,目前第一轮国土空间规划专业各领域的知识图谱框架性初稿、修改稿均已完成。他认为,要围绕国土空间规划实务工作建构知识体系,打破不同学科的隔阂,覆盖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完整内容。
彭震伟教授在“规划学科建设”平行论坛上作总结发言。他指出,国土空间规划学科建设要加强规划课程体系建设计划的系统化、内容深度的层次化、教材形式的多元化、建设方式的开放化。在他看来,加强与行业的联动协同是未来国土空间规划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
会上,举行了隆重的颁奖仪式。科研办主任汪劲柏博士提交的论文《“城镇—村庄—田野”融合地区全要素用地绩效评价研究——以广西武宣县为例》获得首届国土空间规划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博士后翟端强(联合作者卓健、祝昀斌)提交的论文《流动与融合——国土空间背景下未来城市设计范式探讨》,获得二等奖;规划设计五所王楚涵、魏水芸、李继军提交的论文《基于规划传导的国土空间详细规划编制管控方法探索》获三等奖。
参会本次规划年会的同济专家还有卓健、黄建中、王新哲、张立等。
供稿 | 汪劲柏
编辑 | 宣传办
审核 | 肖达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同济规划TJUPDI):新闻 | 同济规划多位专家参与首届全国国土空间规划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