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发展当中,交通的位置不言而喻。在京津冀一体化的布局中,交通一体化率先发力,“京津冀陆海空对接”进入发展新阶段,铁路、公路、航空、港口构筑的立体化格局已见雏形。力争到2020年京津冀交通体系建设实现“五个一体化”:公路网络一体化、交通运输枢纽一体化、交通运输管理一体化、交通运输服务一体化、物流发展一体化。
2015.6.16《焦点访谈》——京津冀交通建设一体化,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北京、天津、河北的地图,有人说它的形状很像一只牛头——北京像牛的眼睛,天津像牛的嘴。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获得通过,北京、天津、河北,还真是迎来了昂首奋进、开拓创新的战略机遇。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在某些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其中交通一体化列在了首位。
河北省三河市的燕郊镇,因为离北京近,这里有30万人在北京上班,现在这些人到北京上班只有一条路可走,就是京通快速路,所以堵车变成了家常便饭。
河北省内规划修建京秦高速路成断头路
那么有没有另外的通道呢?从地图上可以看到,在京通快速路的北边,离居住区更近的地方有一条京秦高速路,但是地图上这条路在北京和河北交界的地方就断了。这到底断在哪里了呢?记者沿着京秦高速路望前走,发现路标上诸葛店村这个出口被打了叉。诸葛店村是京秦高速路在河北境内的最后一个出口,京秦高速入京的路就是在这里断掉了。
这条路是2007年河北省自己立项修建的一条公路,叫密涿支线高速公路,主要解决102国道拥堵拥堵以及三河市区划内和燕郊之间的交通问题,长32公里,一头连北京,一头连天津,在2012年就完工了。完工时分别在北京,天津交界处留下了连接线,但是能否和北京、天津接上,这要看北京和天津的需求。
从这里到河北和北京的分界处潮白河只有1.2公里,到北京的六环路只有7公里。虽然只有这几公里的距离,但是那边是北京的地盘。这条路到底什么时候能连接起来就要看北京的需求了。幸运的是,2012年年底,这条路被纳入了京秦高速路的国家规划,这意味着和北京天津的对接不再是河北单方面的需求了。
一体化从交通开始,专家:让人员资源自由流动
京津冀协同发展从提出到审议经过了一年多的时间。从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听取专题汇报,到现在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规划纲要,京津冀协同发展即将完成顶层设计,这个重大的国家战略已经越来越清晰明确。这个战略的核心就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调整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走出一条内涵集约发展的新路子,探索出一种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的模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新增长极”。而这个战略的实施要从交通一体化开始。
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运输研究室主任李连成:“对于交通而言,它是优化区域内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交通一体化就是尽量让人员和资源能够在区域内自由流动,这样会降低整个社会的经济运行成本。”
让人员和资源自由流动,实现交通一体化,首先就要打破行政区划设置的篱笆,让这样的断头路实现对接。现在河北已经分别和北京、天津签署了对接协议。
有媒体报道,在河北通往京津两地,像这样的断头路总里程有2300公里。这当中包括了高速公路300公里、国道700公里和省道1400公里。只有打破行政区划的篱笆,这些断头路才有希望实现对接。
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运输研究室主任李连成:“如果我们的思想理念没有考虑到协同发展,那体现在交通,肯定会出现断头路。”
记者了解到,京津冀交通一体化规划现已制定完成,即将正式公布。有专家测算,从今年至2020年的六年间,京津冀三地间的交通投资,预计将会达到1.5万亿元左右。规划纲要特别强调,要解决断头路和轨道交通的问题;打通断头路是第一步,而要解决好这个问题,还需要进行大量的协调工作。
北京过度承担交通中转功能
