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规划学科发展出版工程”是我院近年来的重点推进工作之一,旨在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推动城乡规划一流学科建设,由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同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三方合作推进。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研究与实践探索》是2024年我院出版工程完成的重磅成果。该书出版背景是,2019年5月自然资源部要求“按照自上而下、上下联动、压茬推进的原则”,抓紧启动编制全国、省级、市县和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尽快形成规划成果,由此掀开了延续至今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编制。2024年又发文要求6月30日前,基本完成县级以上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批复。历时5年的总体规划编制是全国规划工作者共同探索的过程,应及时进行总结、思考。在此背景下,《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研究与实践探索》作为“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乡规划学科发展出版工程”研究成果出版,供广大读者交流探讨。
“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

本书是作者从事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研究成果,围绕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中的总结与反思—编制思考—表达技术—总体规划至详细规划传导的逻辑,着重探讨了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中的核心技术问题,特别对工作推进中的重点、难点进行了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案。落实、优化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须深入规划实践,总结遇到的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思路。本书作者参与了大量编制技术规定的研究工作,在具体从事规划编制工作的同时,也有较为前沿的理论思考。本书对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的讨论较为深入、全面,适合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研究、管理等从业人员参考使用。
►第1篇 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总结与反思
在空间规划体系建立之前,存在主体功能区划、土地利用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的“三足鼎立”局面,客观总结分析这些规划实践,对于理解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体系、提出技术应对措施具有指导作用。城市规划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体系,城乡规划师对整体的协调能力、多学科知识的支撑能力、对于空间认识与把握的能力决定了其应当成为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管理的主导力量。但具有城乡规划背景的规划师在资源保护、自上而下的传导、全域控制、实施监督等方面是有所欠缺的,原国土规划、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的管理部门及相关学者有很好的经验值得借鉴。本篇在对实践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对未来的变革思路进行了思考,提出改革建议。
►第2篇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思考
五级规划“自上而下、上下联动、压茬推进”为规划“精确传导”提供了可能性,按照现有的规划编制思路,未来全国甚至可以形成一个精确定位的“控规拼合”数据库。技术上完全可行,但社会不是一台精密的机器,有其不确定性和多变性,国家和省级空间规划不应该是市、县空间规划的拼合,市、县空间规划也不应该是上级空间规划的简单落位,如何适应多级政府的事权,增加控制体系的弹性与适应性,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篇讨论了各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重点、内容、精度、法定效力应该有所不同,梳理了省、市、县、镇规划中的关键问题,并提出编制技术解决方案。
►第3篇 总体规划表达技术
空间规划的表达规范可以分为文本表达规范和图纸表达规范。前者与规划制度的改革息息相关,已广泛存在于各类规范、文件与编制办法里,后者缺乏系统的总结。本篇聚焦总体规划文本表达技术,提出要有效表达、凸显政策、增强逻辑;抓住语汇建构这一关键,建立“分级分层分类”的规划传导体系;选取地级市规划成果的核心——总图进行研究,总结了地级市规划总图的特点,并结合规划的编制组织方式,以多级综合、分级传导、结构图示突出其传导性、多级性和结构性。
►第4篇 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传导
国土空间规划建立了分层、分级的传导体系,在“刚性管控”的思路下,“精确对应”是规划管理者与督查者在共同诉求下所倾向的技术选择。然而,“精确对应”是对“一致性”的误解,并且在技术上很难实现,尤其是“总—详”规划由于尺度差异形成了“断点”。在“总—详”规划空间传导优化中,不应囿于信息技术的逻辑,而要认识到城乡发展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用途管制对象的多类型、判定规则中的主观性是规划空间传导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从而在工作中用好空间管制工具、强化柔性传导体系、加强单元规划编制规范引导。
王新哲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常务副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影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总体规划专业委员会委员、学术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规划协会高校规划院工作委员会秘书长。河南、山东、广西、新疆等省、自治区首批空间规划专家库成员。同时参与了自然资源部、同济大学空间规划相关规范、教材、培训材料的编写工作。负责并完成了大量市县的规划项目,多次获国家、省级规划奖项。
根据我院“城乡规划学科发展出版工程”的计划安排,将遴选出版城乡规划学科及相关学科的教师、科研人员以及专业技术人员撰写的、具有创新性的高水平学术专著、译著、教材和科普读物。优先资助甲乙双方共同参与、联合编写的成果出版,目前包括四个系列:
1)学术前沿系列:重点针对规划院和学院相关学术研究成果,包括科研课题成果、重点教学成果、跨学科联合研究成果等。
2)重大实践系列:重点针对学院和规划院重点规划实践。
3)专题领域系列:主要针对特定专题领域,比如针对规划相关学科在读或毕业的博士、博士后论文成果的博士论丛系列,针对规划培训和科普需要的科普培训系列等。
4)自主申请系列:开放自主申请其他领域选题,经审查通过后纳入。
迄今为止,出版工程计划已资助出版书籍15本:2022年资助出版5本《国土空间规划培训丛书》;2023年资助出版《国土空间规划原理》作者:吴志强;《古城笔记(插图典藏本)》作者:阮仪三;《空间与社会评论》集刊二本,作者:周俭、于海;《乡村规划译丛》5本,以及《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研究与实践探索》作者:王新哲
2024年将资助出版书籍将有13本:《空间与社会评论》集刊2本;《国土空间规划教材》8册;优秀博士论文专著《汾渭平原风土聚落谱系与模式》作者:林晓丹;课题成果《中国都市圈的空间组织、发展绩效与治理模式研究》作者:张艺帅、赵民;《世界各国城镇化进程研究》作者:李欣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同济规划TJUPDI):新书推荐 | “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 同济规划院出版工程成果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研究与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