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规划年会】年会中,这些青年规划师都在聊些什么?


想必细心的小伙伴已经发现,年会平行会议中这3个专场有点儿“特别”,即: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青年论文专场、求是理论论坛专场和“西部之光”大学生暑期设计交流专场,正如石楠秘书长所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和会刊《城市规划》愿为青年人搭台,希望今后青年科技工作者可以更加心无旁骛的做学术研究。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他们的报告核心观点和设计理念,并附已在《城市规划》杂志中发表的论文导读链接。在大咖云集的年会中,让我们也来倾听一下青年规划师们都在聊些什么吧~

PS:“青年”和“求是”的全部获奖论文均已在《城市规划》杂志中刊登,“西部之光”所有获奖作品请移步会场观看。



 全国青年城市规划论文竞赛专场 

此次竞赛的获奖论文聚焦规划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既有基础理论和科学问题的探索,也有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剖析,代表了我国规划行业青年人才的最高学术水准。以下为“第十七届全国青年城市规划论文竞赛” 一、二等奖的获奖作者核心观点分享。


【规划年会】年会中,这些青年规划师都在聊些什么?

高慧智,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高级规划师,注册城乡规划师。

报告题目:

生态资本化:城乡融合的第三次循环

在长期以城市增长为导向的城乡二元体制背景下,乡村衰败的问题愈加凸显,协调城乡关系在某种意义上成为新时期关乎国家现代化成败的“一号”问题。但是,过往的城乡融合实践均未能解决乡村面临的可持续性、普适性和主体性不足的问题。本研究系统论证了生态资本化是一种超越规模效益、级差地租和消耗性增长的发展范式的巨大重构,可能成为驱动城乡融合的持续、普遍和主动的动力。进而提出了主动通过生态资本化推进城乡融合的系统路径,在机制设计、空间规划和治理重构层面初步解决了可行性问题。

https://mp.weixin.qq.com/s/VlNz0hovI3Xke1nz7pJWsw

文章刊载于《城市规划》2022年第7期



【规划年会】年会中,这些青年规划师都在聊些什么?

周琳,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博士研究生,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会员。

报告题目:

存量时代城镇空间用途管制的制度转型逻辑

城市更新是一种制度建构的过程,城市更新的成功有赖于建立一个真正有效的管治模式,很多学者认为目前从规划编制到规划管理均未对此做好充分准备,所以我们应当关注基础性制度设计。许多一线规划编制人员深有体会的一点,“控规+规划许可”的管制方式很难支撑城市更新。存量土地或者说存量空间资源的管制方式何去何从,什么样的土地管制制度,才能激发主体在资源再配置中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能促进社会公平,这是本文试图回答的问题。

https://mp.weixin.qq.com/s/mI1GijcvQzrLMHQ7W66NZg

文章刊载于《城市规划》2022年第7期



【规划年会】年会中,这些青年规划师都在聊些什么?

施德浩 ,香港中文大学地理与资源管理学系博士研究生。

报告题目:

家庭再叙事与教育资本化——微观视角下县域城镇化兴起的家庭、制度与空间

从本土家庭理性出发构建中国家庭迁移的分析框架,解释了当前中国县域城镇化兴起的微观机制,发现了家庭的代际结构在县域城镇化进程中映射出的“乡-县-城”三元空间结构,论证了中国城镇化即是家在乡村和城市之间的渐次展开,也是应对传统和现代割裂的关系缝合。


https://mp.weixin.qq.com/s/AQq-H7Zn3q6HseM4T7Os0g

文章刊载于《城市规划》2022年第7期


【规划年会】年会中,这些青年规划师都在聊些什么?

王垚 ,苏州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报告题目:

从“效率优先”转向“兼顾均衡”——长三角城市群全球要素流动的网络空间与规划引导

资本的逐利性促使全球要素流动追求“效率优先”,其正外部效益无法覆盖整个区域,难以破解城市群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通过解析长三角城市群全球要素流动的网络空间及影响因素,证实长三角全球要素流动追求“效率优先”,是以牺牲城市群“均衡”发展为代价,并且发现全球要素难以自发的“均衡”流动。

https://mp.weixin.qq.com/s/hf2UXHmnEVMAoiPJlk6Syw

文章刊载于《城市规划》2022年第7期


【规划年会】年会中,这些青年规划师都在聊些什么?