在北京五环路和六环路上,经常能遇到很多大车从这里通过,有时还会造成交通拥堵。这些大车很多都不是到北京的,只是途经北京而已。但是由于现在的路网设计是以北京为中心的,所以这些大车没有别的路可走。
河北省交通厅规划处处长邓伟:“比如说我们要从石家庄到承德市,目前需要经过京港澳高速和京承高速,但这其中必须要绕行北京五环和六环,北京是必经之路。这就反映出在目前情况下,京津冀区域的交通发展虽然水平不低,但还是存在一定问题的,首先是网络化的布局还有待改善。”
从地图上能看到,现在的京津冀交通网络都是以北京为中心,是单中心的放射状布局,各城市之间缺乏高效的互联互通,就连从石家庄到天津都没有一条直达的高速公路,北京承担了大量的客货中转和过境运输。不仅公路交通如此,铁路交通也是这样。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运输研究室主任李连成:“现在只能从天津乘高铁到北京南站,然后再到北京西站去中转到石家庄。实际上如果按照直线距离不到300公里,天津到石家庄应该1.5小时就能到达,这样一中转至少需要四个小时以上。”
而且,河北省省会石家庄与省内3个地级市之间也没有高效的交通运输通道,与天津之间的交通联系也需要绕经北京或其他城市。由于北京过度承担了交通中转功能,一方面加重了首都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另一方面也大大降低了京津冀区域的运输效率。
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运输研究室主任李连成:“应该去疏解那些过度给予北京的交通功能,特别是中转交通功能。怎么去疏解,这个途径主要是把首都独大的单中心变成一个多中心,依靠多中心构建网格式的路网格局。网格式交通构建之后,可以形成我们区域内任何重要城市之间的直接交通联系,这样就提高了整个区域交通路网的运行效率。”
京津冀区域一卡通正在推进,专家:需改变一亩三分地观念
要实现交通一体化,不仅要打破行政区划的篱笆,更要改变思路。几年前京藏高速公路大堵车曾经引起广泛关注,那时从张家口到石家庄都没有直达的高速路可走,必须要走京藏高速到北京,再经过北京的五环路才能走上到石家庄的高速路。现在,从张家口到石家庄就不用非走北京了。
从单中心到多中心,要改变的是路径设计,更是发展的理念。交通一体化,除了公路外,还有铁路、港口、机场和运输服务。在京津冀地区,有三个大的机场,四个港口,这些机场和港口分别隶属于不同的行政区划和公司经营。
怎样才能实现协调发展?河北省交通厅规划处处长邓伟:“我们在港口的统筹发展方面,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我们和天津合作,现在叫四港一群,秦皇岛、唐山、黄骅港和天津港四港一群要协同发展,在去年我们共同成立了渤海经济港口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来统筹整个区域四港一群的建设和管理,这样我们就可以共同建设北方的国际航运中心。”
据了解,北京首都机场和天津机场,石家庄机场的合作也在进行中。而对于京津冀三地的消费者来说,更关心的是身边的事情。比如一卡通什么时候在三个地方都能使用?车上的ETC卡什么时候在三个地方的收费站都畅行无阻?
河北省交通厅规划处处长邓伟:“交通部正在主导推进此项工作,京津冀也在抓紧推进,以河北为例,去年开始启动这项工作,今年将组建省一级的区域交通一卡通形成平台,年内要在省会石家庄与廊坊、保定,以及张家口这些城市的联网,同时也要与北京、天津进行联网试验,争取尽快实现区域的公交一卡通。”
等到那一天,拿着在石家庄办的卡,到了北京也能乘车了,这就说明京津冀在交通服务一体化方面有了新的进展。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运输研究室主任李连成:“如果我们都改变了一个理念,站在整个区域的角度,而不是自家一亩三分地的角度,那这个过程将会推进的比较顺利。”
新路修通人为设障 交通一体化路还长
但是,如果还是只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京津冀一体化就很难实现。记者结束在三河的采访后,想避开京通快速路进京方向的拥堵,在地图上看到一条普通公路可以通往北京的东六环。这条路很新,看来是刚通车不久,当记者正庆幸找到了一条新的可以上北京六环的路时,开到这里发现,路的前方布满了路障。路障两边的路都可以行车,路障现在已经被人扒开了一个口子,小车完全可以通行,只是这样的通行多了些危险。这边说是北京堵的,那边说是三河堵的。
这路到底是谁堵的呢?记者还在调查。但是要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协调发展,显然不是把路修通那么简单。
公路网络一体化、交通枢纽一体化,物流发展一体化,运输服务一体化,交通管理一体化——要实现这全方位的京津冀交通一体化,需要把路连起来,更要把人连起来。只有齐心协力,才能路畅桥通,京津冀这头“改革牛”才能走得更稳、走得更远。
