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首都功能疏解与京津冀协同发展

一周规划播报 | 京津冀协同发展纲要通过


2015年规划周刊17期:4月27日—5月3日,一周规划资讯汇总
点标题下“中国城市规划网”关注我们,精彩不再错过
周历
历史上的今天


杭州湾跨海大桥


1957年4月27日,马寅初发表人口问题的演讲。
1991年4月29日,世界第一斜拉桥–杨浦大桥动工。
1925年4月30日,装饰艺术在巴黎诞生。
1979年4月30日,邓小平提出建立经济特区的构想。
1984年5月1日,岳阳楼大修竣工并对外开放,修复后的岳阳楼保存了清朝的规模、式样和大部分的建筑构件。
1991年5月1日,中国第一座跨海公路大桥——厦门大桥正式通车。
2008年5月1日,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通车。
1982年5月3日,世界上最长的地下引水隧道在芬兰建成,全长120公里。

HOT!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通过

作为中国三大区域发展战略之一,京津冀协调发展的顶层设计终于浮出水面,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协同发展”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京津冀区域经济的核心主题,为破解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公共资源配置不均衡、资源环境制约等难题提供“钥匙”。


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坚持协同发展、重点突破、深化改革、有序推进。要严控增量、疏解存量、疏堵结合调控北京市人口规模。要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


HOT!
尼泊尔12座世遗建筑损毁
尼泊尔8.1级强震中,共计损毁了14座重点古建筑,其中12座为世界文化遗产,大部分为完全坍塌。在遭受强震重创前,加德满都谷地的古建筑早已濒危,震后被损毁建筑修复难度极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准备协助尼泊尔从“巨大的灾损中重建,包括历史遗迹及加德满都谷地的建筑”。

观点
直面国家级城市群发展隐忧
《法治周末》:中央确定了城市群的空间战略方向,21世纪将迎来中国城市群大发展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城市群迅猛发展之余仍然存有一些隐忧,而这些问题能否得以顺利解决,是决定城市群从概念到落实的关键。商务部研究院产业研究员沈云昌认为,当前城市群的发展过程中主要存在三个问题:城市产业同质化问题、财税利益分配问题、地方保护问题。有专家表示,这些问题的背后,实质上是市场化所要求的一体化与行政权力分割之间的矛盾

观点
“撤县设市”不是城市化的灵丹妙药
《光明日报》: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全国酝酿“撤县设市”的县已达上百个,有媒体最新统计的数字是:至少138个。无论是县,还是市,都要走出以往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的误区,不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真正着眼于提升公共服务、满足民众权益,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人的城市化”。

规划动态
张高丽武汉调研 长江经济带建设提速
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近期在武汉调研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工作,并审议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研究推进长江黄金水道建设工作,推动建立沿江地方政府协商合作机制。张高丽在此次会议中提出,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要按照开工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的原则,加快重大工程建设,为全国稳增长作贡献。

4月25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湖南湘江新区。至此,国家级新区有一半布局在长江经济带,湘江新区成为沿线第六个国家级新区,也是成为全国第十二个、中部地区首个国家级新区。


年会专区
2015规划年会主题独家解读


“新常态“背景下,城乡发展方式及其趋势也将呈现新的特征。基于此,9月将于贵阳举办的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的主题定为“新常态:传承与变革”,作为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的官方网站,中国城市规划网特别邀请了规划界的专家学者为各位同仁解读这一主题。目前,石楠、杨保军、武廷海、袁奇峰、张京祥、孙施文等六位专家的独家解读已全部上线,回复“规划年会”即可查看。


以上内容均为摘要,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中国城市规划网
www.planning.org.cn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知规划动态 | 晓行业前沿 | 听学会声音 | 碰学术火花

关注方法

1. 长按二维码图片,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推荐)

2. 回文章顶部,点标题下蓝字“中国城市规划网”关注

3. 搜微信号“planning_org”或“中国城市规划网”关注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