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链接关注我们
2019年1月14日,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正式挂牌成立。5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自然资源厅的有力指导下,市规划资源局进一步厘清了调查、规划、管控、利用、修复、权属、执法七大类核心业务间的关系,确立了自然资源保护力度更大、空间资源配置更加科学、城乡规划建设质量更高、资源要素保障更加得力、资源权益维护更加有力的“五个更”工作目标。经过融合发展的第一年,先后以“制度建设年”“质效提升年”“争创示范年”“四敢比拼年”为主题,持续加强顶层设计、深化改革创新、狠抓贯彻落实,国土空间规划、土地成片开发、城市更新、节约集约用地、BIM/CIM试点、不动产登记等改革创新工作走在全国、全省前列,为奋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南京新实践贡献规划资源力量。
今天起,我们将推出“五周年基层一线风采巡礼”专题,一起穿越时空,回望5年来砥砺前行的坚实步伐。

2019年以来,南京市土地储备中心始终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全市土地储备工作的有关要求,根据不同时期房地产行业发展变化和国家政策导向,灵活把握全市经营性用地供应管理,坚持改革创新,坚持统筹兼顾,深化统一储备,力求取得突破,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出让工作前期例会推进
经过两年的建设和应用,储备中心已建成“地之云”信息系统,基本构建了一整套全市统一的标准规范和运维保障体系,建立了坐标一致、时空一体、上下贯通、动态更新的三维立体土地储备用地“一张图”,编制了南京市土地储备项目和地块编码规范,形成从地块资源到做地到储备再到出让的14个阶段,推动实现“一码管地、一码协同、一码服务”,有效保障了储备地块的高效管理。

土地储备“地之云”系统
根据《土地储备管理办法》《江苏省土地储备管理实施办法》等文件精神,储备中心初步制定了《南京市土地储备管理实施办法》,目前正在进一步优化完善。储备地块的标准化管理,可进一步提高在库地块的做地水平和做地效率,通过环境美化、场地平整、苗木及杆线迁移、四至道路建设、周边形象整治等方面,优化提升拟出让地块的“看相”,充分满足地块招商需求。

储备地块标准化建设
储备中心出台地块管护管理规定、地块出让后地块竞得人提前进场的规定等一系列管理办法,强化自身建设,规范出让地块管理,优化营商环境。以规划和土地融合提升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对全市土地运作主体的业务指导,提升土地储备执行的刚性约束力,加强全市土地储备的行业建设,提高运作水平。

在当前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着力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背景下,储备中心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城市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居住需求,遵循市场理念,强化与相关市场主体的政企互动,结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将土地运作环节反馈到规划研究中,促进规划理念与土地储备出让工作互相融合,积极拓展在库资源战略研究。
作为全市土地储备机构的牵头抓总单位,储备中心谋划以自身在库地块为样板,探索研究杭州做地模式,通过对全市在库资源盘整、叠加各板块市场分析,进一步优化用地空间布局,主动与各平台主体对接,摸索一条“1+1>2”的共建共享共荣路径,力争做到“统一策划、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标准,统筹安排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统筹安排上市计划,统筹招商工作”,真正实现“建一片、成一片”,促进产城融合、职住平衡。
储备中心建设道路实景
做好经营性土地的储备和出让,是市土地储备中心的第一任务。
作为牵头归口部门,储备中心:
-
一方面,加强协同指导,以项目为抓手定期跟踪计划执行情况,对各运作主体强化分类指导,会同相关部门靠前服务并联推进前期各项手续办理。
现场踏勘储备地块
-
另一方面,强化责任落实,2023年推行每周一出让地块前期工作例会制度,全年共召开例会39次,逐个主体、逐个地块压茬推进,集中全局资源和力量系统思维、整体解决,“周有所进、月有所变、终有所成”,切实保障地块按计划上市。近五年来,全市共出让经营性土地约3900公顷,其中储备中心独立运作地块约160公顷。

自2022年起,储备中心牵头举办4届“历史文化与宜居宜业—住宅用地招商合作推介周”活动,形成了房地产企业所广泛熟知的、具有一定影响的品牌招商活动。结合招商实际意见建议,优化地块的出让条件,储备中心开展“人文社区”功能策划研究,持续开展北京、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企业的招商推介,着力提升在储地块综合效益,持续提升服务能力水平,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拓展和优化土地市场服务保障,切实提升企业、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赴企业开展招商推介
01
推动可持续发展
在做地环节中,注重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保护,提升居住生活品质,优化城市环境。
储备地块人文社区功能策划与城市设计融合
02
注重规范化管理
建立健全储备中心基础设施代建管理办法,草拟研究了《南京市土地储备中心代建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规范储备地块配套设施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规范工程项目实施过程,提高项目建设管理水平。
03
推进高标准建设
地块配建初中建筑设计方案效果
从项目管理、工程建设等方面,对公共配套设施尤其是社区中心、学校等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提供优质配套空间,有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保障民生。


审 核:陶乐
审 稿:朱佳
发 布:潘昕
别忘了点赞+在看哦!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南京规划资源):一线风采 | 土储中心:积极应对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着力提升全市土地储备运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