梁晨,河北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注册城乡规划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会员。

报告题目:

转型时期城市边缘区的空间分异——发展逻辑映射与规划响应机制

城市的集聚扩张与结构分化是城市化过程的一体两面,而城市边缘区的出现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特征之一。在历史唯物主义语境下,城市边缘区的空间分异现象建立在我国转型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逻辑之上。本文阐明了其外缘开放化、内部空心化以及要素多元化的发展新趋势与内在发展逻辑的空间映射规律,进而针对经典规划范式的机械理性局限提出适应性规划响应对策。

https://mp.weixin.qq.com/s/4tfupuXoMhhfOvzRI3wfYQ

文章刊载于《城市规划》2022年第7期



【规划年会】年会中,这些青年规划师都在聊些什么?


求是理论论坛专场

“求是理论论坛”创办于2004年,旨在为建设中国特色城市理论与城市规划理论提供平台,推动学术理论研究和交流,改变我国规划领域“一流实践机会、二手理论探讨”的局面。征文按照论文作者背景分为专业组和学生组进行分组评选。

 专 业 组 


【规划年会】年会中,这些青年规划师都在聊些什么?

陶涛,深圳市蕾奥规划设计咨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规划师。


【规划年会】年会中,这些青年规划师都在聊些什么?



刘泉,深圳市蕾奥规划设计咨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规划师,智慧城市与未来社区实验室主任,高级工程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会员。

报告题目:

为何西方城市设计无法完整展示中国城市美学——山水诗画视角下的三个问题分析

本文尝试跳出西方城市设计的空间美学视角,不将其作为界定“中国城市设计”概念的基础论述,而是作为中国城市美学营造方法的对照组,从特色定位、总体结构和空间景观三个国内城市设计实践中通常关注的视角出发,进行对比研究,总结西方城市设计无法完整展示中国城市美学的问题症结。

文章刊载于《城市规划》2023年第4期


【规划年会】年会中,这些青年规划师都在聊些什么?

黄军林,湖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地理空间大数据挖掘与应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高级工程师,注册城乡规划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会员。

报告题目:
“一体之治”:《管子》空间治理之“道”及其现代启示
《管子》以“道”为核心的“一体之治”整体性治理框架与国家构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空间治理现代化目标具有一致性,充分体现了文化自信境域下“治理”模式的中国话语。辩证汲取《管子》治“道”的价值论、本体论、方法论、实践论,为具有中国智慧、世界意义的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源头活水。

https://mp.weixin.qq.com/s/39N4IpQArHx6Hh1EpRgVLw

文章刊载于《城市规划》2023年第4期


【规划年会】年会中,这些青年规划师都在聊些什么?

李曼雪,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硕士研究生。


【规划年会】年会中,这些青年规划师都在聊些什么?



肖扬,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文章题目:

上海新移民居住、就业和活动空间分异比较研究

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各群体的空间融合,是当下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研究基于手机信令数据探究了上海新移民群体居住、就业和活动3种类型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特征。结果发现上海市新移民居住隔离最为严重,其次是就业隔离,而活动隔离相对温和,且这3类隔离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正相关关系。
文章刊载于《城市规划》2023年第4期


 学 生 组 

【规划年会】年会中,这些青年规划师都在聊些什么?

徐家明,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湖北省城镇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

报告题目:
央地关系改革视角下空间规划演进与发展研究
将空间规划演进置身于中国经济制度变迁的历史环境,基于博弈论建构空间规划演进的理论框架,通过“主体目标导向-博弈策略选择-政策变迁阐释”的解译,以长时空、大历史的视野揭示空间规划演进与社会经济制度变迁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新时期空间规划创新发展要点,助力中国规划理论与实践的创新。

https://mp.weixin.qq.com/s/fov_5GNg_Zb8uCbW-IsVmA

文章刊载于《城市规划》2023年第4期


【规划年会】年会中,这些青年规划师都在聊些什么?