自去年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相对“高歌猛进”后,交通一体化的美好愿景正在慢慢铺开:一卡在手,游遍京津冀;北京地铁或进入燕郊;津保铁路预计年底通车;京津冀的交通互联将不再是彼此相望。根据规划到2020年,以北京为中心,50公里到70公里半径范围内,京津冀将形成“1小时轨道交通圈”。其中,将建成约1000公里区域快线连通京津冀三地。
1.平谷线确定为首条区域快线
未来,城市间的沟通将以高铁、城铁和区域快线为主。近期,首条区域快线确定为平谷线,这也将成为京津冀三地区域快线的样板线,有望方便百余万人出行。
规划显示,平谷线全长72公里,其中约22公里穿过河北。初步方案设计为:从东四环东风北桥出发,沿途经过北岗子、曹各庄北和宋庄,出北京在燕郊北和三河西分别设站,再到平谷马坊,经马昌营到平谷西,之后分别停靠平谷和泃河湾站。目前,河北段站位设置细节正在征求意见中。
据央视此前报道,三地交通互联互通,北京三条地铁将对接河北。其中,大兴线对接河北固安、房山线对接河北涿州。
2.京唐城际铁路计划年内开工
据了解,在连接京津冀三地的城际铁路中,目前进程较快的线路是北京到唐山的城际铁路——京唐城际。市发改委副主任、市协同办副主任刘伯正表示,京唐城际将在2015年开工。
3.京滨城际高铁力争年内开工
规划中,北京和天津之间将再增加一条城际铁路。“新的京津之间的城际高铁,目前确定经过天津宝坻,具体走向仍在研究。”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一位专家透露,京滨城际高铁,是从北京先到河北香河,再到天津宝坻,最后往南到滨海。其中北京到河北香河段、天津宝坻段,也会成为京唐城际铁路的一部分。刘伯正表示,京滨城际铁路会力争在2015年开工。
4.1000公里区域快线启动规划
北京区域快线规划建设提速,将建成约1000公里区域快线。在这一区域快线网络中,除了新规划线路,利用既有铁路开通区域快线也将成为一种模式。
目前从燕郊发往北京的通勤列车就是一种尝试。交通部门正在沟通,将这条通勤线路在起止站做好接驳,协调好发车时间,真正发挥通勤交通的作用。
今年3月,北京市规划委启动区域快线网的规划招标工作,中标方为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其将形成区域快线线网规划方案,并进行方案评价,同时形成设施规划用地预留控制要求,以指导近期建设规划。
5.今年编订三地市郊铁路规划
2015年,将推进三省市间的轨道交通衔接,重点研究、逐步解决京津冀区域城际铁路网、市郊铁路网、高速公路网、国省干线网的合理交通分担和有效衔接问题,编制《北京、天津铁路枢纽总图规划》、《北京、天津、石家庄市市域(郊)铁路网规划》。
6.京津冀环线高速公路年内通车
被称为“北京大外环”的首都地区环线高速公路、京秦高速公路今年将开工建设。京台高速、110国道二期等重点工程建设加速推进。
首都地区环线高速公路规划总里程约940公里,通车以后将与北京周边的11条高速路连接,形成北京对外辐射路网。其中北京市境内包括密云至涿州高速北京段、承德至平谷高速北京段,约90公里。河北境内约850公里。目前河北境内已建成通车廊坊至涿州段、北京至新疆高速公路河北段、张家口至承德高速公路张家口至崇礼段、承德至唐山高速公路承德至兴隆段、张家口至涿州高速公路张家口段,共约335公里;在建项目包括张家口至承德高速公路崇礼至承德段、密云至涿州高速公路廊坊至北三县段、张家口至涿州高速公路保定段约445公里;拟建承德至平谷高速公路约70公里。
7.北京“地下中轴线”将于明年贯穿南北
北京地铁8号线明年向南延长两站,将成为贯穿南北的“地下中轴线”。北京地铁8号线三期南延工程,是整个地铁8号线中轴线向南的延长部分。工程从三期工程终点五福堂站向南,沿104国道通至大兴灜海镇,全长约3.4公里。其中地下段长约0.99公里,过渡段长约0.35公里,高架段长约2.06公里。
地铁8号线三期南延工程连通后,将与一期、二期形成全长近50公里、贯穿南北中轴线的大运量轨道交通,将成为北京市南北中轴线上的快速交通动脉,可有效缩短城市南北部居民的出行距离,明显缓解南北中轴线上的严重交通压力。
然而专家表示,瀛海站未必是8号线的终点。规划师说,瀛海站和当初五福堂站一样,都预留了南延的条件。德茂站和瀛海站周围也都有储备土地,新修建的站点肯定要考虑和未来周围小区的接驳。
本内容由清华同衡 科研与信息中心综合整理,视频部分内容来源:腾讯视频-焦点访谈。转载请注明来源:微信公众号“清华同衡规划播报”



点击“历史消息”查看错过内容;
回复所需内容关键词获取相关资料;
点击菜单“微搜索”搜索感兴趣内容;
每周一、三、五推送,若未收到最新推送请点击菜单“微热点-最新一期”自动获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