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首都功能疏解与京津冀协同发展

老外看中国︱中国计划打造1.3亿人口的超级都市 – 京津冀


°°°°
SustainableCity & Transportation

     编辑团队
  原文/ Aleksandar Mishkov   翻译/康悦 
  文献/ 赵贤华  校核/ 众山小 
  编辑/ 众山小  排版/ 周利亚 
 

译者萌像&导读:

京津冀,宏伟的蓝图背后究竟是首都职能的疏解和城市的有机连结以及各司其职,还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和一座座鬼城的诞生?且看这一期,老外看京津冀城市群。宏伟的蓝图,21.2万平方公里、1.3亿人口,对于北京来说是巨大的挑战,对于天津和河北来说确是空前的机遇,人和资本的流动都被这一宏大的计划所主宰,而高铁和其它交通设施的发展是其实现的最为重要的决定因素。
 
 
京津冀:中国计划打造1.3亿人口的超级都市
图一、建设中的京津冀

新城市的总面积将达到21.2万平方公里,并将承载1.3亿人口。覆盖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以及河北省省会以及主要地级市、县级小城市。具体来说,这座新城的面积、住房以及人口将超越奥地利和希腊两国的总和。
 
作者节选评论: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整个社会都遵循着“越大就越好”的逻辑。同样的逻辑如今开始适用于我们的新城市群,京津冀项目。新的城市群将会合并北京、天津、以及河北省,最终成为一座超级都市。这不仅仅再是一个恢弘的构想,中国政府正在为这项磅礴的计划付诸实践,并探索、论证其背后的理论、机理和逻辑。
 
新城市的总面积将达到惊人的21.2万平方公里,并将承载1.3亿人口。覆盖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以及河北省省会以及主要地级市、县级小城市。具体来说,这座新城的面积、住房以及人口将超越奥地利和希腊两国的总和。
 
这一项目始于2013年,其目标是在2020年实现境内高铁全覆盖。这一项目会走多远,会如何进一步发展,没有人能够预料。
 
北京面临挑战
 
该项目成功的最大挑战是北京。过去几年来,中国政府不断尝试限制该市的人口和规模的增长。政府发布了严格的居住许可政策,限制了儿童出生地及户籍等等。然而同时,雄心勃勃的京津冀项目,将会把首都打造成为这座1.3亿人口超级城市的市中心。
 
而这座新的城市群、都市圈的地表面积,将会是纽约的六倍。京津冀城市群项目实际上将会是中国现代城市生活的一项重大实验。
 
这一概念旨在把北京的资源设施与天津这一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港口城市,以及境内几乎全是穷乡僻壤的河北省整合到一起。
 
对于北京来说最大的挑战将会是机关政府,以及产业的转移。这座城市的地方政府已经立誓承担起这一重责。
 
与城市市区的有机、原生发展不同,京津冀项目是一个自发的创造体。其核心是基于高铁系统的扩展,将该区域内主要城市之间的距离缩短至一个小时的行程以内。
 
但是北京仍然是最热门的居住区,尽管河北省已经大幅放宽其落户政策,并且相对北京来说具有相当低廉的住房价格。但是数据显示,过去几年仅有大约70万人口迁移至该地区,相对于北京2千万的户籍人口来说这是一个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数字。
 
但是中央政府希望借助交通现代化,能帮助解决这一问题(人口和产业的转移)。
 
随着过去几年的交通不断恶化,人口迅猛激增,北京不得不思考缩小其城市规模。同时北京的空气污染问题,也已经成为了中央政府的一项政治议题。污染带来健康隐患,使得该地区的人民开始对此投入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担忧。
 
而现实却很骨干!
 