梁印龙,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博士研究生,注册城乡规划师。

报告题目:

城市更新中公共利益捕获与耗散的机制解释——基于产权“公共领域”理论的租差优化模型

产权界定是城市更新中利益博弈的重要前提。文章将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产权公共领域”理论引入“租差”模型中,建构了“产权界定-地租生成-租差分配-公共利益捕获与耗散”的解释机制,总结出“做大租差保公共”和“租差减少减公共”两种典型模式,拓展优化了租差理论对中国城市更新实践的解释力。


https://mp.weixin.qq.com/s/F99H2k_Atvsh_EhiKVesIA

文章刊载于《城市规划》2023年第4期


【规划年会】年会中,这些青年规划师都在聊些什么?

李雯骐,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博士研究生。

报告题目:

从自治走向共治:新时代“乡村共同体”的理论建构

受“共同体”经典理论的启发,回顾我国乡村社会最基础的研究对象“村庄共同体”的发展过程,针对其在新发展时期的存续挑战与存在价值,提出了要从传统“村庄共同体”走向新时代由内生力、政府力、市场/社会力三力整合的“新乡村共同体”(理论框架)发展目标,进而形成了对未来乡村建设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思考。

https://mp.weixin.qq.com/s/IZ53w-FUpxGqWnKHjCOVPw

文章刊载于《城市规划》2023年第4期


西部之光专场

本届“西部之光”主题为“一方山水间,十里河滩情——贵阳市花溪公园周边老城更新改造规划设计”。“西部之光”活动已先后在重庆、西安、昆明、成都、南京、深圳、天津、贵州等地举办九届,覆盖所有西部规划院校。

【规划年会】年会中,这些青年规划师都在聊些什么?
李云燕(指导教师,杨婷 ‌,张昕玥,钱春莹,高川惠,倪紫怡,李旭(指导教师
作品名称:新田园城市——基于“双极板”模型的棚户区可持续更新模式探究

设计理念:

本方案以城市更新中的棚户区改造问题为导向,以发掘传统棚户区更新模式向可持续更新模式转变为契机。基于霍华德田园城市,提出“双极板模型下的“新田园城市”概念,即城市与棚户的关系不再是城市的输出,城市也可从棚户实现反哺,二者相互汲取,触发自生长的可持续棚户区更新模式。

参赛院校: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参赛学生:高川惠,倪紫怡,张昕玥,钱春莹,杨婷

指导教师:李云燕,李旭
【规划年会】年会中,这些青年规划师都在聊些什么?
【规划年会】年会中,这些青年规划师都在聊些什么?
【规划年会】年会中,这些青年规划师都在聊些什么?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规划年会】年会中,这些青年规划师都在聊些什么?
付振业,焦慧玲,陈泳霖
作品名称:花溪“升维”与“降维”

设计理念:

本次设计从空间、交通、业态、文脉四个方面分析该地块的优劣势,通过“升维”和“降维”两个方面对花溪区地块3的空间、智慧、文脉、创享四个维度进行更新设计。实现空间、创享、智慧、文脉四维相互融合,共同发展。打造出空间共享、智慧畅通、文化广传的新生活模式,搭建未来生活新场景。

参赛院校:百色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参赛学生:陈泳霖,焦慧玲,付振业

指导教师:文鸿

【规划年会】年会中,这些青年规划师都在聊些什么?
【规划年会】年会中,这些青年规划师都在聊些什么?
【规划年会】年会中,这些青年规划师都在聊些什么?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规划年会】年会中,这些青年规划师都在聊些什么?
赵蕴阳,周琳也,宋诗莹,龚云琪,田越,魏皓严(指导教师)
作品名称:花溪市集·主理人——基于触媒理论的花溪公园周边老城更新改造规划设计

设计理念:

本方案落脚于本土特色文化的发挥、城市烟火气的保留及生态景观资源的利用与呼应,打造花溪主理人市集。目前场地内交通、业态及公共空间均存在较大问题。我们以触媒理论为框架,插入各类型主理人新业态作为触媒点,利用微小空间的触媒效应来改造城市,通过生态与人文的双重力量在展山理水梳路间,期求推动片区持续健康发展。
参赛院校: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参赛学生:龚云琪,宋诗莹,田越,赵蕴阳,周琳也

指导教师:魏皓严

【规划年会】年会中,这些青年规划师都在聊些什么?
【规划年会】年会中,这些青年规划师都在聊些什么?
【规划年会】年会中,这些青年规划师都在聊些什么?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规划年会】年会中,这些青年规划师都在聊些什么?

