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重要讲话精神
日前,市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认真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审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0年)》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市委书记蔡奇主持会议。
加强精细化管理,构建有效治理体系
会议指出,6月27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专题听取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的汇报,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心首都建设和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北京并发表重要讲话,始终关心关系首都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包括北京新机场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城市副中心建设、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筹办2022年冬奥会等,亲力亲为,先后主持会议研究决策。
这次习近平总书记又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专题听取北京城市总规编制工作汇报并发表重要讲话,再次体现了对首都工作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是激励我们奋力开创首都发展更加美好明天的巨大动力。
会议指出,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对首都工作要求上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编制好北京城市总规对疏解非首都功能、治理“大城市病”、提高城市发展水平与民生保障服务的重要性,强调北京城市总规最根本的是解决好“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个重大问题;把握好“舍”和“得”的辩证关系,紧紧抓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优化城市功能和空间结构布局;加强精细化管理,构建超大城市有效治理体系;坚决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贯彻落实。
会议指出,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要把握三个关系。
一是更加自觉把握好“都”与“城”的关系。紧紧围绕实现“都”的功能来谋划“城”的发展,努力以“城”的更高水平发展服务保障“都”的功能。要增强首都意识,坚持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做到首都的规划建设始终围绕“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来开展,首都的发展自觉围绕“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来推进。
二是更加自觉把握好“舍”与“得”的关系。紧紧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来提升首都功能,提升发展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北京要靠创新发展,为我们指明了方向。要舍得“白菜帮子”,精选“菜心”,腾笼换鸟,调整结构。要加强对疏解的引导,切实为北京减重减负。通过换鸟来促提升,北京得到的是创新发展。
三是更加自觉把握好“一核”与“两翼”的关系。认清城市副中心与雄安新区都是疏解非首都功能的重要环节。要高水平建设城市副中心,带动中心城区功能与人口疏解,并发挥对周边区域的带动作用,同时又要以实际行动支持雄安新区建设,支持雄安是我们应尽之责。对愿意到雄安新区发展的在京企业,坚决支持,加强服务,决不能有“小九九”。当前,雄安新区最需要的是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包括医疗、教育、科技创新资源等,在这些方面,我们要加强合作,见诸行动。
要把城市总体规划修改完善落实好
会议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城市总规编制给予充分肯定,这是对我们的极大勉励和鞭策,我们要把城市总体规划修改完善落实好。
一是将规划期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程相衔接。
二是将“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城市空间结构落地到控制性详规。
三是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布局,做好不同功能用地加减法,把握职住用地比例,适当“留白增绿”。
四是守住人口天花板、生态红线、城市开发边界三条红线,尤其要坚持人口与建设规模双控,严格执行城乡建设用地实现负增长、中心城区规划建设规模实现动态零增长。适当“留白增绿”,补充完善群众生活必须的公共服务设施,这些都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增强群众的获得感,要认真抓好。
五是加强人防设施,把人防设施与城市基础设施结合起来,实现军民兼用。
“四个中心”各区都有任务,都要抓在手上
会议强调,做好北京工作,把握首都发展的要义,就是要牢固确立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不断提高“四个服务”能力水平。这些工作做好了,就是发展空间,首都可持续发展就有后劲。首都功能是覆盖全市的,“四个中心”各区都有任务,都要抓在手上。
政治中心方面,要做好中央政务功能服务和首都政治安全保障工作。
文化中心方面,要加强世界遗产和老城的整体保护,精心保护好这张中华文明的金名片。老城要保护好,历史文化街区占比要提高,做到应保尽保。统筹推进大运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的保护利用,强化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的城市特色。
国际交往中心方面,要用好“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服务保障成果,加强国际交往重要设施和能力建设。
科技创新中心方面,要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全国科技创新中心为引领,重点抓好“三城一区”,带动十六园发展,构筑北京发展新高地。
把控城市建设基调 避免成“怪建筑”试验场
要加强城市设计和风貌管控,加强中轴线、城市天际线、建筑高度的管理,重点区域建筑设计要严格把关,重要建筑体、街区设计方案市里要过问。注重城市建设基调的把控,避免成为“怪建筑”的试验场。要注重环境保护,规划、建设管理部门要把好关。
会议强调,要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北京要构建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就看精细化管理水平。城市管理到治理,都要注重精治、共治、法治。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背街小巷最能体现精细化管理水平,城市管理要向街巷胡同延伸。
各区要落实好街巷长制与小巷管家,在精细处见功夫。要坚持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来管理城市,推广“朝阳群众”“西城大妈”等经验,并引进社会专业力量,探索多元有效的共治方式。要坚持依法管理。
北京作为首都,更要作出表率。违法建设、开墙打洞等城市乱象,必须坚持依法治理,打持久战。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要坚定不移推进,在实施中又要注意研究解决遇到的问题。如,补充完善群众生活服务设施,重视城市修补与街区生态重塑。要看到疏解整治是个过程,防止操之过急、工作简单化,稳扎稳打、久久为功。
每年都要定期进行城市体检评估
会议强调,坚决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规划一经法定程序批准,就具有法律效力。要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规划落实。首规委要发挥作用,加强对规划执行的检查,加强对重要问题研究。每年都要定期进行城市体检评估。
城市规划、土地、房产等部门权力大,诱惑多,一定要坚持原则,坚守底线,严格按照规划办事。决不允许任何部门和个人随意修改、违规变更。公开是最好的监督,要把规划晒在阳光下,让社会监督规划实施,形成推动规划实施的合力。
市纪委、市监委从现在开始,要把监督执纪问责机制向城市规划建设管理领域延伸。一旦发现违法违规行为,严肃查处,决不姑息。
习总书记专门对这事作出重要批示
市委书记蔡奇列出任务清单
日前,市委书记蔡奇就推动大运河文化带保护利用工作调查研究。他强调,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进一步擦亮世界认可的国家文化符号。市委副书记、代市长陈吉宁一同调研。

