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世界遗产大会观察团
数字赋能文化遗产边会于沙特当地时间2023年9月17日晚7点,在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会场利亚德阿尔法沙利亚(Al-Faisaliah)中心黑格拉会场举办。边会由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国家文物局、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北京市文物局、ICOMOS-China承办,世界遗产中心主任拉扎赫·阿索莫(Lazare EloundouAssomo),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北京市副市长谈绪祥,中国常驻教科文组织大使杨进,中国驻沙特大使陈伟庆,教科文世界遗产中心亚洲与太平洋部主任古榕( Himalchuli Gurung)、ICOMOS数字遗产专委会秘书长奥娜·薇利希斯(Ona Vileikis)、阿布扎比文化旅游部保护处主任阿梅尔·查碧(AmelChabbi)等出席会议。现场共有约80名与会人员。
会议聚焦数字技术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中的应用与创新。会议伊始,世界遗产中心主任拉扎赫·阿索莫在致辞中强调,数字技术在很多方面可以贡献于世界遗产保护管理,且数字技术在近期发展迅速,疫情让我们意识到,数字技术可以使我们在更广的区域实现遗产的共享。
中国国家文物局局长、文化旅游部李群副部长致辞指出,信息化和数字化是驱动、引领世界遗产保护管理的重要手段。在中国,数字技术已成为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支撑,在敦煌、长城、丝绸之路、故宫、龙门石窟等世界遗产中已展开大量应用实践。
北京市人民政府谈绪祥副市长致辞则分享了北京在数字遗产保护方面的实践,如利用数字技术加强对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保护;利用数字技术鼓励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同时实现遗产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此后,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吕舟、ICOMOS数字遗产专委会秘书长奥娜·薇利希斯(Ona Vileikis)、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阿布扎比文化旅游部保护处主任阿梅尔·查碧(AmelChabbi)、腾讯研究院副院长舒展先后做主旨报告。
图/现场照片 ©清源文化遗产 摄影:魏青

吕舟教授主旨演讲:
《数字化赋能遗产价值传播》
O O O

中国数字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于中国文化遗产认知、保护、阐释与传承的方方面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中国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始于1980年代敦煌的实践,最早是用于数字化档案记录,以数字相机拍摄洞窟壁画,形成高清数字影像记录。这些数字影像的精细程度远超现场肉眼所见。而在1990年代,故宫也开始数字化尝试,最初是数字漫游系统,推动参观体验的数字化。
随着中国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世界文化遗产地也开始各个方面的实践,并开始基于遗产地的体系化数字建设。
故宫已将数字技术系统应用于保护管理,用于文化展示、咨询传播、参观导览、游览服务、公众教育、学术交流等方面。这些应用方式主要借助官网和移动端进行开发。
这是故宫开发的移动端APP,韩熙载夜宴图,通过这个软件可以让公众更好地理解这一名画多方面的文化内涵,这在当时是具有开创性的遗产数字化探索。
在敦煌,通过数字记录技术,现在可以在网站360度地体验洞窟内的空间和壁画艺术细节。进而,敦煌已对数字化记录成果进一步开发,以主题形式将数字采集信息建立数据库,并将特别主题形象进行IP开发和授权,以实现图像的再利用与再创造,实现文化遗产的共享和创新性应用。
目前,在中国多数文化遗产地的参观游览中,已实现通过手机移动端软件对遗产价值的阐释、游客服务、虚拟信息导览,实现对现场参观信息的补充。世界遗产地鼓浪屿的手机导览软件可以实现对遗产地整体和具体建筑价值的阐释,以提供更加详细的历史信息、建筑信息和游客导览。在故宫,手机移动端导览也实现了旅游导览服务,甚至具体展厅的讲解,辅助游客参观。五台山佛光寺是中国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之一,这里以虚拟现实技术将历史研究成果更加紧密地与公众参观联系在一起。中国最早的世界遗产周口店,则利用数字展示技术,将枯燥的考古学知识以更加生动、直观地用于遗产展示,推动公众,特别是青少年能够有兴趣走近世界遗产。
视频/动画展示,佛光寺手持式导览系统

图/周口店遗址第1地点(猿人洞)遗址内部的遗产展示以户外投影与实景结合
遗产保护是世界遗产保护管理的核心。庐山遗产监测系统则使用数字手段,更加精确地记录、监测、预测庐山云海景观。
以上实践显示出,数字技术可以使文化遗产与现代生活结合的更加紧密,让更多的人理解遗产的价值,也让文化遗产有了更多融入当代生活的渠道,引发公众关注,促进文化遗产价值的传播,赋能创意设计,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将历史文化转化为当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相关链接:
喜讯 | “佛光寺数字化展示项目”荣列“探元计划”2022十大“探元”案例
【学术分享】面向公众的文化遗产数字化学术成果转化——以佛光寺东大殿为例
煌煌石窟寺,千年天梯山——天梯山石窟数字化勘察测绘项目(上)
数字化保护,再上天梯山——天梯山石窟彩塑壁画数字化勘察测绘项目(下)
世界遗产大会文章合集(2015-2022)
清源独家 | 开门见喜:世界遗产大会首个解除濒危状态项目落锤
清源独家 | 世界遗产一张图:UNESCO发布世界遗产线上地图平台
清源独家 | 世界遗产申报审议开启:新申报和扩展项目均梦圆利雅得
团队简介
清源世界遗产大会观察项目由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组织,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北京国文琰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清源文化遗产共同参与。清源文化遗产从2015年开始在每年世界遗产大会期间发表观察报告研究团队的现场评论。
关注清源文化遗产
关注世界遗产大会观察报道!
*编辑:胡玥,排版:韩依琪,审核:吕舟、孙燕、魏青、李建芸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请留言联系清源或邮件bjchcc@126.com。未经同意禁止转载。
清源文化遗产
我们是一群工作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第一线的青年,跟您分享实践思考、学术成果、思想碰撞,以及深入遗产地带来的好吃好玩。
*有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话题或疑问,直接微信回复公众号。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清源文化遗产):清源独家 | 数字赋能文化遗产边会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