李园,舒曼,周晓芳,曾星明,蒋金礼

作品名称升空间、流转化——基于高校与社区互生的旧区更新规划设计

核心理念:

设计不拘于现状业态分布、社区分隔、地形高差等影响,抓住基地“校边村”“景边村”“铁边村”的优势特点,大胆通过架设空中廊道和电梯适用性加装的方式,将城市片区串联,引景入区、打破传统住区私密性和底层商业的认知局限、将商业空间向上拓展,实现传统住区价值增值和空间重塑、高校与社区共生的可复制可粘贴可借鉴模式。
参赛院校:贵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参赛学生:周晓芳,舒曼,李园,曾星明,蒋金礼

指导教师:赵玉奇,余压芳

【规划年会】年会中,这些青年规划师都在聊些什么?
【规划年会】年会中,这些青年规划师都在聊些什么?
【规划年会】年会中,这些青年规划师都在聊些什么?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规划年会】年会中,这些青年规划师都在聊些什么?

第一排从左至右为:张盛威,曹创为,杨宇珺,司雯

第二排从左至右为:宋心灏,富志强(指导老师), 张立恒(指导老师)
作品名称:花溪EC0——基于空间阈限性体验的花溪公园周边老城更新改造规划设计

设计理念:

花溪十字街地块既有老城区高密度集聚,又有景观生态要素交汇的特点。各功能空间融合,因此具有丰富多样的阈限性空间,空间内充满潜能,引发人们的社会交往。通过图象语义分割和空间句法分析,识别出场地阈限性体验特征,并以其为线索,构建城市意象新特征、走向需求+体验新模式。阈限性体验使场景和角色不断转换,城市空间变幻多样。

参赛院校: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指导教师:张立恒,富志强

参赛学生:宋心灏,杨宇珺,曹创为,司雯,张盛威
【规划年会】年会中,这些青年规划师都在聊些什么?
【规划年会】年会中,这些青年规划师都在聊些什么?
【规划年会】年会中,这些青年规划师都在聊些什么?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规划年会】年会中,这些青年规划师都在聊些什么?
潘海龙,王颖,霍骁,赵艳丽
作品名称:多元链接,织网系缘-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贵阳市花溪区老城更新改造设计
设计理念:

方案以“行动者网络”理论为基础,聚焦老旧社区微更新,梳理不同人群需求,提取各方利益的共同诉求,转译并联接行动者网络,弱化并弥合人、城市、自然之间的对立与割裂,通过疏交通,织网络,补空间,联生态,共缔造的设计策略,以及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最终推进文旅商居多业态融合发展,提升人居环境质量,打造具有烟火气的背街小巷。

参赛院校:兰州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指导教师:张小娟,夏润乔

参赛学生:王颖,潘海龙,霍骁,赵艳丽
【规划年会】年会中,这些青年规划师都在聊些什么?
【规划年会】年会中,这些青年规划师都在聊些什么?
【规划年会】年会中,这些青年规划师都在聊些什么?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欢迎在朋友圈转发,转载请在后台留言



【规划年会】年会中,这些青年规划师都在聊些什么?







官方投稿网址:http://www.planning.com.cn

微博:http://weibo.com/cityplanningreview
微信号:chengshiguihuazazhi
电子期刊:App Store搜索“城市规划”(支持iPad下载)
国内统一刊号:CN 11-2378/TU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2-1329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推文目的在于信息交流与共享。若有来源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持权属证明与本公众号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规划年会】年会中,这些青年规划师都在聊些什么?

关注、分享、在看与点赞,至少我要拥有一个吧~【规划年会】年会中,这些青年规划师都在聊些什么?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城市规划):【规划年会】年会中,这些青年规划师都在聊些什么?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