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化一周精选(8.30~9.5)重磅来袭!
【产业咨询】
–如何聚焦千行百业中的战新业务方向?——从500强榜单看中国企业战新产业发展
【旧城活化】
–老厂房“变身”产业园区,经典改造案例—— 上海·云境443
【乡村振兴】
–共生理论视角下的广州市乡村群发展策略
【空间规划】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第三批)|茂名滨海新区统筹陆海资源,打造“蓝色经济”新引擎
更多精彩尽在本文…..
产业咨询
如何聚焦千行百业中的战新业务方向?——从500强榜单看中国企业战新产业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培育发展新动能、赢得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中国立足当前发展形势、着眼长远的重大战略选择。自2010年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以来,各项政策文件持续发布,对战新产业的界定更加清晰、支持力度持续增强。

(点击图片阅读原文)
旧城活化
老厂房“变身”产业园区,经典改造案例—— 上海·云境443
对于目前大部分城市,尤其以北京上海为代表的一线城市,经过三十年改革发展、飞速建设,城市空间功能已趋于完善。城市居民的需求不再局限于工作生活的基本保障,逐渐向公共社交空间、娱乐艺术活动、产业发展交流等需求转移。当下城市内部可建设用地稀缺的事实,导向了空间结构由增量扩张转为存量提升的必然结果。从低效或老旧的空间入手,为城市居民提供新需求空间,成为了近年来城市建设的重要工作,持续为城市空间注入全新能量。
骏地设计作为城市化进程的见证者之一,始终如一地参与其中。沪闵路445云境社区,为团队提供了首个城更项目在产业社区话题下的实践尝试机会、 同时为在成本可控的前提下辅助区域及产业的焕新升级提供了宝贵经验。此借本案的落成,分享讨论在产业社区话题下的城更项目关注点。

(点击图片阅读原文)
乡村振兴
共生理论视角下的广州市乡村群发展策略
在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大都市地区乡村已突破“单点打造”的范式,探索出“以点带面”的乡村群发展新路径。在共生理论视角下,随着城乡关系的变化,村与村之间的共生关系也逐渐向互惠共生方向进化。通过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市乡村群经历的“离散—粘连—极化—扩散”发展历程及特征,剖析乡村群现状存在的共生单元质参量关联度低、共生界面介质单一、共生环境正向激励作用弱等问题,从协调共生单元、强化共生界面、完善共生环境三方面提出乡村群共生发展的优化策略,为大都市地区乡村群优化发展提供思路。

(点击图片阅读原文)
空间规划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第三批)|茂名滨海新区统筹陆海资源,打造“蓝色经济”新引擎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断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广东省自然资源厅权益处委托省土地调查规划院组织各地总结凝练形成《广东省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第三批),并于第二个全国生态日正式发布。案例所在地区立足资源禀赋,紧扣高质量发展任务,全力提升资源要素配置水平,全面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探索了具有本地特色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新路径,具有良好的示范带动效应。本期案例是茂名滨海新区统筹陆海资源,打造“蓝色经济”新引擎。

(点击图片阅读原文)
版权声明
我们尊重版权,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作者和来源,转载文章版权属原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及时联系邮箱:524990185@qq.com
欢迎公众投稿,投稿邮箱:641176640@qq.com
请注明微信投稿字样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城市化研究):城市化一周精选(8.30-9.5)