很多人都觉得京津冀项目不过是场白日梦,但越来越多的因素都正在表明该项目很有可能会最终被实现。
 
最突出的因素就是习近平主席2013年提出的雄心勃勃的经济改革方案。这一方案肯定了京津冀项目并且要求在2020年消除断头的高速公路,并且将会建造新的地铁线路。
 
习近平主席的改革方案同时提到了京津冀项目中不同的城市职能。北京将着重发展科技和文化,天津将作为制造业的研发中心,而河北的职能还未被界定,其中许多小产业都是其关注的重点。
 
同时另外一项重要影响因素是基础设施,以及对西方城市群概念的实施。西方的传统观念是将所有城市群地区都限制在100公里以内,这一距离是高速公路一小时车程连结的范围。但是中国政府通过修建高铁改写了这个公式。2008年修建的高铁将距离150公里的京津两市之间的交通时间缩减到仅为30分钟。政府同时已经开始修建第二条高铁线路以应对现有线路过于饱和的问题。
 
同时一些新的高铁项目还将会把高铁铺设到相对小一些的城市里,例如2016年我们将会看到北京和唐山之间的高铁线路建成。下一条规划好的路线则是张家口市,这一高铁轨道线路将会把这座山上风口城市打造成为一座娱乐健身中心,并且成为2022年冬季奥运会雪上项目举办地。

图二、京津冀的区域范围

天津和河北将获益良多
 
虽然北京必然将会成为项目的重心,但是河北和天津确将会成为受益最大的地区。因为今天,这三个地区为了财富和资源互相竞争。但是随着京津冀城市群项目的整体开发,后两者将和北京一同分享巨大的财富与人口资源。
 
专家坚信人们从项目中收获会大于牺牲。北京未来将会将其非核心产业转移到城市外,而天津和河北地区可以从中获利。北京作为首都将重点关注科技、文化和政治领域。所有的重工业,也将会从北京转移到其他省份,而河北将是北京第一产业大规模转移的主要目标区域。
 
除了工业,甚至是北京市政府也将迁移。这主要是为了鼓励并带动当地的劳动力从北京向天津和河北地区转移,并作出表率,从而减少对北京的日久耗损。
 
交通!交通!
 
交通是本项目的一部分。通常,人们很难从长久适应生活的地区转移到其他地方。但是,中国政府通过建造新的铁路、地铁等轨道交通,方便这些人们前往其他地区工作。接下来让我们来看一下该地区已有的交通设施。
 
新的京津冀“城市群”地区将有两个主要机场:现有的北京国际机场和天津滨海国际机场。除了这两座国际机场之外,还分布有八座地区性机场,包括北京南苑机场、唐山三女河机场、邯郸机场、秦皇岛机场、秦皇岛北戴河机场、张家口机场、邢台大连机场与承德机场。
 
而路上交通部分,京津冀地区内拥有多条主要高速公路:
·  京津唐高速,这条高速起始于北京,将会穿过天津市区,终点将在滨海区。
·  京沪高速,将作为连接北京与上海的高速公路,起始于北京,并与京津唐高速相连。
·   天津高速,起始于天津塘沽区,终点位于河北。
·   另外还有其他六条高速公路穿过天津地区,包括国道102、103、104、105、112和205。
 
现如今,京津冀地区的铁路项目全面启动,政府将同时修建城市内部轨道,以及城际高速铁路。
 
其中2008年北京与天津间的快速铁路已经开放,这条路线提供了直接来往两座城市的主要客流通道,火车平均行驶速度高达300km/h。随着这条铁路的运行,来往两个城市之间的时间已经缩短至30分钟。
 
京津冀与其它高人口密度的城市
 
当京津冀项目完成时,这个自治城市群地区将拥有超过1.3亿人口。相比于其他大城市而言,京津冀将会是日本东京人口的三倍还多。东京现有3800万人口,即使伴随着城市人口的下降,东京到2030年人口规模仍然维持在3700万左右。
 
而人口第二大城市,印度德里2500万市民,到2030年将会上升至3600万人。而墨西哥城、圣保罗市和孟买将成为人口规模的第二集团军,各自拥有大约2100万左右的人口。第四名的日本大阪则有略多于2000万的人口。
 
北京是榜单上的第五名,略少于两千万人口,但是随着这个项目的完成,这个数目必然显著上升。而纽约和开罗并列榜单前十名的末尾。这两座城市大约有1850万的居住人口。
 

如有需要请联系我们微信号@SustainableCity或电邮daizongliu@qq.com 
购买2015上半年刊,请点击阅读原文……

「 欢迎投稿 」

我们作为专业志愿者团体,秉承理想,帮助中国可持续发展。并为之贡献:理念与传播、培训与教育、实践与孵化。欢迎您加入我们一起并肩前行!
2014-2016 © 转载请注明:
源自公众号“一览众山小-可持续城市与交通”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