蔡奇察看“运河第一闸”广源闸水系治理
蔡奇、陈吉宁从海淀区沿运河走向驱车向东到通州,一路察看了“运河第一闸”广源闸、“京西小故宫”万寿寺的保护利用、通州五河交汇处规划建设情况。蔡奇在乘船察看运河通州段时要求,加强两岸景观整体规划,精心做好桥梁设计,展现这一城市家具的艺术之美。在有进京“水上城门”之称的八里桥,蔡奇察看了保护现状,要求尽快完善方案,将其更好地保护利用起来。
随后,蔡奇主持召开座谈会。市委宣传部、市发改委、市规土委、市文物局、通州区分别汇报了工作。有关部门就进一步做好大运河文化带保护利用工作提出了意见建议。

蔡奇主持召开座谈会
蔡奇讲话说,今年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大运河森林公园时强调,保护大运河是运河沿线所有地区的共同责任,北京要积极发挥示范作用。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又专门就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作出重要批示。习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既饱含深情又寄予厚望,为我们做好工作提供了遵循。我们要深入贯彻习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大历史观深刻认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意义,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蔡奇指出,大运河是流动的文化,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大运河北京段纵贯千年,横跨六区,在北京城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见证了城市的沧桑巨变,承载了宝贵的文化记忆。传承保护好大运河文化带,是中华文明传承延续的一件大事、好事。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责无旁贷,应当作出应有贡献,起到带头示范作用。
蔡奇强调,要带头贯彻习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认真做好“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三篇文章,深入挖掘大运河文化带的丰富内涵,通过推进大运河文化带保护利用,进一步擦亮世界认可的国家文化符号,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搭建深度交融的桥梁,为首都发展注入独具魅力的文化内涵,真正使大运河文化带成为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示范工程,成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民心工程,成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标志工程。
蔡奇强调,要立足长远,抓好当前,明确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任务。要在深入调研基础上,站在中华文明传承的高度,组织专门力量和专业力量,着眼中长期,高质量制定大运河文化带保护建设规划。规划要具有较强可操作性,坚持问题导向,做到长短结合、远近衔接,明确具体实施方案,责任落实到区和部门。近期,要本着保护、传承、利用的总原则,聚焦修缮文物、挖掘内涵、整治环境、提升品质等环节,列出任务项目清单,制定五年行动计划。坚持分类推进,重点突破。

察看有进京“水上城门”之称的八里桥保护情况
蔡奇指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涉及的项目众多,具体可以分遗产类、挖掘类、环境类、水系类、文创类等不同类别,分轻重缓急,有序推进:
遗产类
重点抓好白浮泉、万寿寺、延庆寺、积水潭、什刹海、通惠河、玉河古道及古闸、通州古城核心区、西海子公园、八里桥等重要文物保护和修缮,该腾退的腾退,该保护的保护,该完善的完善。
挖掘类
组织专家深入研究大运河文化带历史文化内涵,整理出版研究成果;收集和保护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讲述更多能够传诵的运河故事。
环境类
加快大运河沿线景观提升和生态修复,抓好北运河、通惠河、萧太后河的环境整治,打造滨水景观;严控沿线建设用地,加强城市设计,促进景观提升。
水系类
采取治水、引水等方式,保护好现有运河河道。创造条件逐步恢复玉带河故道、明清通惠河、北运河故道三条古河道,以及运河沿岸古码头。加紧推进北运河京津冀三地通航工程。
文创类
相关区要根据规划,因地制宜、布点发展。
蔡奇指出,就整体而言,大运河通州段是重点。要结合副中心规划建设,彰显蓝绿交织、水城共融城市特色;规划建设好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运河博物馆等文化设施,将大运河文化带打造成标志性文化品牌。要加强工作统筹,汇聚起合力,扎实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

蔡奇、陈吉宁察看万寿寺文物保护情况
陈吉宁说,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首先要抓好规划、抓好顶层设计,以大局意识和长远眼光,把北京段放在国家整体的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统筹考虑,与国家和北京市已有的相关规划对标对接,改革体制机制,强化整体保护,让我们的规划经得起学术、历史和人民群众的检验。要切实加强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推动有条件的文保场所尽快向群众开放。要处理好文物与文化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水与岸的关系、商业开发与文化建设的关系,让市民群众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了解历史、亲近自然,增强获得感。要秉承专业精神,依靠专业力量长期研究、精心规划设计,把大运河文化带保护利用好。
市领导杜飞进、崔述强、隋振江、王宁、卢彦,市政府秘书长李伟一同调研。
*内容转载自“识政”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